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4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61、沙延孝
  沙延孝(1914~1940),字露庭,回族,今梁堂乡申阎村人,后迁至县城南街定居。9岁入学,19岁高小毕业,1932年考入寿张省立第八乡村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受进步思想熏陶,参加并领导-。1934年,经赵健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八乡师支部书记,通过组织“读书会”等形式,在校内外广交朋友,发展壮大中共的力量。1936年春,至济南受训1年。1937年3月,到馆陶县房寨乡农学校任教务主任。不久,
(19141940)
162、闻允志
  闻允志(1904-1940),字永之,黄冈巴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家乡领导工农运动,曾任国民党蕲水县党部执行委员、青年部长。1928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系,与中共党员温健公等组织留日学生会及社会科学研究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回国。由中共党组织派往河南偃师中学任教,从事地下工作。1935年春调北平,任《世界日报》社,秘密进行抗日活动。同年到天津法商学院任辅导课主任,利用合法身
(19041940)
163、张敬
  张敬,字少聊,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生,13岁丧父,家庭生活紧张,幸得其舅(在北京海军部当文书)按月寄款接济,全家得以度日。1923年,张敬考入理工中学肄业(校址在南台吉祥山),学校距己家天皇岭较远,他每日快步往返,晚上在家帮母亲料理家务,并课督3个弟妹读书。张敬在理工学校毕业后,靠北京舅父的资助与荐引,考入北京大学,为旁听生。民国1928年,张敬经人介绍,南下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军,在国民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19081940)
164、方圣徵
  方圣徵(1885~1940年),字纪周,云霄城关人,祖居溪边埭村。福建全闽师范学堂毕业。曾任官立两等小学校长、县立初级中学校长、国会议员、-顾问等职。父方德容(原名歆),年轻时为木匠,后改事“北船”搬运装卸,兼做买卖,为云霄废厅建县后首任商会总理。方圣徵生长于清末,受变法维新思潮熏陶,思想开放,重视兴教育才、发展公益事业和经济开发。时废科举设新学,师资缺乏,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方以私费就读
(18851940)
165、张河山
  张河山(1889~1940),乳名目,因其额中有颗痣,故被称“三目”,文峰顶张村人,少时家贫,不曾上学,曾进琯溪武术馆必习堂学艺,略通拳术,被同徒奉为头目,后成为-的散匪匪首。民国9年,河山率伙投驻漳护法军总司令陈炯明,被委为排长,后随陈炯明部进驻广东,终因不惯军旅生活而潜返故里,仍过着-的土匪生涯。民国15年,北伐军新编第一师(师长张贞)第二团杨逢年部进军平和与北洋军阀张毅部激战,河山于10月2
(18891940)
166、鲁贲
  鲁贲(1912~1940) ,原名学增,字愚如,横山县柴兴梁村人。鲁贲出身豪门,其家在旧城号称“鲁半街”。祖父进贤,清廪生,当地士绅,曾捐银二千两整修怀远县城。舅父曹雨三,亦本县名士。民国十四年(1925),鲁贲就读“一高”,学习新思想、新文化,初步认识到黑暗社会的阶级本质,决心背叛封建家庭,奋起救国救民,参加由王东皋、高岗领导的反对奴化教育学潮运动。民国十六年(1927),鲁贲在“一高”学习马列
(19121940)
167、侯昶
  侯昶,乳名玉玺,字伯和,蒙古族,1911年生于内蒙古武川县厂汉木台乡麻迷图村。少年时曾就读于乡村私塾,后入武川县完全小学,毕业后于1927年春考入绥远(今呼和浩特)师范学校。侯昶读书一向刻苦认真,连年是优等生;同时爱好体育锻炼,参加全绥远中学运动会时,以投掷铅球第一名的成绩,被选入绥远省中学生代表队,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全国中-会,随队游览了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目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景象,他认
革命烈士(19111940)
168、黄振亚
   黄振亚,原名秉刚,1905年出生于海南儋州海头区新洋乡新坊井村。黄振亚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小学读书时,各科学业成绩优异,深受师生称赞。黄振亚12岁离开家乡到新英镇小学读书,1924年考入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后来又到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就读。读书期间,正值第一次大革命的0,他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军阀的宣传活动。1924年,黄振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春,黄振亚与黄金容、张兴、何焕琮等
(19051940)
169、顾士多
  顾士多(1914-1940)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第2团副团长原名百汉。男,1914年出生,河南罗山(今湖北大悟)人,1928年参加革命工作,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红四方面军主力长征后,留鄂豫皖边区坚持长达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曾任红28军手枪团中队长、鄂-团团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28军改编为新四军,任新四军第4支队9团团长,率部挺进
(19141940)
170、徐绍烈
  徐绍烈(1861~1940),字钦岳,祖居先锋乡大徐家村,清同治时移居本市城内,出生于临夏市。绍烈幼年,其父口授文词,12岁入私塾,勤奋好学,后入兰山书院深造。光绪十七年(1891)应乡试,中辛卯科副贡生。光绪二十二年(1896)杨增新任河州知州,绍烈积极赞助,兴办教育。民国10年,襄助县政府创立导河县女子小学(原城北女校),任名誉校长,开本地女子教育之先河。民国初年,为使残疾人免遭冻饿之苦,协助
(1861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