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7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61、向朝佐
  向朝佐 (1905—1971),字甫澄,原籍铜钱坝乡漩水坪,后移居城关镇东风村。毕业于陕西省第五师范学校。民国20年(1931)任县第一高等小学校长,因学生砸毁禁烟善后清查局被撤职。22年(1933)奉派在旧州铺筹办县乡村师范。后任教育主任,学校停办后任旧州小学教员。26年至33年(1937—1944)任县政府教育助理员、教育科长等职期间,虽财政困难,仍努力推行义务教育并筹集资金,创办学校。29年
(19051971)
162、罗稷南
  罗稷南 (1898~1971)原名陈小航。云南顺宁人。民进成员。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历任云南省立第一中学、哈尔滨市第一中学、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国文教员,国民革命军第四军101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三军28师师部秘书,19路军总指挥部秘书,福建人民革命政府闽西善后委员会办公厅主任,读书生活出版社经理,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书记。1922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
(18981971)
163、李锡五
  李锡五 (1859—1971),名鸿福,号石谷,红庙人。幼年聪慧,勤学好问,邻里喜爱。民国5年(1916)考入陕西省法政专科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10年(1921)由汉中道尹公署保送北京自治学校学习,毕业后任汉中自治督察专员,曾开办汉中自治讲习所。时军阀吴新田据汉中,重税盘剥,民不聊生,自治新政,无法推行。辞职投奔于右任,任周至县长两月。16年(1927)随于右任去南京任国民政府秘书、两湖监察使
(18591971)
164、范连三
  范连三,字子乾,号神亭,义马市千秋人,生于1898年,卒于1971年,享年73岁。 范连三幼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17岁便在村中学校教书,他看到穷苦人民求医治病处处为难,便刻苦学医,同时在不误教学的情况下,尽心竭力为人临床治病,取得了显著疗效,登门求医者络绎不绝。后来他弃学从医,致力于医学事业,每遇病人求治,从不推诿,在渑池、新安.宜阳三县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 1952年,范连三
(18981971)
165、刘尚志
  刘尚志(1892~1971)字士先,歙县敬兴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民国25年(1936 年)任五十六师师长,次年指挥该师在湖南浏河镇驻守4 个月,同日军恶战5昼夜,打退日军6 次登陆进攻。后又参加襄阳与当阳、远安抗战,并参加守泌阳、攻信阳对日作战。民国32 年升任三十九军中将军长,民国34 年调重庆陆军大学将官班受训,后调任第十集团军任副总司令,未就职即退役。民国36 年定居杭州,创办私立安徽
(18921971)
166、余金海
   余金海(1881—1971),芳林乡石坂村人。世代务农。光绪24年(1898),聘拳师,教自弟习拳、棍。余刻苦自练不辍,功夫日精,成为北乡著名拳师。冬闲时节,出门授艺,以酬金补家用。他收徒有两个规定:品性不良者不收;酬金过高不收。民国27年(1938),余迁居开化城内。大地主余斐然以重金聘作私人保镖,不就。 解放后,余积极参加反霸斗争和土地改革,被群众推为农会主任。大地主余斐然曾手托金银首
(18811971)
167、杨天笑
  杨天笑(1912~1971) 2011-11-25 10:48:37 作者: 来源: 浏览量:5 字号:〖大 中 小〗原名徐长福,艺名杨天笑,生于民国元年(1912年),江阴人。幼年丧父,后随上海继父生活,改姓杨。民国16年,入上海大华书店当学徒,后转大东书局。民国19年被辞退,随继父到汉口做小生意,后重返上海,在小菜场摆摊维持生计,空暇哼哼小曲,拉拉胡琴。不久拜上海独脚戏演员王啸天为师,改名杨天
(19121971)
168、林子丰
  林子丰(1892~1971年),本县金和镇金园村人。林子丰青少年时期先后就读于揭阳真理中学、汕头礐石中学、厦门同文书院,后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1916年,林子丰折节从商,初为香港广源盛行英文书记,后被提升为司理。随即,他创四维公司,自任总经理,继而开设嘉华银行,业务蒸蒸日上,遂成巨富。1922年,林子丰回乡为母庆寿,见本乡田园缺水,十年三收,便捐资兴修水利,亲自主持开渠引榕工程,并请两位工程师勘
(18921971)
169、觉澄
  觉澄(1891~1971),俗姓蔡,名道登,浙江温州人.少时在乡就读,后考入杭州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从事农牧工作。民国4年(1915)4月,大病初愈,即赴上海清凉寺出家.随后到南京宝华山受具足戒。在宁波学习天台宗教义两年,曾到杭州净慈寺、镇江金山寺修习禅定,应邀到福建鼓山佛学院开讲《教观纲宗》,在南狮子岭和瑞安岩寿寺任住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觉澄重回上海清凉寺。1935年南来韶关南华寺,
(18911971)
170、王金石
  王金石(1888~1971),广东南海县盐步人。7岁随祖父汝材学医。长大后,到全国各地拜求名医,上海的曹洲沧、湖北的刘仲迈等都是他的老师。22岁开始行医,在西关设医馆(今长寿西路153号址),曾以“龙胆泻肝汤”一方,使一名重危病人起死回生,自此声誉日盛。王金石精通内经,诊断如神,边观察病人的神色,边切脉,就能准确地指出病人的症结所在,患者无不赞叹佩服,称他的眼睛是“ X 光机”,与西医邝盘石齐名,
(1888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