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5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31、陆炜
  陆炜(1896~1954 年),号慈云,从化太平钱岗人,早年就读于县立高等小学,后到广州市读中学;民国9 年(1920 年)赴法国巴黎大学攻读法律,获硕士学位。陆炜于民国 16 年(1927 年)回国,任民国政府外交部翻译官,后改任汕头善后公署处长。民国20 年(1931 年)回从化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从化县立初级中学(后改从化中学)、县立乡村师范、县立温泉中学校长和县立第四小学董事长。他任从化中
(18961954)
132、克莱斯特
  罗·路德维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Paul Ludwig Ewald von Kleist) (1881年8月8日, 布劳恩非尔斯 - ca. 1954年11月13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陆军元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任陆军中尉和近卫骠骑兵第一团上尉连长。后历任:1928年,任骑兵第二师参谋长;1931年,任驻波茨坦的步兵第九团团长;1932年,任骑兵第二师师长,晋升为少将。;1936
(18811954)
133、张长弓
  张长弓(1905-1954),原名聪致,字英才,笔名常工、长弓,河南省新野县新店铺镇张店村人。著名曲艺作家、文学史家。1920年,入信阳师范学校学习,不久因参加-和在鲁迅主编的《莽原》上发表抨击地方军阀的杂文被开除。旋又入开封师范学校音乐科当插班生。1929年秋,自学考取燕京大学国学系研究生,主攻中国文学史和河南民间曲艺。1931年后,历任安阳高中、嵩阳中学、开封北仓女中、淮阳师范等学校教师。19
(19051954)
134、赵士文
  赵士文(1909-1954),交城县武家庄村(今姬家庄乡武家庄)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接受中共交城县委的指示,动员群众集资入股,与交城县贸易部门联办药店。1930年在太原开设宏发客栈。1935年返乡在武家庄村公所管钱粮,兼营小本生意。1937年冬,参加阳交边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接受中共交城县委的指示,动员群众集资入股,与交城县贸易部门联办药店。1943
(19091954)
135、古殿英
  古殿英(1881~1954) 字伟臣,本县青树乡中医。以“从证不从脉”之术著名。民国7年(1918),劝服驻在青树乡的川军刘占鳌连减征军饷军粮。11年(1922),建议吴新田只向富户为其三姨太摊派“脂粉捐”被采纳,穷人得免其累。26年(1937)捐募大部粮款,为来乡定居的战区难民安排生产和生活。28年(1939),以清收的公产修建新街一条,建小学一所。
(18811954)
136、朱玉光
  朱玉光(1886—1954),原名朱玹山。大成乡北村人。乡里尊称他朱三叔。1938年秋冬,他儿子朱澜清和张世聪等共产党员回到偏辟的白石水山区,开辟革命根据地,他经常从家里拿钱拿粮资助中共地下党的活动。并利用在地方上的威信协助地下党建立群众组织和农民武装。1940年5月他卖了一部分田地,用之购买枪弹支、粮食,支持反“围剿”斗争;6~7月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后、他经常为部队筹饷筹粮,几乎倾
(18861954)
137、罗世泽
  罗世泽(1887~1954),字雨斋,铺门镇上洞村人。民国10年(1921)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广州高等师范学校教师,广西省立梧州师范校长。关心梓里文化,鼓励家乡青年到其任教学校深造,民国时期为信都县各级学校造就了一批教学骨干。15年任广西兴业县县长,卸任时,广西省政府给其题赠“承统宣化”匾额。19年任贺县县长兼平桂矿务局长,时值粤桂军阀混战,辞职回里,归隐林泉,督率子侄辈在三山处山地垦
(18871954)
138、毛契农
  毛契农(1881—1954),名希蒙,字鉴莹,号契农,以号行,余姚三管乡(今属慈溪市桥头镇)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人上海商务印书馆,任会计。未几任太原、长沙分馆副经理,并捐得同知衔。宣统元年(1909)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沪军光复军总司令部科长、骑兵团团副兼军需官。不久入南京讲武学堂,卒业后任陆军第三师副官处长兼军需处长。1913年返商务印书馆,历任常德、潮州、贵阳、长沙分馆经理。1
(18811954)
139、秦茂兰
   秦茂兰(1892~1954),字国香,扬中县长旺乡南泡子埭(今头墩子村)人。出身富裕农民家庭,兄弟4人,茂兰居长。少时读书勤奋刻苦,常受师友称赞。秦擅长书法,1933年积善坛制作“积善堂”、“功媲杏坛”、“善与人同”“三块横匾,悬挂于积善公所,均为秦手书。秦还能画兰、竹、牡丹等写意画。 秦长期执教于私塾,除教授四书五经外,还教学生学作诗词和对联。秦文思敏捷,一次,有人让他书写对联,他漫不经
(18921954)
140、李健侯
   李健侯(1894~1954)原名宝忠,字健侯。祖籍陕西米脂,生于四川。七岁读私塾,中学堂毕业后返回米脂。因家境富裕,不事农耕,放浪形骸。壮年时曾游历山西、直隶等地,平时居家读史、绘画,悠闲度日。他收集披览多种正史杂书、稗官笔记、州府县志,萌发为同乡、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立传的念头。遂于1926年动笔,撰写成一部40回本、38万多字的历史小说《永昌演义》。为书稿脱手,经过四年苦心经营,三易其稿,
(1894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