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5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41、熊子骏
  熊子骏,名世祺,青羊区苏坡乡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10月16日。其父继承祖业,经营盐店。熊子骏3岁时丧父,盐店交其二叔经营,按时提取养膳费,供他母子日用。幼年就读私塾,光绪三十二年考入成都县立小学堂,后在成都县立中学堂肄业。民国8年(1919年)从四川省政法专门学校毕业,经校长熊晓崖介绍到四川督军熊克武所办的《戊午日报》社当。川滇战争熊克武失利退出成都后,《戊午日报》停办。熊子骏在川军
(18941956)
42、贾灵凤
  贾灵凤 (1917—1956) 女,演员。原名裘彩凤,浙江省嵊县崇仁镇人。1930年进本镇戒德寺高升舞台科班学艺。本工小丑,由于聪颖好学,又兼及其他行当。此后10余年,均随高升舞台戏班演出于嵊县、新昌、宁波、绍兴、杭州、嘉兴、湖州等地,1938年4月随班进上海。1942年高升舞台解散,乃加入师姐妹筱丹桂领衔之丹桂剧团,为二牌台柱。1947年进玉兰剧团,直至解放后。1952年,转入云华越剧团。19
(19171956)
43、连英豪
  连英豪(1901—1956年),又名光沛,长泰县枋洋江都人。家庭富裕,国民党少将军衔。民国14年(1925年),他毕业于黄埔军校四期步兵科,北伐途中,任第四军所部排长,作战骁勇,在攻克武昌战役中胸部受伤,颇得上峰器重,遂升连长,不久又升营长、团长。民国21年11月,李济深、蒋光鼐、蔡廷锴在福建宣布反蒋抗日,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蒋介石调蒋鼎文统率大军入闽镇压并任驻闽绥靖公署主任,连英豪任
(19011956)
44、林鸿鹤
  林鸿鹤(1908~1956) 琼剧著名丑角演员、琼剧文明戏的创始人之一。头苑镇蓝田村人。幼年活泼好动,喜欢做各种游戏。十四岁进文昌中学,爱好文学,经常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由于受“五四”运动新文化思潮的启迪,在大革命时期,参加张明凯、吴克环组织的学生宣传队,走上街头、深入农村表演评击旧礼教、反对-婚姻为内容的白话剧,后改为琼剧(当时称文明戏)。他在演出中,多扮丑角,其动作酷似鸭态,又常戴鸭舌帽,被观
(19081956)
45、王仁山
  王仁山(1889~1956年),字静轩,大信村镇乔家村人。幼年曾读私塾,继入济南陆军小学,后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立志投身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爆发后,王仁山回国,参加奉军张作霖部,后因负伤回到家乡。1913年,王仁山创办《即墨公报》,任该报主编,积极撰文宣传民主,鼓吹革命,反对袁世凯的-统治。不久,他重返奉军,历任东北讲武堂战术教官、队长、少将教务长。1931年“
(18891956)
46、韩凤楼
  韩凤楼(1885—1956),字五峰,荥阳县城南关人。民国将领,清末曾任新军管带。个人简历1903年考入县立汴源学堂,甚为县长张煦初赏识。1907年12月官费留学日本:入日本士官学校工兵科6期学习。李烈钧、程潜、阎锡山、孙传芳、顾品珍、唐继尧等均为其同学。1909年回国,任清广西陆军干部学校工兵科长。1910年任云南路军工程队第十九营管带。1911年农历九月初九,率部参加重九起义,任步兵第五团长。
民国将领(18851956)
47、刘子实
  刘子实(1892~1956),又名存信,乌镇刘双沟村火,农家出身。1917年上榆林中学时,结识了校长杜斌丞先生,深受其思想影响。1919年考入北平国立法政大学,1922年毕业,被委任为靖边县长。他体恤民情,赈济灾民,豁免税赋,被称为“青天”。是年,靖边大旱,杨桥畔水库却被外国教会霸占,不许当地农民灌溉。刘子实怒不可遏,率众打了洋人,强行放水,禾苗始得保全,百姓欢呼雀跃,刘子实却因此而丢了官。192
(18921956)
48、张元祜
  张元祜(1893--1956)中将。字叔同,湖南湘乡人。家庭出身为名门望族,其父张伯纯系前清举人、同盟会会员,曾协助曾国荃督办两江学务,辛亥革命后任临时大总统秘书。其母何懿生,通今博古,善诗词歌赋,有海内女师之称。二姐张默君为近代妇女活动家、教育家,嫁与曾任杭州市市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代主任、国民政府代理院长的邵元冲。五姐夫蒋作宾系曾任内政部部长的国民党陆军上将;八妹夫竺可桢则为我国当代著名科学家、
(18931956)
49、刘秉鳞
  刘秉鳞(1891~1956)刘秉鳞,又名炳麟,别号南陔,笔名刘陔,长沙人,光绪十七年(1891)生。宣统元年(1909)^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后转大学预科,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在湖南高等商业学校任教。次年,他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任馆员,加入傅斯年、罗家伦等人组织的新潮社。在李大钊的影响下,开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先后发表了《马克思传略》、《劳动问胚是什么》等文章。1919年刘秉鳞担任
(18911956)
50、吴正谊
  吴正谊(1893~1956年),云霄白塔村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进县城学堂读书,后又进漳州、福州修完初中、高中学业。民国8年(1919年)秋,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闽南护法区决定选派和资助一批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吴正谊和方文徵(方逝世于法国)两人由云霄县选送赴巴黎,先专门攻读法语,后进里昂大学攻读化学专业,获化学硕士学位。吴正谊在赴法勤工俭学期间,受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影响,尤其受同期赴法留
(1893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