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6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01、林豪
  林 豪(1909~1961) 原名林鸿蛟,昌洒镇昌爱村人。1926年秋考进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初中部。1927年9月在家乡参加青年团,后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因党组织遭破坏,他与上级中断联系而-。尔后,往广州、南京、上海等地读书和当店员。1937年12月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1月在该校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12月,调入琼崖抗日独立队,历任一中队文书、指导员,琼崖抗日独立
(19091961)
102、郑挺锋
  郑挺锋(1904~1961) 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又名庭烽,号耀台,宝芳乡下水村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历任国民党军第九师见习官、排长、连长、少校营长。1930年人日本陆军步兵学校学习,毕业后在国民党八十三师四九八团任少校营长、中校团附、上校团长。1935年后到别动总队工作,任上校参谋组长,第一大队大队长。1938年升任五十师一五。旅少将旅长,后调任五十四军五十师少将副师长。1939年入陆
(19041961)
103、蓝袁氏
  蓝袁氏(1831~1961)瑶族,原是今合群乡民族村合祥屯人。青年时嫁给同乡上龙村弄茶屯瑶族青年蓝四分为妻, 生育二男二女, 夫妻感情融洽, 合家欢乐。 其夫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去世,终年62岁。即寡居至终年,享年130岁,是本县清末以来最高寿者。 她从小就下地劳动,一生从事农业生产。在旧社会,生活贫苦,一年中有半年靠野菜、野果充饥,食粮均是玉米及薯类。肉类一年食不上几餐,基本上常年吃素,谦
(18311961)
104、杨子恒
  杨子恒,原名永时、汇统,字子恒。1898年11月12日生,甘肃灵台上良杨家庄人。农工党员,民盟盟员。原国民党中将。甘肃警察学校毕业。早年就读于甘肃省平凉第2中学,1925年加入冯玉祥的国民军,被保送湖北武汉讲武堂学习。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次年5月在武汉加入邓演达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30年3月任第7军补充第4旅少将旅长,10月改任第17师49旅旅长,1931年12月兼任兰州警备司令,1933年
(18981961)
105、叶昌焘
  叶昌焘,字养吾,青浦镇人。清末废科举后,东渡留学日本,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商业学校。经廷试奖商科举人,授邮传部七品京官,旋升授主事。辛亥革命后经营电业,在浙江嘉兴、绍兴等县筹办电灯公司,先后任两公司经理、浙江省民营电器事业联合会会长等职。民国16年(1927年)曾代表嘉兴0出席在上海召开的12省0会议。24年3月,邀集本县人士发起筹建青沪长途汽车公司,自任董事会董事长。经过近1年
(18851961)
106、张悦龄
  张悦龄(1879-1961),又名莲溪,字乐民。复州城(今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境内)人。清光绪五年(1879)生。光绪十四年(1888),入私塾读书,继入万金堂药店学医。光绪二十五至三十二年(1899-1906),先后在哈尔滨交涉局、奉天省垦务局、海龙府行局、锦州府垦务局任司书和测绘员。光绪三十三年(1907),应邀测绘复州全境地图,为《复州乡土志》、《复县志略》的成书做出贡献。光绪三十四年(190
(18791961)
107、郑文语
  郑文语(1892~1961年),又名王文语,绰号红毛语。原籍南安县石井镇郭前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人南安岑兜村“福裕兴”高甲科班学戏。初学丑旦,后转学老生,不久,便随班往新加坡、马来亚、印尼、安南、暹罗等国演出。在新加坡,他长期与活跃在当地的“金和兴班”合作,还参加过京班,学过京丑和京剧锣鼓经,以博艺多能扬名于新加坡、马来亚等地。民国24年(1935年),郑文语带着精湛的技艺回到阔别近
(18921961)
108、张殿举
  张殿举(1882-1961),改名巴拿巴。山东潍县西庄头村人。真耶稣教会初期重要人物。清光绪八年(1882)2月11日生。祖世代以务农为业。张殿举舍弃农业,随族叔张灵生贩卖假古董营生。宣统二年(1910),张灵生向其传教,而加入“使徒信心会”,开始追求灵恩。宣统三年(1911)4月14日,张灵生便奉主耶稣圣名给其全家施浸,培养张殿举三四年,后按立为长老。民国五年(1916)3月,张殿举自称获得启示
(18821961)
109、李公侠
  李公侠(1880~1961),又名克浓,祖籍番禺县大石乡大山村,大革命后迁居赤岗(今东漖镇海南村赤岗),出身农民。民国13年(1924)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夏,中共广东省党组织派黄谦等20多名农-动特派员到番禺等地组织农-动,建立党的组织,李公侠为农-动特派员之一。民国16年(1927)12月,广州起义失败后,李公侠隐蔽起来,翌年被捕。与他同时从事农运的好友李景星,广州起义失败后逃到广西,加入桂
(18801961)
110、张植安
  张植安(1888-1961),字庭英,湖北省武昌流芳街人。6岁启蒙私塾,1902年考入江夏县高等学堂,1905年进湖北文普学堂,1909年攻读湖北陆军学堂工兵科。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由学校推荐,出任印度尼西亚华侨委员会学务主任,兼任《三宝垄日报》主编。1924年回国,适逢家乡大旱,张慷慨解囊,亲赴湖南购荞麦种数百担,无偿发给乡民,赈济梓里。1927年后,历任湖北襄阳中学、黄冈中学、湖北
(1888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