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51、张文津
   张文津(1904-1946),钟祥洋梓人,原名张中杰,号文俊,又名问津,别名章维军。原国家主席-称赞张文津“有强烈的正义感和民族自尊心,作战勇敢,指挥有方,是五师的重要领导骨干”。 1927年,张文津任洋梓区团防局团总。后被人诬陷通“匪”,遭到通辑追捕。从此,他逃离家园。1930年春,张文津等筹集武装,准备攻打钟祥县城,不幸泄密,-失败。几个月后,张文津在大洪山拉起一支武装,斩恶霸、除劣绅
(19041946)
52、许明清
  许明清,原名陈玉虹,浙江省平湖县人。1937年9月,考入武汉大学。不久便聆听了周恩来的演讲,加深了他对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的认识,随后参加革命,受中共组织委派,入第一期应城汤池农村合作训练班学习,结业后分到京山县以农村经济合作指导员的身份在京山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4月4日在京山县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任中共京山县向家冲区委书记。期间,积极开展地下活动,发展中共党员,创建应城抗日游击
革命烈士(19181946)
53、刘炎
  刘炎(1904-1946)新四军第一师政委,革命烈士。湖南省桃源县人, 原名刘安焕,1904年1月28日生于湖南省桃源县孔水坡下庙湾(今马宗岭乡刘炎村)一个私塾先生之家。自幼给地主放牛,读私塾4年,14岁跟父母种田、织布。1926年参加农-动,被推选为村农民协会委员长。马日事变后,不少农运骨干和革命群众惨遭屠戮,腥风血雨笼罩桃源,他-离开家乡去武昌找党。在武昌,参加了国民政府警卫团,任战士、班长,
(19041946)
54、毛武超
  毛武超(1868~1946),字君武,宁强县沙河子人。出生于农家,弟兄4人,武超行三。弟兄各有所学,均司职在外。父为民间草医。母周氏,善持家教子,受一方绅民称道。 武超少家贫,居茅舍,曾读私塾数载。十八九岁由其在凤州警备队任职的大叔荐举,任花丁(今宁夏盐池)盐务局缉私队长,后赴兰州任光明火柴公司副总经理。民国6年(1917),荐为甘肃静宁县警佐,次年,任该县第二科科长。政界年余,目睹世乱民艰
(18681946)
55、金邦正
  金邦正(1886~1946)字仲藩,黟县渔亭镇玛川村人。少年时在天津严范孙氏家塾、北京税务学堂求学。清宣统元年(1909 年)秋,考取公费留美学生,进入美国康乃尔大学和李海大学,专攻森林学。民国3 年(1914 年)年毕业,获林学硕士和理学士学位。在此期间,曾与留美学生胡适、任鸿隽、杨杏佛、过探先等发起组织“科学社”,并出版《科学》月刊,向国内外介绍留学生情况及西方的科学知识。回国后,任安徽省立农
清华大学校长1920年9月至1921年10月(18861946)
56、马文亮
  马文亮,1924年4月8日生于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柳林水村(原属河北省宛平县)一贫苦农民家庭。马文亮出生后六天丧母,6岁时丧父,和祖母相依为命。马文亮读完七年私塾又继续上抗日小学。他从小不怕困难,勤奋好学,在班里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侵略华北,残施法西斯暴行,烧杀抢掠,0妇女,件件触目惊心的惨案,使马文亮幼小的心灵里种下民族的恨。他经常和同学谈论:“大道理我
(19241946)
57、马发贤
  马发贤,1899年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县仙师乡西洋坪村的一个贫苦农家。父亲马秋芳是个制烟的手艺人,由于生活贫困,生下八个儿子,卖掉六个,只剩下马发贤和最小的儿子马桂贤。他6岁那年父亲重病去世,母子三人生活无着,只好以乞讨为生。11岁时,他经人介绍拜师学泥水匠手艺。他心灵手巧,勤学苦练,掌握技艺满师后,自己收了两个徒弟,也做起师傅来了。日子刚刚稍好一点,西洋坪的地主豪绅又来欺侮他,摊派下来的军饷压得他透
(18991946)
58、李东山
   李东山(1873~1946)名树桐,字东山,威海市人。民族实业家,中国钟表制造工业创始人。少时家贫,十几岁便当起肩挑小贩。15岁经堂兄保荐,在烟台恒兴德商行当小伙计。李善解人意,为讨东家喜欢,不久认东家孙文山为干爹。但因不愿受行规约束,一年后又退出商行,仍做小贩。 李东山善与人交,有极善经营。1891年开办一水炉小铺,兼去海关叫行,资本不够变向干爹借贷。因常去海关叫行,很快与经营拍卖的奥地利人混
(18731946)
59、黄齐生
   黄齐生(1879-1946):安顺人,王若飞二舅父,著名教育家。原名鲁连,字齐生;祖籍江西抚州,后移籍贵州安顺;早年热心开展业余教育工作,主持兴办贵州达德学校。积极倡办勤工局、农事试验场、商品陈列所和妇女习艺所等实业场所。参加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1917年,率贵州学生赴日本留学,后又组织赴欧洲勤工俭学,结识蔡和森、李维汉、徐特立等人,接触马克思主义,支持共产主义革命主张和留欧学生革命活
(18791946)
60、吴德标
  吴德标,1897年出生于福建省长乐县一贫农家中。吴德标的童年是艰难困苦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他进入学龄时期就拿着牛鞭上山放牛,稍大一些便开始下田干活。1918年,时值青春年华的吴德标,只身来到福州,靠拉黄包车维持生计。开始,吴德标漫无目标,整天在街上转,拉些零星顾客。后来一位雇主多次坐吴德标的黄包车,觉得他为人诚实可靠,便长期雇用。由于雇主是位律师,社交面较广,给吴德标提供接触社会上层人物的机会
(1897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