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49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01、罗瓒
  罗瓒(1907~1949年),原名福春,字贻太,号澄莹,吉安县盘田乡人。幼年时,从师王孕松习经史之学,后考入江西省立第七师范。大革命时期,该校成立了中共党小组。罗瓒在党的启发教育下,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进步文学思想的影响,曾在校刊上发表文章,宣传革命。后来响应党的号召,回到家乡参加农民运动,组织农民协会。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认定他是激进分子,通缉在案,不能加城复学,遂于1930年至九江拜名中医
(19071949)
102、胡若愚
  宇子嘉,云南罗平县罗雄镇人,中央军校第七分校(西安分校)兰州军官训练班主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兵团上将司令官。毕业1911年参加昆明发动的“重九起义”,翌年毕业于云南陆军小学堂第四期,读过《警世钟》等进步书刊。1913年赴江西,在李协和部下任连长,参与讨袁失败,胡奔父丧回罗平。1914年人湖北陆军中学,后转人云南陆军讲武堂将校班第六期,翌年结业。护国之役,胡任营长,时广东督军龙济光(蒙自人)助袁为虐
(18961949)
103、许晓轩
  许晓轩,1916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市。幼年时因生活所迫,不得不中途辍学,到本地的一个钱庄当学徒。1931年,日本侵略者制造“九一八”事变,强占我国东北三省,全国抗日-蓬勃兴起,许晓轩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1935年,到无锡公益铁工厂当会计,参加了抗日救亡组织“无锡学社”。1937年,全国性抗战爆发后,许晓轩随公益铁工厂内迁重庆,由救国会负责人沙千里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庆职业互助会的
(19161949)
104、王宝珊
  王宝珊,清光绪年间生,甘肃省正宁县宫河南庄堡人,约在民国38年(1949)病逝。王氏兄弟4人,王宝珊排行为三,在家执掌家务,实际为商号“祥盛魁”创始人。其弟王自治。清光绪年间,王宝珊主要是靠发横财、得绝财、雇工剥削、经商得利、放0、强霸硬占、依势压民等手段掠夺农民大批财物和生产、生活资料而发家。特别是在民国18年(1929)农业严重遭灾薄收,贫苦农民饥寒交迫之机,他勾结反动政府,实行了残酷的要粮、
105、陈绍痕
  陈绍痕(1917~1949年)陈绍痕,民国6年(1917年)生,洛阳镇下曾后房村人。少年时期,因家庭贫困,跟随亲友到菲律宾谋生。民国27年1月,为了抗日救国,绍痕毅然参加沈尔七等领导的菲律宾归国华侨服务团。回国途中,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2月,抵达龙岩白兔,由沈尔七带领访问新四军第二支队4团。时绍痕身材高大,穿着皮服、皮鞋来到部队。他亲眼看到红军战士艰苦的生活。四团政委对他说:“战士苦惯了,原来
(19171949)
106、黄绍辉
  黄绍辉又名黄德润,1912年出生在四川盐亭县玉龙乡一普通农家。从小热爱劳动,八岁便放牛、煮饭、喂猪。读中学时,便代管学校图书室,以劳务补贴支付自己的生活、学习等费用。1930年在遂宁县精益中学毕业,两年后又考入成都华西协合中学校高中普通班。1935年冬,他以优异成绩被国民政府办的四川农村合作人员训练班录取,学习结业后,便长期从事农村合作经济工作。少年时期黄绍辉又名黄德润,1912年出生在四川盐亭县
革命烈士(19121949)
107、任凯南
  任凯南(1884—1949) 湖南大学校长,经济学家。湖南省湘阴县(今汨罗市)人,1884年8月出生于湘阴县塾塘乡。青年时期聪明好学,曾考取秀才,后考入清末兴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日本,进入早稻田大学深造。留日期间,结识了黄兴并加入同盟会,竭力为辛亥革命奔走联络,撰写文章。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回国,居住在汉口法租界,创办国民党中央机关报《民国日报》,利用这一舆论阵地,反对
(18841949)
108、陈光中
  陈光中(1897~1949),又名桂三,双泉铺人,家富。民国7年(1918)混迹长沙0,后入湘军第一师学兵营,不久离营,在隆回武冈聚众为匪。民国15年3月,驻防邵阳的刘重威被唐生智诱杀,陈趁机收刘部兵马,羽翼日丰。后受湘军第二师师长周磐的招安,任营长。民国16年“马日事变”后,陈脱离周磐部, 自称“-先遣司令”,四处袭击农民自卫军和工人纠察队。民国17年被蒋介石委任为“湘东剿共司令”、“独立第五师
(18971949)
109、张光伟
  张光伟(1928-1949),开县临江镇川主街人,生于1928年。念小学时,在进步教师温可久等教育下,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影响。1942年在开中读初中时,对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横征暴敛及学校的奴化教育,极为不满,曾参与-对校长李仕毅-学生伙食费的斗争。张爱看小说,崇拜英雄志士,曾用写小说的方式,塑造了一个打富济贫,为民除害,无敌于天下的英雄人物铁罗汉,并在同学中绘声绘色地讲述,激发其憎恶坏人坏事,学
(19281949)
110、于渊
  于渊,名光藻,号邦畿,1891年出生在四川省射洪县广兴镇于家坝一个佃农家庭。只读过一年私塾,少年时给地主当过佣工,在涪江边拉过短转船。成年后,身高体壮,性情爽直,富有反抗精神。1914年因把一点粪水溅到一豪绅身上遭其打骂,在忍无可忍时,抡起扁担回击了豪绅,惹下“大祸”,无法在家立足,-到军阀部队当兵。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于渊受到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全国工农联合起来、打倒
(1891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