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3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21、宁崇溪
  宁崇溪,湖北江陵人,原是沙市一家工厂的工人。1926年3月,中共武汉地方执行委员会派方予矩到沙市发展组织,宁崇溪在方予矩的教育影响下,参加了产业工人联合会。他在中共沙市党支部领导下,积极参加罢工斗争和反对军阀、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土豪劣绅的--。北伐军进军湖北前夕,方予矩因工作需要调回武汉,中共湖北区委又派向克诚、李陵两人来沙市,组织和领导荆沙地区的革命斗争,组建了中共江陵特支。宁崇溪被吸收为中国
革命烈士(19261930)
22、赵世当
  赵世当,字宜兴,1908年5月17日出生于湖北通城县九岭一书香人家。他6岁时,父亲赵鸣盛病逝,母亲刘群英知书达理,常向年幼的赵世当讲述三国、水浒的故事和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济世拯民、精忠报国的英雄事迹。1920年春,赵世当进入高等小学堂学习。他读书认真、思想进步,以“读书不忘救国”自励,经常自编歌词,揭露社会的黑暗,反映穷人的生活。1922年5月7日,是袁世凯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出卖中国主权的“二十
(19081930)
23、吴伯涵
  吴伯涵,原名吴为凡,1898年4月出生在河南省固始县张广庙一个地主家庭。吴家有田地70多亩,并在张广、王集等处开办了粮行、钱行、药店,全家老少40多口,雇用长工、伙计十多人,生活比较富裕。1912年秋,吴伯涵入泉河镇高级小学读书,勤奋好学,进步很快。其间,江梦霞(河南早期中共党员)来小学任国文教员,在课堂上经常向学生讲述中华民族的伟大,介绍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他教育学生“
革命烈士(18981930)
24、袁佐龙
  袁佐龙,字振亚,化名杨学耕,1901年出生在江西省永丰县龙云乡白鹇洲村一富裕农民家庭。1915年入永丰县立小学读书。1918年,袁佐龙小学毕业后,在家一面帮助父母耕作,料理家务,一面继续自学;此外还参加社会活动,与进步人士交往甚密。1922年寒假,永丰籍在吉安省立第七师范读书的宋大勋回到家里,袁佐龙登门求教。同乡相会,说话十分投机,一谈就是两天三夜。当袁佐龙谈到小学毕业后几年来无所事事,报国无门,
革命烈士(19011930)
25、王德三
  王懋廷(1898~1930)又名德三、茂廷,字正麟,化名材登,笔名正零、齐人。云南(今云南祥云)人。早年就读于大理县高等小学和中学、昆明成德中学,1920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怀着“科学救国”的意向,潜心研究数学、物理。192 2年后逐渐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参加了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担任法文组的翻译,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年底前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一说1925年加入中共)。在北大上学期间,因家
革命先驱“王氏三杰”(18981930)
26、沈建华
  沈建华,原名沉传勋、沉木火,化名宋家珍。1904年10月7日出生在湖北省黄梅县沈家湾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父亲沈祖照因积劳成疾,于1908年去世。1910年母亲张氏因生活所迫改嫁他处。6岁的沈建华和4岁的童养媳张金娣与瞎子祖母在一起,祖孙三人相依为命。他们家里只有两间茅屋,一亩多薄地。祖母不分昼夜帮人纺纱、推磨,年幼的童养媳一年四季提着破竹篮到处捡柴禾,勉强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他们一家省吃俭用,供沈建
革命烈士(19041930)
27、伍中豪
  伍中豪(1903-1930) 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革命烈士。湖南省耒阳县(今耒阳市)人,1903年2月23日生。其父系清末秀才。3岁丧父,受母教识字、学习诗文,后入县立第一高小读书。1920年毕业于长沙岳云中学,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在李大钊教诲下,走上革命道路。1920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他十分关注家乡革命力量的发展,通过写信寄刊物等形式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耒阳。1922年冬回到耒阳,与刘泰
(19031930)
28、罗纶
  罗纶(1876~1930),原名晋才,号康侯,字梓卿、梓青,西充县群德乡罗村沟人。自幼好学,13岁时就熟读四书五经,人称“神童”。14岁考入成都尊经书院,从宋育仁、骆成骧学,后中举。 罗纶擅辞章,性敏善辩,为清大学士瞿鸿机所赏识,延至成都学使署任职。时值戊戌变法,罗纶与李蔚华,蒲殿俊成立“强学会”、“蜀学会”,出版《蜀学报》,宣传变法。戊戌变法失败,罗纶改名并借父丧丁忧,回乡暂避。 1
(18761930)
29、刘平楷
  刘平楷(1902-1930) 云南省彝良县人,字履端,又名少猷、少泓、少尤、绍猷,化名陈伯言、一飞、朱铨等。1902年10月9日生于彝良县角奎镇。1922年5月到北京,先后求学于国立北京美术专科学校、国立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期间受李大钊、邓中夏等的革命熏陶,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积极投入反帝爱国斗争。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以国民党信阳党部执行委员、国民党南
(19021930)
30、郭士杰
  郭士杰,又名郭慕韩,1906年出生于四川省隆昌县云顶寨新凉山房一地主家庭。父亲郭成,早年当过小官,后弃官搬家到重庆开酱园铺。母亲生了郭士杰后就去世了,郭士杰随父亲到重庆居住,是继母把他养大。郭士杰从小聪明好学,待人诚恳热情,受到邻里乡亲的称赞和喜爱。他看不惯当时的社会现象,过不惯家里的少爷生活,喜欢同工人们接触。1924年,郭士杰的堂兄郭坚白在安徽省安庆市对江大渡口省立高中教书,当时郭士杰在重庆读
(1906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