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5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31、杨联甲
  杨联甲(1889—1956) 宝鸡市渭滨区高家村乡桑园铺杨家场人。宝鸡地区著名书法家。自小好学多艺,高级警官学校毕业。历任民国政府陕西省警察厅东、南两区警察署署长、宝鸡县警察局书记,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副官,宝鸡县第一、二高等小学武术教员、省立一中中山中学教员、宝鸡县农会理事长。解放后任乡、县人民委员会委员等职。 他一生热爱书法,勤学苦练,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他擅长魏体,自成一家,有其
(18891956)
132、杨慎之
  杨慎之,原名杨思,1882年生,甘肃会宁城关镇人。1902年壬寅科乡试报捷。1903年癸卯科以三甲45名而登高第,殿试后,即授翰林院庶吉士,旋升检讨,次年诰授奉直大夫。1906年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法政大学。1909年完成学业返回北京,任职翰林院编修。后受孙中山之命到兰州负责革命工作,与孙中山常有书函往来。1913年3月甘肃省议会第一届副议长。1917年任安肃道尹(河西行政长官)。1921年甘肃省
(18821956)
133、廖鸿翔
  廖鸿翔(1898~1956),也作廖洪翔,后改名廖云路,秦皇岛港机器厂机器匠。1922年9月,秦皇岛港口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下,仿照山海关京奉铁路工友俱乐部的经验,建立了秦皇岛矿务工友俱乐部,廖鸿翔任委员长。这是中共领导秦皇岛码头工人成立的第一个工会组织。10月15日,他作为秦皇岛矿务工友俱乐部代表参加了中共党员邓培在唐山召集的开滦五矿工人代表会议,共同拟定了《开滦五矿工人联合-》,并在“-”
(18981956)
134、罗广文
  罗广文(1905—1956),重庆市忠县人。1924年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27年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1929年毕业回国,在广东黄埔军校任少校兵器教官和军官队队长。1931年在国民革命军18军14师炮兵营任中校营长。历任整编第18师师长、第18军军长、第4兵团司令、第15兵团司令等职,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抗日战争期间,罗广文率部英勇作战,始终拼杀在抗日第一线,战功累累,被誉为抗日
(19051956)
135、何东
  何东(Robert HoTung Bosman,1862—1956),香港著名买办、企业家、慈善家。原名何启东,字晓生,生于香港,籍贯广东宝安(跟随母系),是香港开埠后的首富。何启东的父亲是荷兰裔犹太人Charles Henry Maurice Bosman(粤语音译何仕文),他母亲是广东宝安人施娣,所以他本身是欧亚混血儿。由于头脑精明,何东很快成为香港的超级富豪,其创立的何启东家族是英属香港时期
(18621956)
136、袁顺斋
  袁顺斋(1903—1956)又名承泰。沂南县界湖人。其父为清末界湖大地主。他1917年到北京求学,参加“五四”-,1920年回乡。抗日战争爆发前,任沂水五区区长,经常自家垫补所征田赋。他热心医术,为人治病,有求必应,不收费用。 1939年出钱、出枪,组织了100余人的抗日武装。1941年任沂河独立营参谋。他让出自家房屋作校舍,卖地50亩,购置课桌和办公用品成立抗日小学。为支援反“扫荡” 斗争,他变
(19031956)
137、宋葆畴
  宋葆畴(1883~1956),原名宋奇,今君山区人。在湖南省立高等学堂求学时,由宋教仁介绍加入同盟会。曾任《北京民报》、肇庆军务院司令部财务委员、北伐军湘川边区代表、江华县县长、湘军总司令代表、新堤(今洪湖市)税务局局长,北伐后任湘中汽车路局局长、岳阳县救济院院长、中华文学院国专教授。岳阳沦陷时,日军慕其名,欲委以伪职,他假酒发疯,佯装神经错乱,得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军政委员会参议、省
(18831956)
138、张炳炎
   张炳炎,陕县西李村乡张家坡人。1880~2月16日生。清末附生,著名医生,陕县首届政协委员。他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曾参加汴京(今开封)科举考试,晋为附生学位。壮年时,以教书糊口,兼行中医。1936~,同他人在李村开设泰和祥中药店,以行医为职业。由于他医术高明,服务热情,陕县、渑池、洛宁交界处病人多远道来此就诊。建国后,该店在共产党领导下,由中药店转为李村地区中西医联合诊所,后发展成为李村乡卫生院
(18801956)
139、王丙丁
  王丙丁(1892~1956年)王丙丁,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出生于金门县。幼随父往新加坡,后进入莱佛士学院商科学习。1913年被聘为吉昌公司新加坡分行经理。1932年,任由华侨、华商、和丰三大银行合并后的华侨银行有限公司4位经理之一。1935年,与黄庆昌、邱明昶、黄卓善等人创办华人联合银行(战后易称大华银行),出任该行总理。日本侵占新加坡后,他被捕入狱,历经酷刑,坚贞不屈。抗日战争胜利后,辞去
(18921956)
140、潘蕙英
  潘蕙英(1894-1956),蔡锷夫人,云南人,出生于士绅之家。年幼时进入女子私塾,接受儒家传统教育,稍长后又接受西式教育。非但聪慧好学,而且娇小玲珑,容貌秀美。19岁时,和时任云南都督的蔡锷结婚。育有两子一女。长子蔡端,次子蔡永宁,女儿蔡淑莲。护国战争结束后,潘惠英携次子永宁赶往四川,与夫君相聚。不久后,又陪同蔡锷远渡重洋,赴日本就医。蔡锷逝世后,潘惠英将他的一缕头发加入自己的发髻中,以示永不相
蔡锷夫人(1894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