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39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41、王禹九
  王禹九,(1902—1939)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9军参谋处处长。黄岩县(今黄岩区)宁溪镇王家店村人。著名抗日将领,黄埔军校三期学员。在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功,于1939年3月27日在南昌保卫战中壮烈牺牲。1984年7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王禹九将军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王禹九出身贫苦。小学毕业后就涉世谋生,做了乡塾(村校)教师。后来投笔从戎,在战斗中智勇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19021939)
42、陈光远
  陈光远(1872-1939),字秀峰,直隶武清(今属天津)人。在天津租界的北洋寓公中,是首屈一指的百万富翁。他19岁入天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历任武卫右军队官、北洋常备军军政司总务处总办、步队统领、北洋第四镇第八协统领。1918年冯国璋代理总统后,他被任命为江西督军,与江苏督军李纯、湖北督军王占元合称长江三督,是直系军阀的重要骨干。1922年被免职,来天津作寓公。在天津,他通过亲家龚心湛在北洋企业
(18721939)
43、王克仁
  王克仁(1914—1939),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代理政治部主任。原名王世友。1914年生于黑龙江省穆棱县下城子河西保安村。幼年在族叔的资助下读完小学。在八面通第二完全小学做堂役时,接触到中共地下工作者,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并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工作。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主要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33年3月,参加了反帝大同盟。他积极宣传抗日主张,发动群众,靠近党组织,出色地完成党交给
(19141939)
44、萧大鹏
  萧大鹏,又名锡汪,1908年9月出生于江西省于都县梓山乡下肖屋村一个私塾先生家庭。父亲是位晚清秀才,靠办私塾赚些学谷养家糊口。萧大鹏自小酷爱读书,1924年以优秀成绩考入于都昌村中学。当时于都县的豪绅地主为争权夺利,各自将学校作为培植自己势力的阵地,有意在学校之间和学生之间制造矛盾,利用学生为他们的-服务,因此形成了以昌村中学为中心的“昌村派”和以于水中学为中心的“于水派”。受豪绅地主的挑拨和唆使
革命烈士(19081939)
45、郁华
  郁华(1884~1939) 名庆云,字曼陀,浙江富阳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先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师范科,后进法政大学法科。清宣统二年(1910年)夏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秋回国,应清廷留学生考试合格获法科举人衔,在清政府外务部任职。民国元年(1912年)任京师高等审判厅推事、北京政府大理院推事等职。民国2年,奉派赴日本考察司法制度。回国后,继任大理院推事,兼司法储
(18841939)
46、廖磊
   廖磊(1890—1939) 字燕农,号伯符。陆川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堂学习,宣统三年(1911)入湖北陆军第三中学学习,参加武昌起义,与清军战于滠口,负伤仍坚持战斗。1913年入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学习,次年秋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就读。1916年毕业后到湖南湘军第一师三团任连附,次年任连长,随唐生智参与护法战争。1918年升营长,驻守衡州。1920年升团长,率部攻
(18901939)
47、傅骥
  傅骥,原名傅骥元,1918年生于吉林省扶余县一个进步的满族知识分子家庭。他出生不久,母亲就去世了,由伯母养育。伯母是位知书达理、性格刚毅的满族妇女,对傅骥十分疼爱。傅骥的父亲傅仲霖,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30年代初任吉林高师校长、吉林大学教授。九一八事变后,-到北平,任国立北平东北中山中学教务主任。他一生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坚决抗日。对学生不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抗日宣传,一二九运动期间,曾多次营救
革命烈士(19181939)
48、首章铃
  首章铃,女,郴县永丰乡雅市坪(今白露塘镇)人。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于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12月病故,终年73岁。她父亲首成骥,又名德廷、字亦材、号明卿,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9月21日,后来中举,在江西德州府万载县(今宜春市)任县丞,主要管理文书诸事,帮助县太爷做些县里的事情。由于办事干练,朝廷授予他奉政大夫。光绪七年(1881),他退职回到家乡,设立了一所私塾(今雅市坪首
(18661939)
49、叶荃
  叶荃(1879(己卯年)~1939(己卯年))字相石,亦作香石。云南云州(今云南云县)人。早年留学日本,入振武学校和陆军士官学校,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后任川军六十六标标统、川军教练处帮办、安徽讲武堂总办。辛亥革命后任黔军师长。1915年参加护国战争,任第三军第六梯团长。护法军政府成立,任驻粤滇军总司令,后改任靖国军第八军军长。曾率兵援鄂,名赫一时。1918年9月,南方九省靖国军统帅唐继尧在重庆召开
(18791939)
50、郑万昌
  郑万昌,清光绪六年(1880年)生于河北省建成县一户贫苦农家,后几经辗转,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来到方正县大罗勒密村。大罗勒密系山区,常有野熊出没,猎事频繁,郑万昌在青年时代就是一名出色的猎手。他带领的狩猎队驰名远近,群众称之为炮手队。民国18年(1929年),郑万昌被中华民国驻依兰镇守使李杜旅长委以连长之职,率部常驻大罗勒密,为李部筹集军需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郑万昌上 书李杜
(1880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