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30年出生的名人介绍(3)
21、赵其国
  赵其国,土壤地理学家 1930年2月25日生于湖北武汉。1953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我国及世界土壤地理与土壤资源研究。在热带土壤发生研究中,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红壤具有古风化过程及现代红壤化过程两种对立统一的特征。指出运用红壤渗透水组成、游离铁等作为红壤化过程指标的重要性,对
中国科学院院士
22、王之江
  王之江, 物理学家。1930年11月21日生于浙江杭州,籍贯江苏常州。1952年毕业于大连大学工学院物理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光学设计方面,发展了象差理论和象质评价理论,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完成了大批光学系统设计(如照相物镜系统、平面光栅单色仪、长工作距反射显微镜、非球面特大视场目镜、105#大型电影经纬仪物镜等)在
中国科学院院士
23、肖序常
  肖序常,构造地质学家 1930年10月12日生于贵州安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20世纪50年代参与评价白银厂外围小铁山多金属矿床参与编著《中国大地构造图》及《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从事板块构造及蛇绿岩等研究,较早阐述祁连山蓝片岩高压变质带和建立中国完整的蛇绿岩剖面。提出青藏高原形成和隆升及其效应在时、空上不均
中国科学院院士
24、沙庆林
  沙庆林(1930.5.7- )公路工程专家。江苏宜兴人。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57年于莫斯科公路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在亚非六国从事援外公路工程设计施工和科研。1980年后主持6.5、7.5和8.5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在重型压实标准,路面设计理论,典型结构和可靠度设计等重要成果有大量创新和巨大经济效益。成果应用已形成我国高等级公路修建模式。参加2千公里高速公路设计施工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25、刘颂豪
  刘颂豪,光学与激光专家。原籍广东顺德,1930年11月生于广东广州市,1951年毕业于广东文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校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早期研究稀土玻璃化学成分与其光学性质的关系,发展了高折射率低色散的稀土光学玻璃。研制成功的CaF:Dy2+红外连续固体激光器,是我国最早研究成功的三种固体激光器之一。研究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发现
中国科学院院士
26、葛翠琳
  葛翠琳,1930年2月生于乐亭县前葛庄村,1948年,就读于燕京大学社会系。步入工作岗位后,与共和国同龄开始发表作品,曾先后任三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两届全国妇联执行委员,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葛翠琳出身书香门第,教育世家,曾祖父葛文翰,人尊称文老先生,一辈子教书,蒙赐贤良方正称号。父亲葛垂绅,字笏臣,生于1897年,京城师范毕业,先为教师,后弃教从商。1937年,商界众望所归,恭推为乐亭0会长。
27、赵尔宓
  赵尔宓,动物学家。1930年1月30日生于四川成都。1951年毕业于华西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两栖爬行动物分类研究中,描述和命名38个两栖和爬行动物新种(或亚种)和2个两栖动物新属。与美国学者KraigAdler合作编著的《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是全面系统论述我国661种两栖和爬行动物的第一部专著。我国首批入藏考察的两栖爬行动物学者之一,为西
中国科学院院士(19302016)
28、朱森元
  朱森元,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1930年10月26日生于江苏溧阳。1949-1952年在南京大学航空系学习。1960年在莫斯科包曼高工获副博士学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科技委顾问、863-702的技术咨询专家。曾任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中的专家组组长。 长期从事火箭发动机的理论与工程研究。早期参加地地导弹用液体火箭发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
29、年得祥
  年得祥(1930-1986)回族,东沟村人。初中肄业。1949年8月参加革命,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康乐县委宣传部部长,中共东乡族自治县锁南公社书记,中共和政县委副书记,共青团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副书记,中共临夏回族自治州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共临夏市委副书记,临夏回族自治州州长,州革委会副主任,中共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副书记,书记,甘肃省副省长等职。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19301986)
30、毛用泽
  毛用泽(1930.9.1- )核技术应用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进修核物理,1954年结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防化研究院研究员。参加创建了我国首次核试验早期核辐射与放射性沾染效应参数测量技术、现场辐射防护监测以及高空核烟云取样技术,并组织指导现场实施。参加创建并发展了我军核监测专业的核爆辐射防护剂量学、核爆探测学、核监测装备系列与军用标准化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