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69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21、刘和鼎
  刘和鼎(1894年12月13日——1969年4月7日),字波鸣,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安徽合肥(今肥东)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毕业。1916年8月军校毕业后派任安武军(将军倪嗣冲)第3路第4营见习。1918年4月出任长江上游总司令部(总司令吴光新)上尉参谋。1919年1月调任湖南省督军署(督军张敬尧)警务处少校视察。12月调任北洋陆军第9混成旅(旅长吴鸿昌)少校副
(18941969)
122、林知渊
  林知渊(1890~1969年)林知渊,闽侯县城门乡(今福州郊区城门镇城门村)人。林知渊出生才3个月,父亲林崧祁就不幸逝世,因此家境十分贫苦,幸受林纾照顾。其兄林之夏进秀才后,知渊得以随兄读书。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入全闽大学堂。光绪三十三年被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录取,参加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授工兵科副军校(中尉)衔,为保定第二镇见习官,又奉陆军部令,派充南京陆军第四中学法文教习。
(18901969)
123、丁懋英
  丁懋英(1891~1969),女,上海人。上海著名的孟河中医丁甘仁之女。民国初年来天津,入严氏女学读书,为严修所爱重,得严氏之助,赴英国留学习医。学成归国,1923年入严氏任董事长的天津公立女医院(水阁医院),任院长。1935年在英租界伦敦路(今成都道)创立天津女医院,自行开业行医。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联合国救济总署、国民政府行政院救济总署华北国际救济会工作。曾担任天津女青年会董事。建国后,去
(18911969)
124、庞文彦
   庞文彦(1911~1969) 字美轩,男,县城人,6岁启蒙,11岁入西安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26年3月,在西安私立敬业中学上学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该中学团支部书记。1928年,其父庞启科在西安逝世,庞送父灵柩回家,并将组织关系转至汉中地下党负责人刘鼎锡(又名刘甲三)处,后因汉中地下党组织被破坏而失掉联系。一年后,庞再入西安中山学院攻读理科,193
(19111969)
125、许道珍
  许道珍(1912~1969)广德县誓节渡人。早年在安庆、上海等地中学读书,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经常参加当地学生的爱国活动。民国17 年(1928 年)在安庆加入共青团。民国19 年冬,他回到家乡参加皖南红军独立团,担任过共青团广德县委巡视员、红军小报等职。广德-失败后,先后在东流(今东至县)、广德等地中学任教。民国23 年8 月,曾任国民党郎溪县肃反专员。次年1 月辞职,仍返家乡教书。民国26 年
(19121969)
126、王研石
  王研石 (1904-1969),笔名公磊、公敢等。哈尔滨人。幼年聪颖,读小学时多次跳级,17岁毕业于哈尔滨吉林省立第六中学,次年考入北京朝阳大学,攻读国际法学2年。1923年因经商的父亲病逝而辍学回家,任滨江县通俗教育馆长。1925年4月任《国际协报》。不久又兼任上海《申报》和《新闻报》驻哈尔滨特派员,开始了记者生涯。东北易帜后,升任外勤部主任。经常不顾艰险采访突发性的重要事件。1931年7月,曾
(19041969)
127、张宝
  张宝(1914-1969),黑龙江海伦县人。幼年家贫,无力上学读书。他14岁进海伦县伦河镇海盛馆,随长兄张财学习面案技术。1930年出徒,在海盛馆作面案工人。1932年后,他先后在泰安镇(今依安县)万盛园、讷河县会英楼、嫩江县满蒙饭店、齐齐哈尔市恩记包子铺、富拉尔基齐江春作面案工人。他潜心钻研面案技术,博采众长,形成了以抻面和饼片见长的精湛技艺,在饮食行业颇有名望。1953年,张宝在齐齐哈尔市同兴
(19141969)
128、张图书
  张图书(1892--1969.12)乳名来,温县马庄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二儿子被恶霸马××开枪打死,之后,全家八口人病饿死了五口。1947年土地改革时,张分到了土地,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织6户群众进行农忙季节变工,以后又逐步把变工发展成常年互助组。1951年,他种的“狼尾谷”亩产1022.5斤,先后被评为县、省劳动模范。次年春,到北京出席了全国劳模会,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给他颁发了奖状、奖章
(18921969)
129、秦光煜
  秦光煜(1902~1969)秦光煜,江苏无锡人。民国9年(1920)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民国19年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民国19年至29年,在协和医学院任病理学助教、讲师和副教授。在此期间,共发表了20多篇论文,其中“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组织发生”和“出血性胰腺炎的病因”的有关论述,一直被国内外学者所引用。民国29年赴美国,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纽约蒙桑纳医学院研修脑病理和脑肿瘤病理。民国30年回国。民
(19021969)
130、李约祉
  李约祉(1879~1969)名博,字约祉,别号金粟逸农。陕西蒲城人。清末曾攻读于三原宏道高等学堂及北京京师大学堂,对中国古典文学造诣颇深。早年参加同盟会,在组织联络革命党人、动员在京同乡支持进步学生抗议“蒲案”制造者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光绪三十年(1904)于右任因所写《半哭半笑楼诗草》流露反帝反封建革命思想,陕西巡抚密令三原知县缉拿。李在友人处得知消息,即与程博九密商,出重资雇专差赶赴开封
(1879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