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5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221、毛美珍
  毛美珍(1936.3~1953.7),女,三街镇峡背村人。家境贫苦。解放初参加儿童团,并带领儿童站岗放哨,监视和管制地主。1951年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2年夏,因漓江大水,峡背村禾苗大部分被淤没。她积极参加救灾斗争,受到村民称赞。1953年大旱,抽穗的禾苗行将枯萎。上级号召群众互助抢修铁树门堰坝,毛美珍家虽然没有受益田, 她还是主动地参加抢修水利。7月15日,她带病和群众一道在山坡下挖
(19361953)
222、刘成禺
  刘成禺(1876-1953)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本名问尧,字禺生,笔名壮夫、汉公、刘汉,原籍湖北武昌,生于广东番禺。1903年加入兴中会,并入日本成城陆军预备学校。因发表反清演说,被逐出东京。后赴美,入加州大学攻读。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离美返国,在沪加入“南社”。1912年,任南京临时参议院湖北省参议员、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次年4月,第一届正式国会开幕,任参议院议员。二次革命时,被袁世凯通缉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18761953)
223、刘万里
  刘万里(1875~1953年)刘万里,字斗南,桂林乡人。武庠刘龙飞的长子。19岁入庠,23岁补廪。光绪壬寅科(1903)中举,是漳平县最后一个举人。依例截取盐场正堂,加同知衔。但他无意仕途,家居不出。1913年(民国2年)被选为国会众议员,1923年参加曹锟贿选。1927年被举为县参议。同年应聘到厦门教学,寓居鼓浪屿多年。1946年归隐,应聘为《漳平县志续编》总纂。晚年家道拮据,生活清苦。1953
(18751953)
224、蔡振国
  蔡振国(1909—1953)永新县文竹镇城江车田村人。一九二九年加入共青团,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三军团二师七团战士,排长,连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随营学校第一队队长,补充团参谋长,胶东军区参谋处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军区第六师副师长兼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四纵十一师师长,东北野战军四十一军一二一师师长,第四十
(19091953)
225、洪文德
  洪文德,字歧年,南安县蓬华华美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少年时到菲律宾求学,后回国入福建法政学堂读书。民国11年(1922)和民国20年两次担任南安县县长。民国14年,应陈国辉邀请,文德带20支德国造卜壳枪投奔其部下,任参谋长,负责外交和军需事宜。民国16年,洪文德赴省疏通省府委员兼军事厅长方声涛,为国辉打通关节。文德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民国20年集资创建华美小学新校舍,占地一万平方米,
(18971953)
226、侯扶廷
  侯扶廷(1896—1953),花蓝瑶,长垌乡桂田村公所龙华村人。侯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从未进过学校;13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他为人正直,不满国民党统治者对瑶民的欺压。1943年,侯扶廷随滴水村头人全金标,带领当地瑶民武装,配合金秀瑶民攻打国民党金秀设治局。战斗中,侯扶廷冲锋陷阵,英勇战斗,击毙国民党警察机枪手,缴获机枪1挺。1948年春,中共象县组织派员到龙华开展革命活动。侯扶廷参加了龙华武装民兵
(18961953)
227、陶进达
  陶进达(1880—1953),别号公达,茶山瑶,金秀镇六拉村人,国民党党员,金秀总石牌头人。1940年8月, 潘耀武率领金秀警备区署及警察队武装进入大瑶山,直指金秀,遭瑶族石牌武装奋力抵抗。这时,陶进达则以瑶山总石牌头人的名义,劝告反抗瑶民放弃武力反抗。但瑶族武装继续以武力抵抗国民党机构进驻金秀。潘耀武只好软硬兼施,提出与瑶民代表谈判。陶进达代表瑶民参加谈判。在谈判中,迫于潘的压力,陶同意让潘部进
(18801953)
228、王承曾
  王承曾(1880~1953)字钊志。定县(今定州)大礼前营村人。19岁中秀才,后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采矿系公费第四班。主张反帝反封建,在校时首先剪辫子,并在杨村拆庙创办务本学堂。辛亥革命前,加入中国同盟会。后在天津觉民中学任教多年,又在北京《中华新报》任。1925年随冯玉祥、鹿钟麟等赴苏联莫斯科考察,受到斯大林接见,写有《留苏日记》8册。1926年西北军在五原誓师参加北伐后,曾代表西北军在上海与各方联
(18801953)
229、连贤基
  连贤基,又名仰山,东城人,光绪六年(1880)生。幼时读私塾,后求学于新罗书院,光绪三十年(1904),赴省参加乡试,中式举人。民国2年(1913),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民国12年国会大选,贤基接受五千银元,贿选北洋军阀曹锟为“大总统”。此后留连北京,希图跻身政界,但未能如愿。不久,回岩受聘为省立第九中学国文教员。民国15年冬,北伐军入闽,龙岩工农运动迅速兴起。贤基于翌年1月,因贿选事被岩平宁政
(18801953)
230、余謇
  余謇(1886~1953年),字仲詹,江西南昌人。18岁中举,擅长词曲,曾与胡先骕、王易、汪辟疆并称“江西四才子”。民国2年(1913年)京师大学堂毕业后,任教于江西省立第一及第二中学12年。五四运动期间创办白话刊物。民国14~16年,任江西私立心远大学教授,兼江西省教育厅总务科科长。八一起义前夕,任南昌市政府秘书。民国16年9月,应厦门大学聘任教授直到逝世前,任教厦大26年,曾长期担任中文系主任
(1886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