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58年出生的名人介绍(2)
11、涂永强
  涂永强, 有机化学家。兰州大学教授。1958年10月生于贵州遵义,籍贯贵州遵义。1982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985年、1989年先后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曾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作博士后、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作访问教授。现任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复杂结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全合成及合成方法研究。建立了一种合成多手性中心、多环结构的新方
中国科学院院士
12、郝跃
  郝跃,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电子学专家。2014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3月生于重庆市,198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1990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数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国际IEEE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中长期规划纲要“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产品”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专家组组长,总装备部微电子技术专家组组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13、郑晓静
  郑晓静,女,力学家。兰州大学教授。1958年5月生于湖北省武汉,籍贯浙江乐清。198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198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7年获兰州大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弹性力学、电磁材料结构力学和风沙物理力学研究。解决了大挠度薄板精确求解和近似解析求解的收敛性证明等难题,完善了板壳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求解理论;系统建立了铁磁、超磁致伸缩和超导材料及结构在电磁场中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14、田刚
  田刚(1958-) 江苏南京人。著名青年数学家。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 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张恭庆教授(现中国科学院院士),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同年,他被北京大学公派赴美国跟随曾获世界数学大奖“费尔兹(Fields)奖”的著名数学家邱成桐教授攻读博士。1988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1年任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199
中国科学院院士
15、于起峰
  于起峰,男,1958年4月出生于广东丰顺。1981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1984年获国防科技大学固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获德国不莱梅大学精密光测专业博士学位。现任国防科技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评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国防科技大学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实验力学专委会主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
16、傅伯杰
  傅伯杰,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家 1958年1月4日生于陕西省咸阳市。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198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9年获北京大学和英国Stirling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在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
17、高元坤
  高元坤,男,1958年2月出生,山东省沂南县人,文化程度研究生进修班,1976年7月参加工作,1983年7月入党,高级经济师。现任山东力诺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兼任省对外经贸促进会理事,市民营企业促进会会长,山东省工商联副会长、全国工商联常委。获得“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全国十大杰出人物贡献奖”,全国“2007年聚人气企业家”人物履历1976.07—1979.06沂南县轴承厂业务员;1979.0
力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8、陈维江
  陈维江,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家。国家电网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1958年12月生于山东淄博市,籍贯山东淄博。1982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电机系,1985年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 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电磁瞬态分析方法与防护技术研究。主持了交直流特高压输电系统电磁与绝缘特性基础问题研究,获得了多时间尺度瞬态过电压特性,提出过电压深度抑制方法和绝缘配合方案,支撑我国研发成功特高压输电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黄毅
  黄毅,男,景颇族,1958年8月生,云南瑞丽人。198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9月参加工作,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1975.09—1978.02,云南省陇川县下乡知青1978.02—1982.01,云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茶叶专业学习1982.01—1984.03,云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教师1984.03—1989.03,云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党总支副
(1958~?)
20、宋微波
  宋微波,原生动物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国际原生生物学家学会”常务执委、亚洲原生动物学会主席。1958年12月生于山东省济宁市,籍贯江苏睢宁。1982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水产系,1985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9年获德国波恩大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纤毛虫原生动物分类学、系统学和细胞学研究。领导开创了全球海洋纤毛虫多样性研究的新局面;完成了对凯毛虫等大量代表类群的个体发育模式研究,首次揭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