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3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41、汪起凤
  汪起凤,1893年生,我市芦淞区曲尺乡(原湘潭县东一区八叠乡)人。她原名叫董桂贞,17岁那年,因嫁到本乡大地主汪连山家做大媳妇,便更名汪起凤。1917年,她丈夫汪冬益得急病而死,留下她和一双幼小的儿女。汪连山是个刻薄寡恩的人,他见大儿子已故,为保住家产,多次逼她改嫁。起凤为摆脱羁绊,争取独立,不但不肯改嫁,反而闹着要分家。这样持续了好几年,汪起凤终于分得了部分田地和房屋,争取了自主权。稍后,她狠下
秋瑾式巾帼英雄(18931930)
42、刘云
  刘云(1904-1930)中共第一个飞行员。 湖南省宜章县人,1904年生于宜章县笆篱乡。自幼聪明好学,8岁入私塾,13岁考入县立阁邑高小。1919年8月,在县阁邑高等小学读书时,他聆听了从北京回乡的邓中夏关于五四运动新思想的演讲,思想触动较大。县立高小毕业后,不顾家人的劝阻,只身来到长沙求学。后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巴黎考入法尔曼飞机学校,学习航空机械和航空理论。在法国,由周恩来、赵世炎引荐,接触
中共首位空军飞行员(19041930)
43、孙成达
  孙成达,海南定安县雷鸣镇赤目坡村人,1905年5月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1919年,孙成达考上县立第一高等小学。1922年高小毕业后,考取了当时很有政治影响的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在那里认识了许多志士同仁。1924年底,孙成达考取了黄埔军校第二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6月19日,孙成达跟随徐成章参加省港大-。徐成章任工人纠察队总教练,孙成达任教练。广州工人纠察队成立后队伍迅速壮大,
(19051930)
44、易足三
  易足三同志,于1899年11月15日出生于株洲县漂沙进公社油圳大队进湾生产队(原醴陵北二区傅家老屋)。父亲亲镜心,世代贫寒,田无升合,房无片瓦,傅家老屋的住房还是向家族中祀会租用的。后来在亲友们的资助下,在醴陵东门开设了一间小客店,还替别人做些禀帖,以维持一家生活。他的母亲袁氏是个善良勤朴的妇女,带着几个儿女住在乡间,帮人做点纺织缝补工夫,以补助家中困难。易足三有一姐一妹,爱人陈氏是个农村妇女,生
(18991930)
45、吴克正
  吴克正(1906——1930),乳名八牙,曾化名正刚,今汤沟镇陈洲北圩拐人。幼年曾入麻溪吴氏小学读书,后入苏州体育专科学校。第一次国内大革命时期投身革命,于民国15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是年秋,国民革命军攻占武汉。克正刚满20岁,毅然放弃学业,和章逐明、陈雪吾等一批热血青年,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不辞长途跋涉至武汉,进入由革命左派办的学校就读,接受革命思想教育。结业后,奉命和章逐明
(19061930)
46、廖乾五
  廖乾五(1886~1930),原名正元,又名华龙,化名刘省三,平利县八仙区龙门乡龙门村人,出生于革命家庭。廖乾五自幼读书,聪慧勤奋,喜文爱武,注重身体锻炼,少年时代就钦佩其二哥廖定三(早期同盟会员)为国为民的崇高精神,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与村民一道背石料,垒桥墩、架桥补路,热爱劳动,做好事,助人为乐,村民誉为好孩子。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正月初一,告别父母兄嫂和新婚妻子顶风冒雪,跋涉千里,到武汉
(18861930)
47、D·H·劳伦斯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通称D·H·劳伦斯),20世纪英国小说家、批评家、诗人、画家。代表作品有《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劳伦斯出生于矿工家庭,当过屠户会计、厂商雇员和小学教师,曾在国内外漂泊十多年,对现实抱批判否定态度。劳伦斯写过诗,但主要写长篇小说。他一生创作了10部长篇小说、11部短篇小说集、4部戏剧、10部诗集、4部散文集、5部理论论著、3部游记和大量
20世纪英国小说家(18851930)
48、张经辰
  张经辰,1903年10月11日出生于云南省盐兴县(今禄丰县)琅井镇。其家境贫寒,父亲行医,母亲操持家务。弟兄三人中,张经辰最小。他自幼性情爽直,聪慧好学,深得长辈们的钟爱,大家节衣缩食供他读书。后来张经辰的父亲离家另娶。母亲一气卧床不起,哥哥被迫外出谋生,留下张经辰母子相依为命,孤苦地度过艰辛的童年。1917年,张经辰在琅井小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立第一中学第十五班,在昆明开盐铺的三叔张绍和
(19031930)
49、胡幼松
  胡幼松(1898~1930),字荷山,谱名先铭,化名慎之、赤工,沔阳(今仙桃陈场镇坡场村)人。他是大革命时期潜(江)、沔(阳)农-动的主要领导人,是中共潜江县委第一任书记。在党的领导下,他组织广大农友建立红色政权,发动武装-,为壮大红军队伍,巩固和发展洪湖革0据地做出了巨大贡献。寻找革命真理清末民初,地处沔阳西部,与潜江、监利两县毗邻处有一个名叫坡段场(今陈场镇坡场村)的小集镇。1898年12月1
(18981930)
50、樊钟秀
  樊钟秀(1885~1930)字峰,号醒民,因排行老2,亦称樊老2。河南省宝丰县大营村人。幼入私塾,略有文化,十一二岁帮父、兄务农,因连年荒旱薄收,官府苛捐杂税相逼,无法度日,遂于 1909年春,全家逃荒来黄龙山垦荒。初住草地胡同(今洛川县辖),山中匪首“黄大爷”屡来寻衅骚扰,欲霸占其妹,被逼搬迁贝坡村,樊妹虽摆脱黄匪,却陷入了洛川县民团的虎穴。血气方刚的樊钟秀咬牙切齿,立誓雪耻。时值澄城县冯原镇民
(1887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