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41年出生的名人介绍(2)
11、魏奉思
  魏奉思,空间物理学家,1941年11月24日生于四川绵阳。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任国际TIP、SOLTIP、CAWSES/Space Weather等委员和中国召集人、中科院空间天气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负责提出、组织和推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子午工程》、国际空间天气子午圈计划建议;国家基金委“八五”、“九五”和“十一五”重大基金项目主持人;现任 “日地空间
中国科学院院士
12、李洪钟
  李洪钟, 化学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1941年生于山西昔阳。1965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气固流态化方面的研究。将多相流基本原理与散料力学结合,建立了两相流理论以及垂直和倾斜移动床气固流动模型,可较准确预测气、固流率,气体压力和颗粒
中国科学院院士
13、俞昌旋
  俞昌旋,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41年7月生于印度尼西亚,籍贯福建福清。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长期从事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在磁约束等离子体湍流和反常输运、等离子体非线性现象、等离子体诊断等领域取得多项有重要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首次实验证实了湍流雷诺胁强是驱动极向流和径向电场剪切增强,并触发低-高约束模式转换的主要机制首次观察到了测地声模带状流完整的环向和极向对称
中国科学院院士(19412017)
14、程耿东
  程耿东, 力学专家。1941年9月22日生于江苏苏州。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0年获丹麦技术大学固体力学博士学位。曾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从事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和结构优化的研究。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70年代参加研究结构分析的群论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水塔支架分析,研究汽轮机基础的动力分析。对实心弹性薄板的研究表明,为了得到全局最优解,必须扩大设计空间,包括由无限细
中国科学院院士
15、徐冠华
  徐冠华,资源遥感学家 1941年12月16日生于上海。1963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党组书记。在卫星数字图像处理研究方面,发展了边界决策、训练样地分析、图像分类、图斑综合、生物量估
中国科学院院士
16、许志琴
  许志琴,构造地质学家 1941年8月14日生于上海市。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87年获法国蒙贝利埃大学构造地质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973”基础研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地质研究所所长。首先将构造地质学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定量分析运用在青藏高原和中国造山带的研究中,厘定了我国5
中国科学院院士
17、谢华安
  谢华安,植物遗传育种学家,1941年8月16日生于福建龙岩。1959年毕业于福建省龙岩农业学校。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曾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主要从事三系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在“恢复系亲本的选择技术”、“测0组技术”、“抗瘟性筛选育种程序”和“杂交水稻中稻制种技术”等方面有重要研究成果,育成我国杂交水稻亲本遗传贡献最大的恢复系“明恢63”。主持育成中国稻
中国科学院院士
18、安芷生
  安芷生, 第四纪地质学家 1941年2月25日生于湖南芷江,籍贯安徽六安。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第四纪联合会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曹镛
  曹镛, 高分子化学家 1941年10月14日生于湖南长沙。1965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1987年获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内最早从事导电高分子研究的科学家之一。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用有机质子酸掺杂聚-制备可溶性聚合物的基础上,提出“对阴离子诱导加工性”的概念,解决了导电高分子的高导电性与加工性不能兼容的难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戎嘉余
  戎嘉余,地层古生物学家 1941年12月生于上海,籍贯浙江鄞县。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6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志留系分会主席。从事早、中古生代腕足动物系统分类、群落生态和生物地理及相关地层学研究,多次作全球腕足动物地理学总结,提出晚奥陶世全球主要受温度控制的三大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