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41、唐赤英
  唐赤英,原名唐世焕,字泽英,1903年11月24日出生在四川省大足县(今属重庆市)福元里一个农民家庭。自幼热爱劳动,好学深思。少年时代就立下终身报效祖国的大志。1919年春,唐赤英去重庆考入西南公学。求知欲望强烈,更分外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与同学谈到如何报效祖国的时候,他的主张是︰学习军事技术,反击侵略,抵御列强;也可以学习军械制造,生产-,巩固国防。1923年,唐赤英从西南公学毕业。回乡后,按照
革命烈士(19031933)
42、裘桂仙
  裘桂仙(1878~1933),男,1881年光绪七年(辛巳)出生。京剧净角演员。又名荔荣。北京人,原名荔荣。老裘派花脸创始人。他自幼入云和堂拜张凤台、徐立棠学铜锤花脸,12岁入小鸿奎科班,后拜在何桂山门下,搭小天仙、喜庆、小长庆班。因“倒仓 ”后嗓音变坏,改业琴师,为何桂山伴奏,又入同庆班为谭鑫培操琴。1904年后,以琴师身份选为内廷供奉。1912年嗓音转好后复登台演戏。首次在吉祥园与陈德霖、王凤
(18781933)
43、蔡绍基
  蔡绍基(1859—1933) 香山县拱北(今珠海市香洲区拱北街道办事处)北岭村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为中国首批公派赴美国留学30名幼童之一,入读美国东部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不列颠中学至1879年高中毕业。同年美国报纸《每日论坛》登载其高中毕业时的毕业演讲,题目是“鸦片贸易”,其说自己最有资格演说鸦片这一题目,因为自己曾亲眼看到鸦片对中国人所带来的毒害,鸦片战争如何打开中国的通商口岸,其认为
(18591933)
44、刘士奇
  刘士奇(1902-1933) 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烈士。 湖南省岳阳县人,1902年7月生。1919年春入洞庭湖高小。两年后,考入湖南省立商业专门学校。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反日爱国活动,被推为湖南省学生联合会总务部主任。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去株洲工作,发展农民入党,又去安源路矿活动。1926年9月初,北伐军夺取岳阳后,他以国民党省党部农运特派员身份,
(19021933)
45、孟恩远
  孟恩远(1856-1933),直隶天津人。行伍出身。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入伍,累迁马队队官,直隶巡防队统领,南阳镇总兵。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任吉林巡防督办。1912年民国建立后,任陆军第二十三师师长,吉林护军使。1914年6月至1916年7月,任镇安右将军。1916年7月至1919年7月,任吉林督军,此间支持与参与张勋复辟,任吉林巡抚。失败后,张作霖以此为借口,并利用其经济上的问题,唆使吉林士
(18561933)
46、张锡龙
  张锡龙,1906年10月24日出生在四川省高县。父辈靠务农为业,仅有3担薄地维持生计,家境贫困。直至9岁,张锡龙才上学。小学毕业后,家里再无钱送他升学。失学后的张锡龙闷闷不乐。父亲张朝用为实现儿子读书的愿望,将维持全家生计的3担地卖给了香炉山和尚。1925年春,张锡龙考进宜宾叙联中学。五卅惨案后,在共产党员赵一曼、郑佑之等人的指引下,他参加共青团宜宾特支领导的“反仇油”,-,痛击英轮“老蜀通”号等
(19061933)
47、桂杰生
  桂杰生(1901~1933),金寨县古碑冲程家湾人,父亲桂明勋,母亲周氏善于持家,除少量土地出租,还有水果店和茯苓行,家境较为富裕。桂杰生自幼仗义,好与穷家子弟为友,喜打抱不平。幼时在家乡读私塾,后去商南笔架山农校就读,开始接触《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马克思主义和进步书刊。并积极参加“读书会”、“演讲会”、“鄂皖青年学会”等社团组织。民团13 年(1924 年)秋,该校建立中-的支部。民国14
(19011933)
48、杨乐羊
  杨乐羊,原名杨光寿,曾用名洛阳、伍昙、王志刚,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千斤杨店村(今属河南省新县)。杨乐羊3岁时,在江西德安做生意的伯父杨华先回老家探亲,见他资质过人,便带他到德安,送入郭氏私立沉毅小学学习,并为他易名伍昙。18岁时,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昌湖北高等师范附中学习。在武昌学习期间,杨乐羊受当时进步思想影响,秘密从事革命活动,于192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伯父来武昌看望他,勉励
(19051933)
49、邢占清
  邢占清 (?-1933),字魁九。辽宁省人。早年投张作相部当兵,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1931年九一八时,任东北军步兵第二十六旅旅长,下辖三个团,抗战经历邢占清,字魁九,奉天省(今辽宁省)人。成年后投张作相部当兵,受到器重。张作相任奉军第二十七师二十七团团长时,任邢占清为连长。张作相任第二十七师炮兵第二十团团长时,又把刑占清带到炮兵团,委以第三营营长。 1925年郭松龄反奉时,邢占清升任张
50、甘良发
  甘良发,1905年出生于湖北省红安县紫云乡四方冲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身为长子的甘良发,长到七八岁时,父母用千辛万苦省下的钱,送他上了私塾。几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甘良发见家里已揭不开锅,便毅然辍学回家,和父母一起承担起照顾弟妹的责任。1925年,革命火种传到了大别山区,灾难深重的大别山人,被发动起来了。顿时,大别山脉到处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场面随处可见,大荒坡起义、九月暴
(1905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