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5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谭平山
  谭平山,原名鸣谦,字城斋,号聘三。广东高明县(今高明明城镇七社)人。1905年考入广州两广优级师范学习,在学习期间,加入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学习。1920年7月毕业后,回到广州,任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并与陈公博、谭植棠在广州创办《广东群报》,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1921年初,谭平山和陈公博等发起组织广州共产党小组,谭平山任支部书记。接着
南昌起义的发起人之一(18861956)
2、何键
   何键(1887—1956) 国民党军上将,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执行委员,湖南省政府主席。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887年3月生于醴陵县茶山岭乡。1906年考入长沙岳麓山崇古学堂,三年后改入湖南法政学堂。辛亥革命后,相继入湖南将校养成所、武昌第三陆军中学、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1916年毕业后任湘军暂编第一师第一旅排长。1918年3月回醴陵收缴溃兵散枪,组织游击队,参与对
(18871956)
3、洪水
  洪水(1906~1956)原名武元博,又名鸿秀、阮山。越南人。1925年来到中国,入黄埔军校学习,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了中国的北伐战争。1927年春夏,国民党新军阀叛变革命,他认清了中国革命的真正敌人,毅然脱离国民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同年12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因身份暴露,在广州难以立足,与胡志明一起返回越南。1929年武二次来中国,在广东东江地区参加工农红军。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19061956)
4、岳泽普
  岳泽普,原名岳广生,号东普,化名赵锡九。1875年生于乐亭县木瓜口村一农民家庭。自幼就聪明好学,立事早。少年时期,正值国家处 于内忧外患之中,清政府腐败无能,人民受尽剥削、压榨和欺凌,陷于水深火热的境地,更面临着-灭种的危险。这种社会现实,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忧国忧民和痛 恨帝国主义之心。他立志发奋读书,报效国家。但由于生活所迫,仅念了几年私塾之后,无力继续攻读,只好随姐夫王任伍下了关东。开始在哈尔滨
(18751956)
5、柳诒徵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号劬堂。又号山髯。7岁丧父,与母、姐住外祖家。16岁考中秀才,设馆授徒以维持家庭生活。后由陈庆年介绍到缪荃荪创办的江楚编译局任助理。 光绪二十八年(1902)随缪荃荪到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在南京与茅谦、陶逊等办了田益小学堂,成为南京第一所新制小学。后又任江南中等商业学堂、江南高等学堂、江南高等商业学堂、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的教员,自编《历代史略》等教科
(18801956)
6、李杜
  李杜(1880-1956)原名李荫培,字植初,又名玄存,黎苏。辽宁省义县人,东北讲武堂毕业,历任奉军连长,团长,师长等职,“九一八”事变时,任依兰镇守使兼东北军二十四旅旅长。 李杜6岁入塾,20岁投军从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入东北讲武堂学习,后为东北军高级将领。九·一八事变后,率部抗日。伪大同元年(1932年)2月5日哈尔滨沦陷,李杜率军退守依兰。伪大同2年(1933年)1月渡江进入苏境,
(18801956)
7、陈奇
  陈奇,(1910—1956),河南省罗山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25师排长,连长,营长,27师营政治教导员,营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区队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一团副团长,二团团长,蒙南支队支队长,第一旅二团副团长,鲁中军区第二团团长兼沂山军分区司令员,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警备第一旅旅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01956)
8、陈恩焘
  陈恩焘(1861—1956),字幼庸,福建福州人。出生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自幼天资聪颖,其父甚为喜爱,“尝亲自教授经书,勖以孝悌传家、忠勤爱国,及修身涉世之道”,对其期望之殷可见。就在陈恩焘出生的那一年里,中国社会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两江总督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中国第一代科学家徐寿、华蘅芳开始着手试造蒸汽轮船,近代海军建设的萌芽初现。经历两次鸦片惨痛教训的中国,开始了旨在图存自强的洋务
(18611956)
9、关百益
  关百益(1882~1956.1),原名葆谦,曾用名益谦,字百益,后以字行,满族,开封市人。关家原住开封城内里城。关百益之父关魁征,光绪二十七年(1901)去世。1922年5~10月,冯玉祥任河南省督军,10月,他下令遣散满蒙旗营,关百益一家从里城搬出,过平民生活。关百益的夫人田玉芝,是河南博物馆的技术员,善绘画,兼墨拓工作。关百益著作中的许多插图,都是她绘制或墨拓的。田玉芝共生两男一女,1972年
(18821956)
10、刘殿英
  刘殿英,原名刘殿应,1914年5月23日生于安徽省金寨县汤家江乡门坎山村一个贫农家庭。贫困的家境,迫使他7岁就参加劳动,无法上学读书。为了生存,他们一家人拼命干活。在艰难的生活中,刘殿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同时也打上了鲜明地阶级烙印。他虽然对阶级社会谈不上多少深刻的认识,但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却叫他小小年纪饱尝艰辛,对剥削阶级充满刻骨仇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气焰嚣张,加紧了对共产党
(1914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