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3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81、吴沧桑
  吴沧桑(1906~1936),名经界,字行,-镇小麻村竹洋人。沧桑年十五,走潮州依其叔,司广和昌库务。其后广和昌以逋负过多倒闭,其叔稼荪远走南洋,沧桑陷缧绁数月。自后回里养晦,肆力于学,日则闭户攻读,夜则谈经论史,督教诸弟。民国14年(1925),沧桑只身赴穗,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卒业后,他参加北伐,受委为排长,隶东征第一军何应钦麾下,攻略闽浙,进据沪江。攻成罢战,他被选送入湖南讲武堂深研兵学;旋
(19061936)
182、范义生
  范义生,鳌阳镇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他勇于为穷人打抱不平,深得群众爱戴。他曾出于义愤,慷慨解囊帮助素不相识的南阳乡下洋仔村人许威与土豪劣绅打官司。此后,便与许威成了莫逆之交。民国21年(1932)冬,经范式人介绍,义生加入叶秀蕃在鳌阳组织的赤色农会,随后,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2年春,中共寿宁特支开展镇反斗争,范式人、范义生前往纯池乡下禾溪村(现属周宁县辖)与共产党员徐应拾取得联系。
(19031936)
183、李然妹
  李然妹(1912~1936年),女,又名李寿资,化名李秀英,民国元年(1912年)生于福安县溪潭乡马山村农家。因家境贫寒,从小就挑起家庭生活重担。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东革命先行者马立峰、詹如柏以及陶铸等在马山领导贫苦农民开展“五抗”斗争、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然妹在当地中共支部书记郭怀庆引导下,从事妇运工作。民国20年,然妹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上南区委宣传委员,与时任溪北区肃反委员的丈夫吴基现
(19121936)
184、张奎
  张奎(1899-1936),男,别名老姜,汉族。光绪二十五年(1899)生于山东省掖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童年时代在学校读书,因家庭生活困难,中断学习。为寻求生活出路进入工厂。“九·一八”事变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派去苏联学习。回国后,伪满大同二年(1930)6月被任命为“抗日救国游击军”参谋长。同年年末,被调到哈达河(今鸡东县新华乡)工作。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初,张奎打入平阳镇伪军骑兵第
(18991936)
185、张承忠
  张承忠,又名晨钟,号子干,代号“程咬金”,1908年10月出生于陕西省绥德县张家山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后全家迁往清涧县寨沟乡张家碱村。幼时就读于清涧县第二高小,1924年入绥德四师,在李子洲、杨明轩等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绥师被封闭后,张承忠先后在店子沟、花岩寺、楼则塌小学任教,并任党支部书记,秘密宣传革命思想。1931年,任绥德南区区委委员。1932年10月1
(19081936)
186、曹国安
  曹国安(1900—1936),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原名于德俊,字哲名,曾用名于学韬,东北抗日联军战士。1900年12月17日,出生于吉林省永吉县一个农民家庭。他有两个姐姐、六个哥哥。母亲早逝,在姐姐们的照料下长大。五、六岁就开始随同一些小伙伴给地主放猪。1913年读私塾,1919年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二十二班读书,1924年冬吉林第一中学任教。1925年8月,考入山东军政大学。1928年
抗日英烈(19001936)
187、张必果
  张必果(1891-1936),字梓芳,四川省邻水县人。曾任重庆市市长。早年留学日本明治大学。回国后曾任《北京晨报》主笔、刘湘驻京代表、蒙藏委员会委员、四川善后督办公署秘书长等职。1935年7月任重庆市长,1936年4月11日在成都病逝。在中国历史上,凡谈到前任制定法规制度后任只是消极地继续前任工作而少有作为的时候,人们大都会说到中国汉代的“萧规曹随”。在近代重庆历史上,也有这样一位“守成”市长,他
(18911936)
188、朱子敏
  朱子敏(1873~1936)名思聪,字子敏,本县人。清末曾为陕甘总督掾史,后任知县,因不满清政日非,辞归。辛亥时,为井勿幕策拒清军;袁世凯窃国后,佐胡景翼树护国之勋;“三原起义”后,任陕西靖-右翼(胡景翼部)总部军需处长,岳西峰守渭北,宏济艰危;胡、岳出关相继督豫后,朱任后方司令兼陕西省财政厅长。1926年4月14日,镇嵩军先头部队侵及临潼,省城危急,朱子敏星夜回三原,与国民二、三军诸将领田玉洁、
(18731936)
189、郭其祥
  郭其祥,乳名发,字仁长,仙夹乡龙湖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父信春,擅长拳术,能治疯伤疾病,在厦门创办春生堂疯伤药酒行,远近驰名,家道遂臻小康。其祥少年时在乡中读私塾,性豪爽,好交游。民国2年(1913),南渡马来半岛,在新加坡、蔴坡之间经商。曾经以扶弱抑强,代抱不平,为当地侨胞所称赞。6年,在蔴坡参加孙中山创立的中华革命党。8年回国,与堂兄仁斋、堂侄礼宗整顿春生堂药酒行,营业有所发展。
(18941936)
190、符倬云
  符倬云(1900—1936)昌江县四更镇(今属东方县)来南村人,1915年符倬云与刘开汉、关昌荣等少年同时考入昌江县第一高小学校读书。1919年5月10日,国民党广东省政府发下公文,要求每县送3名黎童进入两广师范读书,其时上学名额竞争十分激烈,当时正在一高小学读书的符倬云以黎童的身份参加了考试,被广州教忠师范学校录取。在师范读书期间,符倬云与昌江籍在穗学生刘开汉、吴永泰和史丹等人发起成立“昌江县改
(1900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