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01、郑祖荫
  郑祖荫(1872~1944)郑祖荫,字兰荪,清同治十一年(1872)生于仓前山龙潭角,父开草药店,早逝。祖荫幼孤家贫,少时刻苦攻读,曾应侯官童子试,名列第一。青年时期推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每日填“功过格”,自我检束身心,为人胸怀磊落,人多乐与交游,0竹,名所居为“种竹山房”。中日甲午战后,维新运动开始兴起,祖荫受其影响,认为要革故鼎新,必先开通民智,振作士气。维新变法失败后,祖荫对清廷深感
(18721944)
102、李元鼎
  李元鼎(1879~1944)字子彝,亦作芝逸、子逸,笔名礨空,号老曼、鲁曼,晚年自号漫西居士。陕西蒲城人。早年随担任汉中府学教授的祖父在南郑读书。18岁时祖父病逝,他千里扶柩返回蒲城。服丧期满以考试成绩优异补为增生,又得陕西学政沈卫(淇泉)器重,选入三原宏道高等学堂深造。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与张季鸾、杨铭源、宋向辰等12人被选为官费留日学生。到日本后,李先入济美学校,后转入经纬学校,毕业后
(18791944)
103、李颐
  李颐(?一1944〕,湖南醴陵县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美国驻印度军0术学校中级军官班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1942年春,中国政府应英国的请求,派第五军、第六军和第六十六军组成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各部先后入缅,协同英军作战。4月29日,日军由仰光北上,占领腊戍后,继续沿滇缅公路向中国边境急进,占领了怒江以西地区,包括腾冲、龙陵等县城。中日双方以怒江为界对峙。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的出征因英军未能
104、鲁彦
  鲁彦(1901-1944),浙江镇海人(现浙江北仑区大碶人),原名王燮(xiè) 臣,又名王衡、王鲁彦、返我。著名乡土小说家、翻译家。鲁彦,原名王衡,生于浙江镇海。少年时期曾受过高小教育。1920年,参加由李大钊、蔡元培等创办的工读互助团,自上海到北京大学旁听。1923年夏,先后到湖南长沙平民大学、周南女学和第一师范任教。同年,在11月号的《东方杂志》发表处女作《秋夜》。此后陆续发表不少小说,其中
(19011944)
105、景耀月
  景耀月(1881—1944),字太招,别署大招、帝召、瑞星、秋绿、秋陆。山西芮城人。景耀月出身贫苦农家,幼年随父以种地和编竹器为生。后入县学,师从芮城名儒孙渭鱼。他未及弱冠,即入选太原令德堂读书,1902年再选升山西大学堂。1903年-合闱,他中副榜。清光绪30年(1904年)秋,山西巡抚张曾敫派50名学生赴日本留学,景耀月有幸被选中,成为山西第二批官费留日学生,进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期间结识孙
(18811944)
106、张会诏
  张会诏(1886-1944),字明甫,山西省五台县郭家寨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晋绥军第八军中将军长。清光绪十二年(1886)生。1914年初,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2期步科。1916年5-6月毕业。1919年12月,入陆军大学第6期。1922年12月,陆军大学毕业。后曾担任山西督军署参谋。1926年,出任归绥警备司令部副司令。1927年4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第四军第七师师长,率部参加北伐。19
(18861944)
107、李述贤
  李述贤(1907~1944年)李述贤,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生,字子杰,又名德怀,螺城镇北门李厝人。2岁时,父病故,母以租种土地及替商贩挑运货物为业,生活艰难。述贤自小聪慧好学,14岁即考上惠安县立中学。民国15年(1926年)春,述贤19岁,中学毕业即跟堂兄李述中在县城倡办新民小学,任义务教员。后到晋江县岭兜银江小学任校长。民国19年春,述贤到南京晓庄师范求学,接受陶行知的教诲。嗣因该
(19071944)
108、孟鹤龄
  孟鹤龄(1862—1944年),字松乔,本县三屯营人。他2岁丧父,7岁丧母,14岁祖父母同年病逝,15岁-废学至遵化县经商,虽处境维艰,但不忘读书。20岁开学馆于本县龙湾,后立馆于三屯营。边教边学,他发奋读书,诵读抄录,常至深夜。 松乔先生的门生科考多列前茅,声名大震,馆事日盛。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与人同做“不缠足会启”文章,载天津《日日新闻》。光绪三十一年(1906年)被派为赴
(18621944)
109、朱生豪
  朱生豪(1912—1944),原名文森,又名文生,学名森豪,笔名朱生、朱朱等,嘉兴人。1912年2月2日生于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三四岁时,即由叔祖母、母亲教读《三字经》、《神童诗》、《千字文》等。5岁入嘉兴开明初小读书,9岁毕业,得甲级第一名。1921年秋入嘉兴县第一高级小学就读。次年冬,母朱佩霞病逝。1924年,父陆润突然患疾去世。生豪过早结束了幸福的童年生活,养成了沉默而又坚毅的性格。是年7月
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诗人(19121944)
110、王葆心
  王葆心,1867年,生于湖北罗田大河岸古楼冲的一户耕读之家;曾在武昌两湖书院深造;1912年,任革命实录馆总纂;1922年,任武昌高等师范教授,时值湖北国学馆成立,又应聘任馆长;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成立,应聘为教授;1932年,任湖北省通志馆筹备主任兼总纂;`1944年,在罗田病卒,时年77岁。在这一目了然的简历中,看不到直接与官场相关的任何记载。他的第一个职务革命实录馆馆长,也只是在一个保存
近代地方史志学大家(1867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