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5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201、张坤林
  张坤林(1930~1953.7),出生于闵行镇。民国35年(1946年)在南汇县新场镇大生南货店当学徒。1953年1月他结婚刚3个月就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战斗中所在连队为上甘岭战役中的突击队。连队迂回穿插到上甘岭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五圣山”前面,7月13日晚上9点正,在猛烈的炮火中,全-士如猛虎般扑向进攻目标,占领了阵地,一次又一次打退敌人的反扑,当天晚上,张坤林牺牲在阵地上。烈士遗体安葬在
(19301953)
202、李新昌
   李新昌,1932年出生于郑州市南郊侯寨村。1942年到陕县张汴曹村落户。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3年7月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光荣牺牲。 李新昌自幼丧父,跟着母亲逃荒要饭,到处流浪。1942年流落到曹村后,给地主家放牛、放羊、砍柴、割草糊口。1949年全国解放后,他才有机会进农民夜校学文化,开始懂得一些革命道理,并积极参加农会和民兵组织。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李新昌
(19321953)
203、王桐龄
  王桐龄(1879~1953)字峄山。安新赵北口镇西街人。初入直隶大学学习,后转北京大学师范肄业。因成绩优良,派往日本留学,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史学科。1911年毕业后回国,任教育部参事。旋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史地系主任。1921年再渡日本,复入东京帝国大学,专修《东洋史》。1922年归国,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并兼任私立中国大学、明德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法政大学、女子师范大学
(18791953)
204、杨胜
  杨胜(1933-1953),福建省闽侯县南屿镇晓岐村人。少年时代到漳州当理发学徒,1949年10月回到家乡积极参加土改运动,1950年11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随后任三岐乡民兵副队长。1951年10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报名参军,在新兵训练中表现突出,曾受嘉奖。随后在第23军73师218团一营一连当战士,1952年9月23日随所在部队入朝参战,于10月20日到达朝鲜元山郡意同里阵
(19331953)
205、张玉亭
  张玉亭(1895-1953),天津人。我国北方地区早期无声电影的创始人、北京最早的电影新闻摄影师。1914年在法国电影百代公司驻津办事处学习电影放映、摄影、发行等业务,1915年起即担任新闻摄影驻京记者。1919年夏,张玉亭拍摄天津学生响应和声援北京学生的“五四”反帝-中北洋大学、汇文中学等学校师生上街--的场面,为“五四”运动留下宝贵的实况电影资料。1926年,北京光华影片公司聘请他为摄影师,先
(18951953)
206、许行彬
  许行彬(1874—1953),名祖谦,又名葆光、仰贤,号西湖闲人,以字行,海宁周王庙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秀才,三十年考入浙江高等学堂。毕业后曾任教于杭州师范学校和温州瓯江师范学校。宣统二年(1910)在杭州办《浙江白话报》,后协助杭辛斋办《浙江白话新报》和《农工杂志》,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又先后办《汉民日报》、《西湖报》、《良言报》、《杭州报》等。历任浙江省议会一至三届议员、省政府
(18741953)
207、高陵
  高陵(1888—1953),男,长武县彭公乡东大吉村人。自小家贫未曾上学,但他聪明伶俐,14岁跟随西大吉堡木工名匠崔玉亭学手艺,勤恳细心,尊师如父。出师后,独立经营建筑业,擅长砖木结构的仿古宫殿式建造,设计施工,独具匠心。县内一些有名的较大建筑如亭口桥、黑河桥、昭仁寺大雄殿和文庙大成殿、文昌宫、圣母庙戏楼等,他都参与设计施工或翻新维修。民国九年(1920年),修建福音堂受得到丹麦传教牧师杨明新的称
(18881953)
208、周址
  周址,字之础,广东开平人,1890年生。黄埔陆军小学毕业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科,因成绩优异被选送入北京陆军大学第三期。1925年南下广州投奔革命政府,任党军第一旅三团八营中校营长,以后充任国民革命军东征军第二纵队独立团上校团长。第二次东征中因功先后升任独立第四师副师长、少将师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办公厅中将主任。1929年起任南京中央军校及陆军大学军官研究班中将主任。1932
(18901953)
209、赵永泰
  赵永泰(1894--1953)字兴久,生于双城县正白旗二屯。其父振声,长于中医术,他幼时受其影响,曾熟读医书。1913年随行医的妻兄汪文波往讷河行医30余年。1949年回双城自开诊所,在行医过程中仍刻苦钻研,精于《医宗金鉴》、《血症论》等书,尤擅长妇科。双城县人民受其回春之惠,联名送国手良医、医称国手和有口皆碑等三块匾额。解放后与名中医白益三、杨遇春、夏开元等人组成联合诊所。1953年元旦患脑溢血
(18941953)
210、何宗钊
  何宗钊(1914~1953),化名向天雷。雒容石贵村人。何于广州培桂高中毕业后,在李维安部任连长、少校参谋,后在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任少校队长。1943年在四川部队任中校营长,后入中央军官学校第14期学习。抗战胜利后,在国民-防部四厅任少校参谋,二厅人事处中校参谋兼通讯训练官。1949年逃至广州,任别动组长,因破坏广州建设,-地下党人员有功,晋升上校,广州解放前夕逃台湾。1950年1月,受白崇禧之命
(1914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