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6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71、王认曲
  王认曲(1902~1966)生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湖南临澧合口镇人,原名王应澍(王应树),字闰秋(润秋)。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日本千叶陆军步兵学校毕业、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将校班毕业。1922年考入湖南长沙甲种工业学校,参加-。1924年春到广州,经廖仲恺、林伯渠介绍加入国民党,由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委员石盛祖介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军校毕业,发起组织孙文主义学会,1924年11
黄埔军校一期学员(19021966)
72、宋省予
  宋省予(1909~1966年),原名连庆,字廉卿,号红杏主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十一月生于上杭城关豆腐作坊雇工家庭。父赉臣,为闽西著名画家之一。省予7岁随父习画,11岁入县立中学读书。民国13年(1924年)毕业后,在县城树人小学任教。14~26年,先后在广东梅县美专、蕉岭创兆、潮安镇海等6所学校任美术教员,并自创“省予画社”、“美术人才养成所”,为粤东地区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才。26年抗日战
(19091966)
73、黄明山
  黄明山(1906~1966),又名黄显纲。壮族。印茶乡巴麻村(原属向都县)人。初中毕业。1927年12月参加了黄绍谦领导的向都北区农民自卫军大队,多次与农军一起攻打向都县城和抗击国民党桂系军队及土豪武装对巴麻地区的“围剿”。1928年秋, 在陈洪涛等的率领下,和第四中队100余人到滇桂交界的广南、富州一带打游击、攻打富州城。后因农军副大队长鲍海潭被害,第四中队退回向都。1930年1月,进入红七军在
(19061966)
74、沈维祯
  沈维祯(1889~1966) 字同一,江苏崇明(今属上海市)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于江苏省立龙门师范学校。次年2月,入南洋大学堂(今交通大学)附属高等小学任教。民国16年(1927年),附属高小和初中改组成私立南洋模范中小学,被推举为校长。1956年,学校改为公立,仍任南洋模范中学(简称南模)校长,直到谢世。民国4年,南洋附小成立童子军,沈维祯兼任教练。后接任童子军团团长。他
(18891966)
75、谭礼庭
  谭礼庭(1876~1966)谭礼庭,广东省新会县人。其父谭毓秀为清末民初航商,以发明人力脚踏车渡(船)而闻名遐迩。谭礼庭青年时代协助父亲经营航业和商业。成年后,在父亲支持下独立经营商业,从天津、上海,本省北江、西江流域及汕头、海南等地购货,销往广州、江门、四邑等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谭礼庭承建官商合资的广州自来水厂,并经营供水业务,获得丰厚利润。光绪三十四年,谭礼庭具呈清政府农工商部,获
(18761966)
76、苏昧朔
  苏昧朔(1900-1966),字融和,号睡螺居士,祖籍浙江平阳县腾蛟带溪,后迁居平阳县城西坑口。父早卒,家贫寒,为平阳“三苏”之一(苏步青、苏渊雷)。1900年出生,是中国美术教育史上第一批大学生,1926年(民国15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在校期间曾得刘海粟、姜同书等名师指导,先攻西画,后攻国画。苏昧朔画作题材广泛,是中国美术教育史上第一批大学生,1926年(民国15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在校期间
平阳三苏(19001966)
77、樊西曼
  樊西曼,原名樊淑俊,1915年出生于河南省淮阳县。早年丧父,家境贫寒,樊西曼从小就养成了勤奋自立的好习惯。1931年,樊西曼在亲友的资助下,考入了开封省立女中读书,她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为学生自治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进步教师的熏陶和影响下,樊西曼阅读了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国家与革命》、鲁迅的《彷徨》、∨喊》以及苏联小说《铁流》等革命书刊和进步文学作品。这使她很快地接受了新思想,开阔了
(19151966)
78、梁津
  梁津(1897~1966),壮族。名丕基,字崇侯,号无涯。新靖镇学前街人。有胆识,好公益,唇留短须,外貌庄重,虽官至少将旅长,不置产业。梁在中学读书时,课余好练武,校里不少芭蕉树,被他晨起练拳击死。校长很是心疼,但也不苛责。中学毕业后在小学任教。有次闻县知事宋某-,义愤率领学生到县府当面诘问,县知事为之羞愧脸红。民国11年(1922)旧桂系宁武司令谭占荣驻扎靖西,纵兵殃民,他率领学生上街演说,历数
(18971966)
79、赵桐珊
  赵桐珊(1901年7月13日-1966年)京剧表演艺术家, 京剧旦角,京剧演员,以艺名芙蓉草闻名,京剧旦角演员,名久林(一作九龄),字桐山(一作桐珊),号醉秋,祖籍直隶东安(河北廊坊安次,一说现为廊坊市武清县)他自幼热爱戏曲,8岁时,只身离家赴京学艺,拜赵庭玺为师,向麻子红学梆子青衣,12岁时入三乐班(后改名正乐社)科班,同时向梆子名家大玻璃翠、冰糖脆及著名梆子旦角老五仙、老十三旦、崔灵芝学戏,常
(19011966)
80、李树芬
  李树芬(1887~1966)李树芬,广东新宁(今台山)人。12岁时到美国波士顿与父亲相聚,16岁时随父返乡。其后又随父亲到香港,入拔萃男书院专修英文,取得大学预科资格。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考入香港西医书院。在学数年间,每逢寒暑假期,李树芬都回乡为上门求医的乡亲服务。有一年夏天,他的外祖母家乡痢疾流行,他便携带大量药物,与一同学一起前往救治。该村居民众多,患痢疾者竟达70余人。他带去的药物很快
(1887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