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32年出生的名人介绍(16)
151、贺孝忠
  贺孝忠 男,一级琴师、作曲。浙江省镇海人,1932年出生于戏曲艺人之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音乐,10岁起从事越剧音乐工作。先后在上海永安游乐场女子越剧班、大世界永乐越剧团等任司鼓、打击乐。16岁开始拉主胡。1949年进云华越剧团,次年起加入合作越剧团,与戚雅仙、毕春芳共事40年。50年代中期开始兼搞作曲。1959年入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作曲专业。1979年任专职作曲。其主胡伴奏技艺娴熟、托
152、李民雄
  李民雄 男,教授。浙江嵊县仙岩乡人,1932年1月23日出生。1949年7月参加杭州市青干校学习。1950年2月进杭州市青年文工团。1952年5月,全省的文工团整编后进入浙江越剧团任三弦、秦琴演奏员,演出中也兼打击乐、笛子等。期间勤奋搜集研究民族音乐,打下厚实基础。后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1961年毕业于民族音乐系本科。留校历任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副主任、音乐学系副主任、学院教务处处长。曾率先在
153、阮敏
  阮敏 男,二级导演。浙江诸暨人,1932年8月15日出生。1950年参加绍兴地委鲁迅文工团。1952年全省文工团整编后调入浙江省文工团歌剧队(即浙江越剧团),为解放后第一代越剧男演员,工花脸、老生。为了实验发展男女合演事业,继承发扬文工团战斗作风,在浙江越剧二团艰苦创业。20世纪50、60年代曾主演《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及《罗汉钱》中的张木匠、《斗诗亭》中的县委书记(拍成戏曲艺术片)、《五姑娘
154、李丽芳
  李丽芳 (1932—)旦角演员。女。北京人。李慧芳之妹。12岁学艺,从师新丽琴,工青衣、刀马旦。16岁登台演出。195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京剧团。 1954年曾赴苏联和东欧访问演出。1955年加入中国京剧院四团。1958年转入宁夏回族自治区京剧团,与李鸣盛、殷元和、俞鉴、班世超等合作。1964年在全国现代戏观摩会演中,主演《杜鹃山》。 1965年调入上海京剧院,主演现代戏《海港》。197
155、金锋
  金锋(1932— )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省军区政治委员。黑龙江省巴彦县人,1932年12月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1948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哈北军分区独立团宣传员、三十九军一五二师炮连文化干事、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辽沈、平津、衡宝和解放广西等战役与广西剿匪。1952年调入地方部队工作,先后在广西军区、湖南省军区任助理员、科长、处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
156、朱开轩
  朱开轩,1932年11月生于上海市金山县。1949年11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积极投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热潮中。1951年1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195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人物履历1951年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航空学校学习。1952年至1958年先在北京大学干部补习班学习,后考入北京航空学院自动控制系学习。195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自动控制系。历任杭州空军二预校副分队长,哈尔滨空军
(19322016)
157、陈健秋
  陈健秋(1932—) 剧作家。湖南湘阴人。1932年出生。湖南省话剧团编剧。1950年,高中时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于军医学校学习。1953年复员,在家乡先后做过医生、文化馆馆员。1957年,考入湖南省话剧团任演员,并开始学习写剧本。1970年前后,成为专业编剧。1982至1985年,担任湖南省话剧团团长。1997年退休。1985年至今,担任湖南谷雨戏剧文学社社长。1959年,集体创作、本人
158、钱法成
  钱法成 笔名双戈。男,编剧。浙江省嵊县崇仁镇人,1932年6月25日出生。肄业于萧山浙江湘湖师范。1950年1月参加工作,曾在萧山县团委和中共萧山县委干校任职。1953年初调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1955年2月调浙江省文化局,曾任浙江昆苏剧团指导员,率团赴京演出昆曲《十五贯》。后任《浙江文化报》编委、《俱乐部》半月刊编委、局创作室专职编剧等职。1963年3月赴京参加文化部全国编剧讲习班学习。197
159、张华清
  张华清,原名张永和,曾用名张美玲,男,汉族,1932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肥城市陆房乡牛家庄,油画家,美术教育家。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油画学会会长,南京艺术学院教授。1945年8月参加冀鲁豫一分区抗日宣传队,后称中共泰西地委文工团。参加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的战地宣传工作。1950年进大学深造,1952年大学毕业,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助教,1953-195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
160、刘国松
  刘国松,祖籍山东青州,1932年生于安徽,1949年定居台湾。 刘教授十四岁开始学习传统国画,二十岁改习西画。1956年,从台湾师范大学毕业后,随即创立「五月画会」,发起现代艺术运动。1961年,有感于一味追随模仿西洋现代艺术思潮与画风之不当,更基于对发展与宣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烈使命感,刘教授在创作上做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重拾东方画系的水墨媒材,从事水墨的革新,倡导中国画的现代化。对此,大诗人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