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24年出生的名人介绍(12)
111、蔡博
  蔡博,湖南双峰人,蔡和森与向警予之子,1924年5月出生在湖南湘雅医学院。中国钢铁研究总院炼铁研究室主任,技术顾问。中国金属学会第四届理事,炼铁学会副主任、副理事长,武汉钢铁学院顾问和兼职教授等职。2015年4月15日,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代表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向32名为苏联卫国战争(1941-1945年)作出贡献的中国公民,颁发了“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蔡博是获奖章人之一。蔡博
(19241991)
112、胡汝慧
  胡汝慧 (1924—1990) 男,二级导演。浙江上虞人。1949年7月进上海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结业后于9月分配到杭州军管会文化处,12月进浙江省文工团越剧队。1951年始从事导演工作。先后在浙江省越剧实验剧团、浙江越剧一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任导演。他导演的戏有《梁祝》、《谢瑶环》及《盘夫》、《小姑贤》等30余出大小剧目。其中《西厢记》于1959年由香港文华公司拍摄成浙江省第一部彩色戏曲片,由他
(19241990)
113、丁世祥
  丁世祥(1924.05~2006.03),别名一心、晓梦,化名陈琪、曾然,男,汉族,民国13年(1924年)5月生于玉环县坎门区黄门村(今坎门街道黄门村)。高中文化程度。民国33年(194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参加革命工作。中共浙江省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浙江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8年9月离休。民国29年(1940年)1~6月,在里黄小学代课。6~12月,在龙泉日报社担任校对工作
(19242006)
114、许长德
  许长德,1924年出生于云南省陆良县三贫河镇罗依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幼丧父,母子相依为命,生活贫困,苦苦挣扎。15岁时,为躲避国民党抓“壮丁”当炮灰,便加入陆良保安十一团。解放战争开始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日益衰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地方游击武装也在陆良境内遍地开花。中共陆良地下党员的-工作和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三支队的策反工作,使杨体元等一些在陆良有知名度的绅士及地方武装,纷纷投向共产党
(19241949)
115、金香琴
  金香琴 女,演员。 浙江嵊县人,1924年生。1935年入荣华大舞台越剧科班学花旦。满师后于1938年到宁波,先后在王艳秋班子、叶彩金班子担任二、三肩旦。由于她功底扎实、能文能武、擅演大家闺秀一类角色,在宁波初露头角,各报广告誉为“闺阁名旦”。1939年到上海,翌年担任天潼戏院的头牌花旦,先后与小生许桂卿、范瑞娟、毛佩卿等搭档。《申报》刊登的演出广告曾冠以“越剧艳后金香琴”的称号。1942年至1
116、殷有为
   殷有为:原名谭天,1924年生,九江市庐山区潭家坂人。英、美籍华人。著名华人报业家。美国殷氏企业控股公司董事长。 谭天1945年起在南昌创办《春秋》杂志和《中华新报》。从而走上新闻之路。1949年解放前夕,在广州发表了《七老蒙难记》,遂遭到国民党当局的通缉,他躲到姑母家改名殷有为(此名一直延用至今)逃到香港,任香港《新生晚报》撰稿人。后到新加坡创办华文∠洋时报》。后赴英国求学,1959
著名华人报业家、社会活动家
117、李楚池
  李楚池(1924-2005),嘉禾县田心乡人,家境贫苦,自幼勤奋好学,受过中等教育。解放前历任乡中心学校和临蓝嘉联立乡村师范教员,解放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补训二师宣传队。1950年至1953年在中南海军文工团担任音乐创作。转业后在嘉禾珠泉完小任教。1955年嘉禾县政府文科科长李沥青发现县祁剧团老艺人能唱昆曲,县里立即组织抢救挖掘昆曲艺术。1956年夏,县政府正式派李楚池到县祁剧团工作。昆曲约在明代
(19242005)
118、刘仕绥
  刘仕绥,1924年生于北京市怀柔县大中富乐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童年是在苦难的生活中度过的。尽管父亲刘春一心想让儿子上学读书,尽管刘仕绥聪明好学,然而由于生活所迫,只上了不到两年小学,就不得不辍学同父亲到田里劳动,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刘仕绥在贫苦的人们中间渐渐长大,深深地感到人民生活的艰辛和痛苦,亲眼看到了许多贫苦人民受地主、反动派剥削压迫的具体事实,在他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反抗的种子。1941年
(19241946)
119、顾国敏
  顾国敏于1924年在浙江宁波北仑出生,早年在上海受教育、成长,目睹十里洋场喧闹的商业社会繁华景象,在国家处于外侮内患的环境下长大。他青年时已立志从事远洋航运,及后跟随父亲顾宗瑞涉足商界,在其父开办的上海泰昌祥轮船公司工作,通过实务操作,积累知识和经验,熟习商船经营和运输知识,从此与航运业结下不解之缘。顾国敏一生栉风沐雨,从未离开过航运业,直到其人生旅程的终点。顾氏家族于1949年迁居香港,继续经营
120、禄发奎
  禄发奎,别号浩月,1924年12月13日出生在今威宁县龙街区灼甫乡高营村一个彝族贫苦农民家庭。他自幼勤奋好学,刚直不阿。七、八岁时,他就读于家乡的明德小学(今灼乐多小学)。尽管家境清寒,他还是在校坚持勤奋学习,刻苦攻读。1937年,他终于以优异成绩获得了高小毕业文凭,后因家庭实在无力继续供读,才-缀学务农。1942年,怀着强烈求知欲的禄发奎不畏路途遥远,毅然徒步前往榕江,考入了国立贵州榕江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