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2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61、李超然
  李超然,男,又名森然,号升阶,1890年出生于当阳县城关镇。1908年毕业于当阳县立高等小学堂。后又在前清秀才张明轩处学习国学数年。1912年,受聘于当阳县观音寺小学教书。1916年,李超然赴四川考入熊克武部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在熊部先后任营长,团长,教导团教务长,旅、师参谋长等职。1922年秋,师长何光烈企图脱离熊克武部去做称霸一方的军阀。李超然联合该部进步官兵,发动“倒何兵变”。兵变失败,李超然
(19081928)
162、吕佑乾
  吕佑乾(1896~1928)原名永坤,又名又乾、又谦。直隶(今河北)枣强人。1912年考入冀州中学,1916年后在北京大学预科和政治系学习。1919年5月4日,参加了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反帝爱国斗争。6月上旬上街-演讲时,遭北洋军阀政府逮捕,后经营救获释。1923年6月由北京大学毕业,经友人介绍到陕西省渭南县审检所任帮审员。目睹县政府贪赃枉法、欺压人民,遂愤然辞职,到达西安,先后在陕西省模范通
(18961928)
163、谢培芳
  谢培芳(1904―1928),榕城镇人。民国8年(1919年),在榕江中学读书,与进步学生杨石魂交往甚密。“五四”运动中,培芳随杨石魂、林希孟等发动和带领学生--,发表演说,张贴标语,焚毁日货。民国11年毕业后,在榕城当店员,参加商界职员会,在该会夜校任教,讲授文化知识,宣传革命思想。民国13年夏天考进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其时,谢曾参加“九·七”国耻社会、平定商团叛乱,保护孙中山元帅府等活动,并加
(19041928)
164、蔡少平
  蔡少平(1898~1928年) 字振云,泗水乡茶洞村鱼塘湾人。1910年跟其兄蔡老瑞进县城读书,兄弟俩在后街租一间房居住。1912年春节舞龙灯,少平在房门口观灯放爆竹,将一枚爆竹抛上天空落在邻居茅屋上,茅草着火燃烧,烧毁十多座房屋。少平逃走,自此不敢归家,靠流浪乞讨度日。过了一年,受灾户因其年幼无知而不予追究,少平方敢回县城,日行乞食,夜宿古庙。黄大成知少平天资聪敏体壮,给予川资送往桂林投军。因
(18981928)
165、傅恕
  傅恕(1904——1928),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泉溪(今衡南县泉溪镇)一个教员家庭。幼年由父亲启蒙,后就读于衡阳市成章中学,在革命思想熏陶下,参加革命活动,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被选为共青团衡阳地委执行委员,以湘南学联为基地,发动学生和社会青年组织“湘南爱国励进会”和“湘南青年反抗帝国主义大联盟”,开展反帝爱国斗争。1925年9月,傅恕被中共湘南地方组织选派到广州参加第五届农民运动讲习
(19041928)
166、符向一
  符向一,原名符福山,字向东,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大坡镇冯官园村人,1902年8月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因家境贫寒,由其叔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做小生意支持他读书。符向一聪明好学,有“过目成诵”之美誉。1920年秋,符向一考入琼崖中学。1924年秋,从琼崖中学毕业后赴上海,考入东华大学,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925年4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参加上海工人阶级在党领导下的“五卅”反帝-
(19021928)
167、区夏民
   区夏民(1906~1928年),女,佛山人。父亲是越南归侨,在祖庙大街附近开裱联店。民国8年(1919年)五四运动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入新型的秀德女子小学高年级,并被聘为该校幼童班老师。民国11年(1922年),区夏民不满父母包办婚姻,在订婚前夜离家出走。她考入广州市立女子职业学校,与当时中共广东支部书记谭平山的妹妹谭竹山一起成了佩戴校章的女工。同年9 月,广州市电话男司机(即接线生)-,区夏民等
(19061928)
168、姚左堂
  姚左堂,1898年生于安徽桐城城关。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姚鼐的后裔。姚左堂幼年时常伏在父亲宽厚的背上,听父亲讲述桐城先贤的趣闻轶事。那些深含哲理与智慧之光的故事,滋润着他稚嫩的心灵。他还随父亲背诵过“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里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些描述封建社会里农民苦难生活的古诗句,被他默默地记在心里。到了读书的年龄,父亲送他到私塾馆。在那里,他专
革命烈士(18981928)
169、郑作贤
  郑作贤(公元1898~1928),原名郑作礼,怀集县坳仔罗大大浪村人,共青团员。郑作贤青年时胸怀大志,追求真理。“五四”运动期间,在怀集中学读书时就与邓拔奇、梁一柱、梁需润、陈嗣琰等怀集进步青年,参加大中华民国学生爱国总会怀集分会,发动学生上街-宣传,声援北京“五四”运动。1921年秋怀集中学(今怀集一中)毕业后,与邓拔奇一起到上海浦东中学补习英语和数理化,打算考大学。期间,经常与“两广留沪同学会
(18981928)
170、吴俊陞
   吴俊陞(1863—1928)字兴权,号子琴。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人。1861年(咸丰十一年),因家乡发生饥荒,其父吴玉流落关外,定居奉天昌图府兴隆沟。他17岁入辽源清军捕盗营当伙夫、马夫,20岁编入清军骑兵,因打仗英勇,得盛京将军增祺、赵尔巽器重。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在海城、通化一带参加剿匪有功,被提升为都司候补。1905年,入奉天后路巡防营任帮统。1907年,升任参将候补。翌年8月
(1863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