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33年出生的名人介绍(4)
31、高俊
  高俊,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家 1933年10月7日生于北京。1956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测绘学院教授。 在理论地图学、数字地图及地理信息系统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曾支持和参加我国多种大型地图集和地图的论证、设计工作。在明、清地图史和世界近代基础测绘史领域的研究亦有建树。20世纪70年代后大力推进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制图系统的开发,并将认知科学和人工
中国科学院院士
32、孙枢
  孙枢(1933年7月23日-2018年2月11日),地质学家 1933年7月23日生于江苏金坛。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8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从事沉积学、沉积大地构造学研究和地质综合考察。参与发现湘潭碳酸锰矿领导小兴安岭东部、完达山和张广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2018)
33、袁道先
  袁道先,地质学家 1933年8月24日生于浙江诸暨。1952年毕业于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所长。20世纪60~70年代提出岩溶地下水最基本的特征是含水介质不均匀性的概念,指导水文地质勘查工作。80年代建成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建立了包气带地下水运动机制、调蓄功能的数学模型。总结中国区域岩溶的基本特
中国科学院院士
34、李吉均
  李吉均, 自然地理与地貌学家 1933年10月9日出生于四川彭县。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兰州大学地理系教授。曾任兰州大学地理系主任。 从事冰川学、地貌学与第四纪研究。对青藏高原隆升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高原在晚新生代经历两次夷平、三次上升的观点,最近的强烈上升始于3.6百万年,经青藏运动(3.6~1.7百万年)、昆黄运动(1
中国科学院院士
35、钟大赉
  钟大赉,构造地质学家 1933年8月生于山东青岛,籍贯江苏无锡。1954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3年获苏联列宁格勒矿业学院副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致力于不同尺度构造研究的结合,深部构造与浅部构造、深部物质运动对地壳演化关系的研究。阐明了全球古特提斯发育最好地域(我国西南)的古板块演化规律。对新生代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前缘变形的三维调节形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
36、汪尔康
  汪尔康, 分析化学家 1933年5月4日生于江苏镇江。1952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1959年获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副博士学位。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曾担任该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世纪50年代末发现了阴离子促使汞电极氧化发生极谱氧化波的普遍规律,提出界面形成汞配合及汞盐膜理论。系统地研究了钌的极谱动力催化波
中国科学院院士
37、黄春辉
  黄春辉, 无机化学家 1933年5月4日生于河北邢台,籍贯江西吉安。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及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研究领域是稀土配位化学和分子基功能膜材料。前者内容涉及到稀土元素的萃取分离、稀土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特别是稀土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性质的研究。在分子基功能材料的研究中,将二阶非线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
38、秦蕴珊
  秦蕴珊,海洋地质学家 1933年6月1日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籍贯山东莱州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理事长。早期从事陆架沉积作用的研究,对中国陆架沉积的组成、物质来源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编绘了我国第一幅陆架沉积类型图。建立了中国大陆架的沉积模式,研究了冲绳海槽的火山沉积和浊
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2015)
39、杨弘远
  杨弘远,植物学家。原籍湖南长沙,1933年9月26日生于湖北武汉。195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武汉大学教授。专长植物有性生殖的实验研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与合作者首次揭示了未传粉子房与胚珠培养诱导的水稻助细胞无配子生殖和向日葵卵细胞孤雌生殖现象,为由雌性细胞诱导单倍体植株提供了理论依据。围绕胚囊结构与功能问题进行了超微结构与细胞化学研究。在精细胞分离,卵细胞与合子分
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2010)
40、杨叔子
  杨叔子, 机械工程专家。1933年9月5日生于江西湖口。1956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立足于机械工程,致力于机械工程与有关新兴学科的交叉,着重在机械工程中的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拓宽了机械工程学科的研究领域。在精密机械加工与机械加工自动化方面,发展了切削振动理论与误差补偿技术,研制出切削监控系统,解决了生产中重大关键问题在机械设备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