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61年出生的名人介绍(2)
11、张裕恒
  张裕恒,张裕恒,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生于江苏省宿迁市。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65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主要从事超导电性、巨磁电阻效应和低维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与他人合作,从实验上证实了高温超导体R-T曲线展宽的物理起源是磁通蠕动效应通过对YBCO/PrBCO多层结构的观测,对高温超导材料的Hall效应出现负值的物理原因提出看法。合作研究了Bi系高温超
中国科学院院士
12、陈小明
  陈小明, 无机化学家。中山大学教授。1961年10月生于广东揭阳,籍贯广东揭阳。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1986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2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作访问学者。现任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配合物超分子化学与晶体工程领域的研究。发展了配位聚合物的可控组装和结构调控方法,开展了动态变化和多功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
13、严纯华
  严纯华,无机化学家。北京大学教授。1961年1月出生于上海市川沙县,籍贯江苏如皋。198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5年7月和1988年1月先后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稀土分离理论、应用及稀土功能材料研究。发展了“串级萃取理论”,实现了中重稀土串级萃取工艺参数的准确设计,实现了高纯重稀土的大规模工业生产
中国科学院院士
14、雒建斌
  雒建斌,摩擦学领域专家。清华大学教授。1961年8月18日出生于陕西省户县,籍贯陕西户县。198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1985年至1988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读研究生,并获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纳米摩擦学研究。研制出纳米级润滑膜厚度测量仪,发现了薄膜润滑的系列新现象,建立了薄膜润滑物理
中国科学院院士
15、李林
  李林,生物化学家,1961年5月9日生于江苏南京。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曾任生化与细胞所所长,现任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院长。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在对Wnt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中做出了系统性和原创性的工作,取得了既有理论意义又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重要成果,对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
16、洪晃
  洪晃,生于1961年,12岁以新中国第一批公派小留学生的身分赴美读书,二十五岁时返回中国,担任跨国企业的驻华代表,其后自立门户,搞网站、办杂志、写文章,成为名人。现任《ilook世界都市》出版人兼主编,专栏作家,曾为《三联生活周刊》杂志撰写专栏。出版自传《我的非正常生活》和杂文集《无目的美好生活》、《廉价哲学》。洪晃的个人博客在国内有很高的知名度,点击量过亿。洪晃女士毕业于华沙学院并获学士学位。具
中国互动媒体集团CEO
17、梁岭
  梁岭,1961年12月出生于安徽涡阳县城一位普通干部家庭。8岁起入城关第三小学读书。他勤奋好学,仰慕雷锋、邱少云、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人物,每当看到有关他们的英勇事迹时,总是暗暗下决心:要刻苦学习,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以实际行动学习英雄,争当英雄。1972年,梁岭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74年小学毕业后考取涡阳一中;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他处处事事用团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雷锋为榜
(19611985)
18、沈树忠
  沈树忠,地层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国际二叠纪地层分会主席。1961年10月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籍贯浙江湖州。1981年毕业于浙江煤炭工业学校,1986年和1989年分别获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在二叠纪地层学、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腕足动物古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成果。与团队成员一起论证了二叠纪末海陆生物大灭绝的同时性和瞬时性,为提高二叠-三叠系之交综合地层框架精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刘德华
  刘德华,1961年9月27日出生于中国香港,演员、歌手、作词人、制片人,影视歌多栖发展的代表艺人之一。1981年因出演单元剧《江湖再见》而出道;同年出演电影处女作《彩云曲》。1983年主演的武侠剧《神雕侠侣》在香港获得62点的收视纪录。1985年因拒签五年合约而被TVB雪藏 。1988年将事业重心转向电影。1991年创办天幕电影公司。1994年担任剧情片《天与地》的制片人 。2000年凭借警匪
20、李建刚
  李建刚(1961.11.3- )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安徽省合肥市人。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获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任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 长期从事磁约束聚变研究,参与主持完成了EAST装置工程设计和建设,主持EAST辅助加热系统项目,攻克了一系列技术瓶颈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