公元197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201、周亚川
  周亚川(1903—1974)原名周少亭。海阳县朱村人。京剧演员。13岁时随朱佩兰学戏,后拜著名须生兼红净王汇川为师,改名亚川。他嗓音洪亮,唱腔高拔,效高(庆奎)派;念字清劲,做戏洒脱,具麒(麒麟童)派风范。在辽宁及胶东等地演出甚受欢迎。他戏路宽,能演小生、须生、红净、花脸和武生,早期经常演出《罗成叫关》《八大锤》《甘露寺》(前乔玄、后张飞)《长坂坡》《四进士》《徐策跑城》《古城会》 等剧。 30年
(19031974)
202、李耕涛
  李耕涛(1912~1974)阜平人。1929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37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在徐水县乡村师范任教,秘密开展党的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回到家乡,在阜平县城组织起“阜平县各界抗敌后援会”,向群众进行抗日宣传,开展抗日募捐活动。1937年10月初,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在阜平县组织成立阜平县民族革命战争战地动员总动员会,他立即响应,并担任组织部长。1937年11月担任曲阳县抗日民
(19121974)
203、郑昕
  郑昕(1905~1974)原名秉壁,别名汝珍,庐江县七桥乡郑家湾人,后迁居盔头乡盔头坂,是著名的哲学家、教授。民国13 年(1924 年)秋入南开大学哲学系,两年肄业。民国15 年北伐进入0时,去广州。第二年初去德国,先入柏林大学哲学系。民国18 年转入耶拿大学哲学系,在哲学权威布鲁诺·鲍赫教授指导下专攻康德哲学。民国21 年秋回国,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主要讲授《哲学概论》、《逻辑学》、《认识
(19051974)
204、唐保恒
  唐保恒(1892-1974)字寿民,镇江人。14岁到芜湖德泰钱庄学徒,后随父在南洋劝业会当会计。辛亥革命时期入江苏银行任司库,开始从事金融工作。后相继转入中国银行无锡分行、南京下关汇兑所、常州商业银行。并出任陈光甫创办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汉口分行经理。国民革命军攻克汉口后,任武汉银行公会会长,参加国民革命军筹划财政,整理湖北官钱局,后又协助宋子文筹建汉口中央银行。民国15年(1926年)出任华侨集金
(18921974)
205、吴立朝
  吴立朝(1918~1974)又名吴伟,金寨县三河人。民国20 年(1931 年)参加红军,民国22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苏区先后任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二二三团政治部宣传员、特务营政委等职,参加了第三、四、五次反“围剿”斗争。民国24 年随军参加了长征。后任平西游击大队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二十团参谋长、第二纵队五旅六团团长、六旅参谋长,第六十七军二○○师副师长等职。全国解放后,参加南京军事学院
(19181974)
206、陈伯均
  陈伯均(1910——1974),四川达县人。1927年1月考入黄埔军校,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秋收起义后上井冈山,任红四军三十一团连长,红六军一纵参谋长、红二十军参谋长。建国后,任军事学院副院长、院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4年2月6日在北京逝世。1987年《陈伯钧日记》第一册出版时,徐向前元帅曾亲笔题词:“陈伯钧同志的光辉业绩,是永不磨灭的。”聂荣臻元帅作序,称“他留下的珍贵日记,从
(19101974)
207、吴福藩
  吴福藩(1907~1974) 儿内科专家。广东汕头人。出生于华侨之家,民国15年(1926)考入上海南洋医科大学,民国19年毕业后,留学日本,就读于长崎医科大学儿科系。因日军侵华战争爆发,民国21年缀学回国,先后在汕头、上海自立珍所,开业行医。1950年,受聘于扬州苏北人民医院任儿科主任,后调任苏北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南京市儿童医院代院长、院长。吴福藩在任南京市儿童医院院长期间,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做
(19071974)
208、席楚霖
  席楚霖(1889-1974)原名宏拔,又名湘屏,东安伍家桥人。1909年毕业于湖南巡警教练所。1923年投身广东国民政府大本营,任一等秘书,后升任孙中山侍从武官,并加入国民党。其后,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任南京政府内政部礼俗司司长。1932年10月,任安徽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兼保安司令。1938年8月,调任长沙市市长。同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长沙动员市民疏散,湖南省政府和长沙市政府分别迁往沅
(18891974)
209、马大农
  马大农( 1912~1974),连平县油溪大塘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马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自幼随叔父以铸造铁锅、犁头为生,学得了一门好手艺。成年以后,他便自立门户铸造铁锅、犁头。由于平日在实践中不断钻研、改进,故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好、信誉高,畅销于县内各区及和平、河源等地。1954年,连平县政府在石背办炼铁厂,马大农被吸收为该厂技术工人。自此,他爱厂如家,一心扑在工作上,工厂缺什么,只要他
(19121974)
210、张进良
  张进良(1921~1974) 河北安平人。民国27年(1938年)来沪。民国35年,集资开办永茂染织厂,任经理和厂长。新中国成立后,他接受政府关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主动与职工商量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按期完成订货任务;当合伙人要抽回资金时,他耐心解说政府政策,并召开劳资协0议,共同商讨克服困难,搞好生产的办法。1953年,被推选为区工商联筹备委员会主任委
(1921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