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6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91、邓赞群
  邓赞群(1901—19 60年),又名邓赞卿、邓植群、邓赞称、邓祖称,1901年出生于广东省揭西县南山镇。1925年,邓赞群进广州农-动讲习所学习,为第五届乙班学员。1926年,他跟随彭湃在汕头市-委员会搞地下工运,由彭湃介绍加入共产党。1927年国民党清党时,邓赞群被捕入狱,保释出狱后旋赴上海,后到南京中央军事法规经理研究所学习。1932年参加淞沪抗日战役。1935年,任国民党中央军二十一师军需
(19011960)
192、庄启
  庄启(1882~1960) 字中希,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武进人,世居察院弄民元里。光绪三十年就读上海震旦学院,公派留学比利时,获电子工程师学位。民国元年(1912年)归国后在常州双桂坊创办电话公司。先后任江苏省第一电话局、南京电话电灯厂、常州纱厂、武进电气厂工程师。民国8年赴西欧考察教育期间,曾任外交公职,著有《战后欧游见闻记》。回国后,任苏州工专教务长。民国15年任武进县建设局局长,测
(18821960)
193、王瑞华
  王瑞华 (1891-1960),字频臣。辽宁省锦西市人。因父亲王子雅参加义和团运动,杀死连山天主教堂的法国神父,被官府处死,他-于1901年随其兄王瑞双迁至宁远州(今兴城市)落户。10多岁时离家去河北省保定陆军小学就学,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历任东北军郭松龄部第六混成旅第二十五团中校团附、东北陆军军士教导队上校队附,步兵第四旅少将旅长,东北讲武堂教导队中将教育长。1931年4月,调至哈尔滨,任
(18911960)
194、朱茂昌
  朱茂昌(1901~1960),江镇双德村双底自然村人。一贯务农,1952年土地改革,分得土地,辛勤劳作,带头出售公购粮,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获县甲等农业劳动模范称号。1956年被选为代表出席广西省农业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获得奖励。常请小学生教识字,阅农业知识小册子,注意知识的应用与实验,种出了一株约四尺长的“木薯王”,并送往省人民政府报喜。1957年秋收前夕,至玉林参观,袋里夹回晚稻良种“包胎红
(19011960)
195、杨振卿
  杨振卿(1875—1960年),又名杨老振,曲周县曲周镇小河道村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祖父杨璞为清道光年间直隶第四名举人。杨振卿聪明好学,15岁时便考中生员。17岁时由清王朝选派公费赴日本东京文学院数理科留学,学成回国后,见清王朝腐败,无心作官,以教学业。新中国成立后,在邯郸专区地委干部文化补习班任教,1952年在河北威县师范任教,1953年已是79岁高龄,由曲周中学返聘任教,1960年3月病故,
(18751960)
196、杨晓晖
  杨晓晖(1900-1960)曾用名杨永惠,又名杨铭恩,湖北省保康县马良区重阳乡人。1908年在本地读私塾,1913年在重阳高小念书,1917年就读于武昌湖北省立第一中学,1922年考入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1925年12月经李世乐、聂东卿介绍参加共青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1926年大广州法官政治党务训练班学习,毕业后任事务员。1927年任武昌法官政治党务训练班主任,事务员,同年五月,调往安陆任中共
(19001960)
197、朱尧元
   朱尧元(1905—1960),原名朱芳辰,金宝乡金宝街人。桂林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毕业。该校校长李任仁对他的品学颇为赏识,委任他当二师附小校务主任。李任仁出任广西省教育厅长时,委朱尧元为富县教育局长,继任阳朔县教育局长。他任阳朔教育局长时,制订阳朔小学发展规划,改造私塾,培养初小师资,自兼县城高小国语教师,主办有线电话短期训练班。后调任教育厅秘书。他离开阳朔后,不忘家乡教育,在阳朔创办师范养成(
(19051960)
198、何福同
  何福同(1898—1960) 协和乡六门村(今澄泰乡大坡村板文庄)人。壮族。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毕业,旋到日本考察观光。回国后,先后到烟台、安庆等地教学多年。之后,又调广西桂林省立第三高中任校长。不久,升迁广西教育厅任督学。抗日战争前夕,赴印度尼西亚,在中爪哇省府三宝垄华侨中学任教8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家乡,1948年到香港,任教于沙田华侨工商学院,并与友人合资在九龙塘开办尚德英文书院,但因九龙塘
(18981960)
199、匡子桢
  匡子桢(1875~1960),汉川田二河镇人。匡子桢,谱名裕祥,号伏枥生,1875年11月11日生,匡厚生的三弟。湖北省汉川县田二河人。清末秀才。1906年赴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加入同盟会。回国后,曾在吉林边务巡警学堂、天津交涉学校、陕西省立职业学校任国文教员,烟台鲁军司令部执法官、北平《边事日报》撰述等职。曾翻译出版《日本宪法》、《日本行政法》、《日本警察法》。其著作已发表的有《中国历代开疆人物
革命烈士(18751960)
200、陈守真
  陈守真(1881~1960年),字礼庭,竹山县竹坪乡人。自幼学业有成,1901年始教私塾。1928年,弃教拜江湖名医李会初为师,主攻《温病调辨》一书。擅长内科、妇科,以温病最为精通。1939年大旱,草木枯萎,民不聊生,瘟疫流行。病人头痛、高烧继而抽搐,危及生命。陈翻山越岭义务诊病,运用“大定风珠汤”佐以它药救治,使许多病人转危为安。一日深夜,为救一垂危病人,到十华里以外的药铺取药,并煎熬汤药守护病
(1881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