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49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11、汪之斌
  汪之斌(1884~1949),字星垣,土家族。今湖南省湘西州永顺县长官乡人。1945年,王东原任湖南省政府主席,聘汪为省政府高级顾问。不久,又任汪为第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兼保安司令。1947年,调汪之斌回永顺,任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兼保安司令。时汪已年老力衰,且因受到蒋介石的打击,消极颓唐,两届专员均无建树。1948年,王东原调离湖南,汪亦辞职回家。1949年2月,汪之斌在家病逝。终年65岁。小学毕业后
(18841949)
112、李家齐
  李家齐,1911年出生在云南省罗平县钟山乡(现为长底乡)小德江村的一个布依族农民家庭。幼年失去父亲,靠母亲节衣缩食把他扶养大。虽家庭比较困难,但母亲还是东借西凑供他在本地上学。小学毕业后,家里再也无力支持他继续上学,他只有回到家乡与母亲一起下地种田。他从小就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好打抱不平,看不惯地主恶霸土豪的腐败行为,在少数民族中有较高的威望。40年代初,他就参加匀平县钟山乡地下党组织的“读书会”
布依族(19111949)
113、庄乐峰
  庄乐峰(1873-1949) ,江苏丹阳人,早年天津实业界的知名人士。曾任开滦煤矿及旧英工部局董事,并主持、发起募捐、兴建了天津耀华学校。久居天津。早年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后一度留校任教。1900年任开平矿务局督办张翼的翻译,因参与张翼与英商墨林公司有关开平煤矿的交易,颇受非议,曾一度避居青岛。后与黎元洪等人筹办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做董事。在20年代和30年代初,曾任天津英租界华人纳税会董事长多年。
(18731949)
114、郑古悦
  郑古悦(1880~1949年)郑古悦,清光绪六年(1880年)出生于金门县。8岁丧父,11岁入私塾就读。光绪二十六年到新加坡谋生,初任职同乡所设企业,后自营土产贸易。1910年,创办顺源公司,设分栈于印尼邦加岛槟港。继又组建益成兴公司,设分公司于雅加达和泗水。后又建立新加坡振裕成公司,成为专营印尼各港土产什货的进出口贸易巨商。1938年起,转以经营交通运输业为主,组织郑古悦公共汽车公司,曾拥有大型
(18801949)
115、俞庆棠
  俞庆棠(1897~1949),女,字凤岐。祖籍江苏太仓。民国8年(1919年),赴美哥伦比亚大学留学,获学士学位。民国11年回国,先后执教于无锡中学、大夏大学。民国16年,任江苏省教育厅社会教育科科长、第四中山大学区扩充教育处处长,规划江苏省的社会教育事业。其间组织中国社会教育社,编著出版《民众教育》。民国27年8月,从汉口到重庆筹备妇女生产事业,主张“前线兄弟流血杀敌,后方姊妹挥汗做工”。民国3
(18971949)
116、龙翥云
  龙翥云(1900—1949),名翔,字壮飞,号飞天,男,苗族,麻阳县豪侠坪毕业于湖南省陆军十五师教导大队,又就读贵州省讲武堂。龙翥云于贵州讲武堂毕业后,在湘西“统领”陈渠珍手下充当收厘金的小吏,吃喝嫖,嗜好鸦片。后因将所收厘金巨款挥霍罄尽,畏罪逃至云南,于某保安团充当军需。民国37年(1948),龙翥云回里,求县长杨熙政谋乡长之职。杨未允。龙翥云萌生除杨之心。是年,芷江“复兴楚汉宫”总寨主杨永清
(19001949)
117、滕静夫
  滕静夫(1904~1949),又名何尚刚、何静山、滕深恩。壮族。林逢乡林逢村人。从小丧母,兄弟姐妹5人,全靠父亲滕浩川教书所得的薪水维持生活,家境贫寒。但父亲节衣缩食,供静夫读书,1923年考入广西省立第五中学。1926年毕业后,回到林逢明德小学任教,常和同校的进步教师滕德甫、刘伟谋等一起带领学生宣传队上林凤、平马街宣传革命真理。夏,余少杰到林凤开展革命活动时,积极投入农-动。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041949)
118、卢焘
  卢焘(1882年10月~1949年11月),乳名卢海湖,学名启熹、亮畴,1882年生于广西省恩县(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卢焘家境贫寒,9岁时进私塾启蒙,后转到其大姐夫家住地庆远读书。17岁时参加庆远甄别府考,获得第一名,令府城人刮目相看。1900年,卢焘结束学业后,曾在梧州海关和柳州清军中任文书等职。1904年,他遇上潜入清军进行策反工作的同盟会会员张铁城,经张介绍,卢焘加入同盟会。从此,他就与张
(18821949)
119、刘开锡
  刘开锡(1905 ~ 1949),刘家坪白族乡双溪桥人,少时进私塾数年。稍长,跟随父母下地劳动。1928年,贺龙回桑植创建湘鄂西革0据地,部队在堰垭整编时,开锡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贺龙见他很机灵,留他当马弁,他在贺龙身边,经常受到革命教育,逐渐成长为具有一定指挥才能的军事干部。1931年贺龙令他当连长,由于作战有功,不久晋升为营长。1934年,二、六军团会师后,创建了湘鄂川黔革0据地,在永顺塔卧开办
(19051949)
120、王朴
  王朴,又名王兰骏,1921年11月27日出生在四川省江北县仙桃乡一个富裕家庭里。他自幼勤奋好学,深受历史上爱国志士、革命先驱伟大精神的熏陶。中学时代,王朴目睹国家忧患,民族危机,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真理。为此博览群书,尤其热心阅读党报党刊、马列著作。他从《新华日报》上先后读到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等光辉著作,从中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和光明。1944年夏,王朴考入了设在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新闻系,他如饥似渴地
(1921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