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49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51、江云龙
  江云龙,1921年12月出生在云南省罗平县金鸡乡新寨村一个比较开明的地主家庭。他自幼受乡邻淳朴风气的影响,为人正直,心胸开朗,同情贫困劳动人民,有正义感,乐于助人。先是在本地读小学,后到县城上中学。在校期间,他努力学习,与同学们打成一片,从不以自己家有权有势而骄傲,还随时在经济上帮助一些贫困的同学,好打抱不平,深受师生称赞。1945年,江云龙被国民党罗平县政府委派任罗平金鸡乡副乡长兼“剿匪”中队长
(19211949)
52、蔡梦慰
  蔡梦慰(1924—1949),红岩烈士。四川遂宁人,民盟盟员,任成都《工商导报》记者,诗人。1948年5月因挺进报事件被捕,关押于渣滓洞看守所。狱中徐远举多次劝降不受。积极参加狱中斗争,是狱中铁窗诗社成员之一。用竹签蘸棉灰墨汁,愤笔写下长达250行的《黑牢诗篇》。1949年11 月27日大-,蔡梦慰烈士在被押往松林坡刑场的途中,将诗稿抛于路边乱草丛中,使珍贵的《黑牢诗篇》得以流传至今。资料︰蔡梦慰
革命烈士(19241949)
53、张廷枢
  张廷枢(1903-1949)张作相次子,原名柏庭,字蔚久,国民党陆军中将。辽宁义县人。1903年出生于辽宁义县。1923年任上校团长,被选送到日本千叶县步兵专门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先后晋升为少将旅长、中将师长和预备军军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张廷枢第12旅在锦州驻防。张廷枢立即下令,实行紧急动员,准备作战。继而,锦州地区宣布-,进入战争状态。第12旅在锦州、义县一带布防,并在大凌河沿岸昼
民国时期东北军将领(19031949)
54、钱兴
  30年代的前期,在广州的抗日救亡运动中,有一个杰出的学生领袖,他就是被中顾委委员曾生同志誉为“救亡擎旗手”的钱兴。钱兴(1909。5~1949。11)出生于广东省怀集县(解放前属广西)诗洞镇凤南村一个颇为富裕的家庭,原名发年,号发瑞。之后为了表示自己“毕生要为复兴中华而奋斗”的抱负,改名为“兴”。早在怀集中学读初中时,他就受到了班主任兼语文课教师、地下共产党员梁一柱的启发和教育,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
(19091949)
55、王佐
  王佐,1917年出生于湖南省祁阳县连圩乡柏树湾(今属祁东县)。家境贫苦,少有侠气,个性极强。1938年春,考入黄埔军校洛阳分校工兵科。1940年毕业,留校任区队长,1941年升中尉。1944年冬,他经在第一军参谋人事科任职的叔父王伟介绍,调军直属工兵团任上尉营副。他爱护士兵,但对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十分不满,有好几次与上司发生冲突,迫使他不得不于1946年弃职回乡。王佐回到家乡后,与当地教师王其德和青
(19171949)
56、王星拱
  王星拱(1888~1949),谱名芳辰,字抚五,怀宁高河埠王家大屋(今马庙镇凌桥村)人,全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爱国民主人士。王星拱3 岁丧母,少时寄读于外祖父刘家,因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深受外祖父一家的钟爱。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考入安徽高等学堂。光绪三十四年,录取为安徽第一批公费留学生,赴英国伦敦皇家理工学院研习化学。宣统二年(1910 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欧洲支部。民国初,与石英、丁绪贤
著名教育家、科学家、爱国民主人士(18881949)
57、吴虞
  吴虞(1871~1949),原名姬传、永宽,字又陵,笔名吴吾,四川成都人。近代思想家,学者。吴虞少时曾从吴之英学诗文,从今文经学家廖平习经,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以后与父亲的关系破裂,被逐出家门。1906年留学日本,归国后担任成都中学教习。一度主编《蜀报》。辛亥革命后,任《西成报》总编、《公论日报》主笔、《四川政治公报》主编。1920年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国文系教授,晚年任教于成都大学、四川大学
(18711949)
58、李国柱
  李国柱(1879-1949) 孙中山-参军,民国初年将领。湖南省嘉禾县人,1879年生。1905年留学日本,就读东京弘文专科学校。先后与黄兴、孙中山结识,积极参加同盟会的组建工作,并为实践同盟会的纲领而四处奔忙,成为同盟会早期的骨干成员。1908年从日本回国,变卖家产,开设东兴造纸公司,秘密从事反清革命活动。他任该公司经理兼技师,掩护革命同志,筹集资金,制造武器。后奔走桂林、连州、韶关等地,联络
(18791949)
59、周鸿钧
  周鸿钧(1923-1949)1923年4月21日出生在开县城南门外狗头桥一个木工家里。幼时,在开县福音堂小学读初小,因家人信奉基督教,他也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他升入开县中学后,课余常读生活书店等出版社出版的进步书籍,常与同窗好友谈论社会时弊。后考入内迁万县的金陵高中。在校常与思想进步的师生交往,阅读进步书刊,与同学结社办墙报,评论时政。高中毕业后,他本想学新闻专业,以便用自己的笔去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
(19231949)
60、黄楠材
  黄楠材(1907-1949),1907年3月27日出于云阳县坳口场。从小过继与伯父为子,故原名继伯。黄自幼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为老师所赏识,初中毕业时,老师期望他成为象楠木一样高大、挺拔、坚实有用的人材而改赠“楠材”之名。 他11岁入云阳中学念初中,1921年考入万县旧制中学,在万读书时亲眼看到帝国主义的军舰在长江上横行无忌,撞翻我国民船地霸道行为,义愤填膺,激发了反帝的爱国热情。他于1925年考
(1907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