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37年出生的名人介绍(7)
61、程书钧
  程书钧(1937.12.02- )196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65年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病理系实验肿瘤专业研究生毕业。1978年至1981年在法国国家肿瘤研究所进修遗传毒理学,1986年至1987年在美国俄亥俄医学院作访问学者,1992年和1996年分别在荷兰肿瘤研究所及美国MD Anderson肿瘤中心作访问教授。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副所院长(1992~2001),中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62、颜龙安
  颜龙安(1937.9.16- )作物遗传育种专家。生于江西萍乡,1962年毕业于江西农学院,曾任江西省农科院院长,现任江西省农科院研究员。1970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2年带领课题组最早育出野败籼型不育系“珍汕97A”和“二九矮4号A”;1982-2003年,以“珍汕97”不育系配组的杂交稻累计推广种植18.744亿亩,占全国种植杂交稻总面积的47.59%。1972年开始杂交水稻繁殖制种高产技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
63、张祖勋
  张祖勋(1937.6.5-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68年7月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研究生,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副校长、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张祖勋在数字摄影测量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理论研究、开发中取得了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实现了从研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推出了“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Vir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64、马建章
  马建章(1937.7.20- )野生动物学专家。出生于辽宁省阜新市。1960年毕业于东北林学院。曾任东北林业大学教授、系主任、院长及野生动物杂志社社长和主编。长期从事野生动植物生态与保护管理工程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是我国野生动物学科和野生动物管理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和开拓者。结合我国国情首次提出保护、驯养、利用的野生动物管理方针。提出创立的濒危物种的管理、生境选择与改良、环境容纳量等理论奠定了我国野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
65、叶可明
  叶可明(1937.3.28- )建筑工程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专家。上海市金山县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长期研究施工技术,形成了针对“高、大、深、重、新”不同对象,因时、因地、因人置宜的施工技术体系。提出了广泛适用于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的升板机提模提脚手体系。实现350米高度自升式模板工艺;提出了上海软土地基中分地区、级别的支护原则,实现了20米深坑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
66、顾心怿
  顾心怿(1937.1.23- )石油矿业机械专家。上海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燃料工业部干部学校。中国石化集团胜利油田资深首席高级专家。长期工作在工程技术、研究设计第一线。创造性的贡献:发明了能进入到极浅海、潮间带去钻探石油的步行坐底式钻井平台,发明了适合开采深部油层和稠油的链条抽油机;发明了因能蓄存能量而节能显著的蓄能石油修井机;研制出我国第一艘坐底式石油钻井船;早年还曾创制出为胜利油田的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67、李鸿自
  李鸿自(1937.5- )弹道学家。天津市人。1961年8月毕业于炮兵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弹道学会主任委员等。1988-2000年担任南京理工大学校长,完成了“211工程”国家立项和建设工作,学校教学、科研水平明显提高。 长期从事国防科研、教学工作。创建“中间弹道学”学科,论证、建设并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68、周寿桓
  周寿桓(1937.4.3-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专家。1937年4月3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原籍北京市朝阳区。196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1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技委主任。中国电子学会量子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分会秘书长。 70年代初提出DPSSL的技术设想,是我国最早开展DPSSL研究之一。全国产元件DPSSL绿光输出率先突破100瓦,打破国外禁运,高重频倍频、Q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69、杨士中
  杨士中(1937.10.1- )测控与遥感信息传输专家。重庆市人。196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教授。重庆大学通信与测控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飞行器测控及遥感传输领域专业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发明统一扩频测控及图象传输体制,解决了测控系统无电子对抗力的问题。研制成功的卫星传输型CCD电视遥感系统,首次在我国实现传输型卫星遥感。发明精密跟踪系统中频率的截获新方法,解决了精密跟踪系统复杂谱线捕获和抗干扰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70、吕志涛
  吕志涛(1937.11.4- )结构工程专家。浙江省新昌县人。1965年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研究生毕业。东南大学教授、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完善了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如:提出了两类斜裂缝理论,建立了钢筋混凝土双向偏拉构件计算及抗剪设计、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并列入设计规范。提出了预应力结构抗震设计、裂缝控制和超静定预应力结构计算方法,为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发展了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93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