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29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31、曾广钧
  曾广钧(1866~1929)字重伯,号觙庵,又号伋安,别署中国之旧民。祖籍湖南衡阳,出生于湘乡县荷塘(今双峰县荷叶镇)。曾国藩第三子曾纪鸿长子,曾国藩长孙。光绪十五年得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官广西知府。其诗惊才艳丽,属温李一派,王闿运称为圣童;梁启超誉为诗界八贤;汪国垣《光宣诗坛点将录》以天巧星浪子燕青当之;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则以天慧星拼命三郎石秀当之。曾广钧与当时李希圣、汪荣
(18661929)
132、吕彦直
   吕彦直(1894~1929),字仲直,又字古愚。祖籍山东东平,生于天津。近代建筑师。毕业于国立清华留美大学堂。民国2年(1913)赴美国留学,入康奈尔大学学习5年,后受美国建筑师墨菲的指导。曾参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和北京大学校舍的建筑设计。民国10年回国后,在上海与人合办真裕建筑事务所。他潜心研究清宫殿建筑艺术,擅长将中国传统宫殿艺术与近代西方建筑技巧融为一体,形成宏伟壮观的设计风格。民国14年
(18941929)
133、许土淼
  许土淼(1904年—1929年),学名许嘉壁,祖籍同安,出生于厦门,家庭清贫。童年进厦门傅厝巷宝善堂私塾读书。15岁时,父亲病故,为养家糊口,经人介绍,进厦门萃经印字馆做工。17岁转到厦门全闽日报社当排字工。民国12年到漳州做印刷工,翌年到漳州丹霞书院印刷部工作。由于该印刷部承印革命刊物《民声周刊》,许土淼在工作中受到共产党人和革命刊物新思潮的薰陶,逐步认识、接受革命的真理,投身革命活动,民国15
(19041929)
134、刘业村
  刘业村(1855~1929)名绪曾,字唯斋,号业村、梦庄道人,庆云县崔东北村人,光绪年间附贡生,诗人、书画家。斋堂为醉石山房、听雨草堂、垕山堂等。刘业村幼年丧父,由母扶养成人。其曾自设家塾,教读亲族子弟,空闲时间练习书法。中年后,刘业村声望日隆,京津等地官商用重金来聘,均婉言谢绝。每遇青年后生、学者名士等乡里所求,定痛快答应,且不要报酬。冀鲁两省慕名前来拜师学艺者众多,沧县、庆云、盐山、无棣诸县受
(18551929)
135、马元超
  马元超(1859-1929),又名云鹄,字光□,号慧庵,经名仆济沦丁,道号窝则忍丁尼(辅佐主道的人),回族,是马元章之同父异母弟。清穆宗同治十年(1871)随同长兄马元章、二兄马元坤从云南逃至成都隐居。同治十二年(1873)来到张家川定居北山,购得少量土地,以农为业,后成为宣化岗教务主持者。阿、汉文造诣较深,喜读儒哲诸书,尤其对宋代周、程、朱、张理学颇有研究。立行教乘,专修道乘,多行善事,严于律己
(18591929)
136、郭凤鸣
  郭凤鸣(1893~1929年),字岐山,长汀城关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小时念过几年私塾,后往归化(今明溪)一糕饼店当学徒。民国七年(1918年)往沙县投奔其兄郭锦棠(时任福建陆军第一旅旅长),十二年(1923年)升为团长,负责沙县防务。十三年(1924年)春,郭锦棠病逝,郭凤鸣继任旅长。十五年,(1926年)九月,北伐军入闽,郭通电起义,被委任为第一军第五独立师师长,仍负责沙县、永安、
(18931929)
137、张西轩
  张西轩(1872~1929)名效铭,字西轩,号铁崖。陕西朝邑(今属陕西大荔)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乡试中举人。初任朝邑华原书院、大荔丰登书院山长,继主讲礼泉烟霞、三原宏道、长安关中书院,曾任长安县学训导、西安府学教授。清末,朝廷腐败,内忧外患。张颇具民族气节,急欲振兴中华,对于开办延长油矿奔走呼号,曾被推选为油矿筹备会理事。他主张振兴中华应从科学技术教育入手,力主教育事业须从学制上改革,并积
(18721929)
138、张华甫
  张华甫(1900-1929),名明荣、华夫,化名许祖荣、玉海云,湖北巴东溪丘湾甘家坪人。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张长文笔,善演说,时称“巴东人杰”。民国十五年(1926)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入国民党湖北省党务干部学校学习。次年春回到巴东,任国民党巴东县党部筹备委员会主任,并任教于县立第一小学。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张组织群众声讨。遭盘踞巴东的川军杨森部镇压,张领导党组织转入秘密活动。党的
(19001929)
139、周传业
  周传业(1907-1929年),字励久,周传鼎的胞弟。民国9年(1920年)赴南京大学附中学习。民国12年(1923年)同兄周传鼎一起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民国12年(1923年),入上海大学,同兄周传鼎一起参加“五卅”运动。民国15年(1926年)他同在上海的3位阜阳籍同学组成“四维社”创办《阜阳青年》(半月刊)。他用“寒沙”笔名发表的《五·四运动后国民应有之觉悟》,提
(19071929)
140、郑成快
  郑成快,又名捷登,字奕良,号宏业,桃城镇桃东村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少时家境贫寒,随父种田兼采卖草药,维持一家生活。后与乡人结伴南渡,至马来亚马六甲谋生。最初以种菜养猪、砍柴烧炭为业。当时,马来亚正开始发展橡胶种植业,成快向殖民当局申请开垦荒山10多英亩,种植橡胶和硕莪(即木薯),经营顺利,逐渐扩展至100英亩。又与友人合资,在柔佛纳美士大面积种植橡胶和硕莪,兴建硕莪加工厂。继而在柔佛
(1873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