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39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51、姚永朴
  姚永朴(1861~1939),字仲实,晚号蜕私老人。桐城县市乡(今城关镇)人,桐城派末期著名作家。姚永朴出身官宦世家,幼年随父至安福,从同乡塾师郑容甫学经学,后居安庆,受业于同乡秦吉帆。清光绪二年(1876 年),补学官子弟。次年,随父归居桐城挂车山,与姐夫马其昶谈经论史达8 年之久。光绪二十年,中顺天乡试举人。光绪二十七年,受聘任广东省起凤书院院长,著《尚书谊略》28 卷。后受聘山东高等学堂教习
(18611939)
52、蒋方震
  蒋方震,军事委员会顾问兼陆军大学代理校长,陆军上将。他是中国军事理论家,民国前后的30多年间,先后被赵尔巽、段祺瑞、袁世凯、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唐生智、蒋介石等军政首脑聘为参谋长或顾问。同期,他精心研究军事理论及世界军事状况,著述宏富,被誉为“军事思想家和军史学家”、“军事战略家”、“兵学泰斗”,所著《国防论》被誉为近代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理论体系”的高峰。蒋方震,1882年出生,浙江海宁
蒋方震(18821939)
53、李修学
  李修学(1907~1939),又名李克、李家祺。壮族。平马镇合恒村那恒屯人,1926年考取广西省立第五中学,在校就读期间,受进步教师革命思想影响,积极参加学生自治会活动。他的进步活动,受到当局的追捕,被逼退学回家。后又考入南宁第三师范学校,在校中积极参加学校的革命活动。1929年10月,他随张云逸回右江开展革命工作,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11日参加百色起义。 右江苏维埃政府成立时,他被任命为庶
(19071939)
54、董秋农
  董秋农(1910—1939)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政治部敌工部部长原名董万丰。出生于金州(今大连市金州区)二十里堡韩家村。少年时曾在二十里堡私立小学读书。1928年在旅顺二中读书时,为反对日本统治、随便开除中国学生等暴行,组织领导学生-,拒不返校复课。1929年转入北平(今北京)一所中学学习。1933年考入日本神户商业大学经济系。留学期间,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有了理性认识。1
革命烈士(19101939)
55、董毓华
  董毓华烈士,是我党的优秀党员,不朽的抗日民族先锋。半个多世纪前,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铁蹄践踏中国大地时,他为我国抗日民族解放事业鞠躬尽瘁,建立了殊勋。他的一生非常短暂,却充满着绮丽的革命火花。1939年秋逝世时,年仅32岁。至今人民仍深深地怀念他。一二九运动的出色领袖董毓华,曾化名王春裕、王仲华。1907年11月18日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狮子口董冲一个教师家庭。幼年在家乡上小学,1924年8月考入武昌
(19071939)
56、陈性初
  陈性初(1871~1939年)陈性初,又名庆善,字嘉祥,以字行。漳平县菁城镇福满村人。少年聪明好学。及长,应清代漳平县和龙岩州举行的三场考试,均名列榜首,被誉为“小三元”。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恩科秀才。得当时福建提督学政王锡蕃器重,赠给一部《輶轩语》(张之洞著)以为奖励。性初为人耿直,富有正义感,看到知县王先泽纵容部属以征收契税为名,敲榨0,残害百姓,便挺身而出,搜集王的劣迹证据,向省告发。
(18711939)
57、周浩然
  周浩然(1915~1939年),原名周世超,东瓦戈庄(今属段泊岚镇)人。1932年初中毕业后去北平大同中学求学。1933年返青,同年夏参加“左联”活动,与于黑丁等一起创办《汽笛》文艺社,并担任。不久,被通缉,重返北平大同中学。1934年春因患急性肺炎辍学回乡。1935年5月任《新青岛报》文艺副刊《小青岛》主编。因时常发表抨击时局的杂文和文学评论,遭当局警告,-辞职。1936年3月入国立山东大学旁听
(19151939)
58、爱莲君
  爱莲君(1918---1939),早期评剧“四大名旦”之一,评剧爱派创始人。原名赵久英,天津市人,评剧女演员,工旦行。爱莲君生于1918年,祖籍天津。她从小被卖给赵连琪为养女,取名赵久英。其父母在天津,烟台开伎院,她11岁就在这人间地狱里过着怕人的生活。后来她实在忍受不了这种身心的双重摧残。便跪在养父母的面前恳求去学戏。12岁拜赵月楼学评戏,曾受师兄王锡瑞等教益。14岁成立爱莲社挑班主演。16岁爱
早期评剧“四大名旦”之一,评剧爱派创始人(19181939)
59、马庆华
  马庆华(1914―1939)回族。河北邯郸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豫东抗日游击队。不久,带领干部至民权县开辟抗日新区。同年10月,任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部干事。游击支队东进后,留睢(县)杞(县)太(康)地区坚持斗争。1939年5月,主持召开重建中共豫东特委的会议,被选为特委书记兼睢杞太独立大队政委。同年8月5日晨,率所部设伏于睢杞太公路,伏击往杞县傅集建立据点的日军。待敌军进入伏
革命烈士(19141939)
60、陈锦涛
  陈锦涛(1870~1939),字澜生。广东南海槎头(今属广州市)人。幼年入香港皇仁书院就读,毕业后留校任教员。光绪二十四年(1898)入天津北洋大学堂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01年赴美国留学,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和社会学系。1902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05年入美国耶鲁大学研究政治经济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06年回国,被清政府授进士衔,入翰林院为编修。后任广东视学、京兆视学,大清银行监察、
(1870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