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2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71、李仁
  李仁(1868~1922) 女,字静姗,号息尘,生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武进人,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者。世居武进城内青果巷。曾得舅氏汤润之指导,工诗词书画,创象真绣驰名于世,曾任粹化女校教师。为提高妇女经济地位,于民国元年(1912年)创办女子职业团,自任总理。次年正式成立女子职业学校,比黄炎培等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早5年。民国6年,在大庙弄创办武进县第一所女子刺绣专业学校,该校产品曾
(18681922)
72、李友勋
  李友勋(1887-1922),滇军将领。四川三台人。云南讲武堂毕业。历任滇军队官、护国军支队长、靖国军旅长、云南第二卫戍区司令、驻桂滇军第一军军长兼前敌总司令。1922年随唐继尧返滇,遭广西自治军狙击而身亡。
滇军将领(18871922)
73、吴善庆
  吴善庆(1872~1922),字善卿,绍兴柯桥州山人。出身贫苦。14岁去沪谋生,在咸康公司和外人所办礼和洋行工作,因勤勉机灵,深得中外老板的赏识与信任。清光绪三十年(1904),自办公和来公司,经营颜料,因管理有方,生意蒸蒸日上。民国元年(1912),东渡日本研究颜料配方技术。回国后,创立振新染织厂于沪南,后又与人在郑州等地设立纺织公司、棉纱厂、油漆厂、花边厂等数十家企业,资财日厚,声誉日隆。因有
(18721922)
74、倪惠渊
  倪惠渊(1872~1922),名文广,字泉如,利川谋道路龙船人,民国政要,历史学家,社会贤达人士。倪惠渊出生于农民世家,幼时家蒲以入学,名儒马炳麟见其有才,怜其饥寒,留馆供学。倪惠渊性格温顺,知奋勉,忍绅粮子弟讥弄,伏案苦读。1888年县考,名列榜首,为县廪生。1890年,应府考,进为府庠生,后被荐为原新疆巡抚饶应祺家坐馆老师。清代末,废科举兴学堂,倪惠渊被聘为府办春山学堂学监。1909年进京应
(18721922)
75、邓伯曜
  邓伯曜(?—1922),新会县棠下镇新昌村(今属蓬江区)人。邓早年侨居马来亚芙蓉地区。民国11年(1922年)6月,陈炯明发动叛乱,孙中山受困于永丰舰。邓与华侨谢八尧等5人商讨援救行动,表示“为国效力,为党牺牲”。于是邓等5人回到广东,邓与谢分赴长洲大元帅行营,议举事计划。因事泄,7月16日邓被陈炯明部抓获,同月20日被杀害,暴尸于广州白云山麓。邓伯曜为南洋华侨五烈士之一。事后,南洋华侨革命党人冒
76、刘达庆
  刘达庆(1881—1922)刘达庆,号绍伯。河马乡马台村人,弱冠从戎。清宣统三年(1911年)任柳州营防管带。民国5年(1916年) 袁世凯称帝,粤督龙济光附和,刘达庆请求随镇守莫宗新东征,事平提拔为帮统。后又提为惠州绥靖处督办。7年任广东讨龙(济光) 第五军总司令,后改为护国军第六军总司令、保授陆军中将官阶。10年统所部回桂。11年奉孙中山命为中央直辖三师师长,后升中央第七军军长。一次在粤赴会的
(18811922)
77、李麟兮
   李麟兮(1862~1922)原名李麟士,后改麟兮,字子祺,号若楦,四川省巫溪县人。壮年入县学,屡次乡试均未中。科举制度废除后,去日本留学,学习师范,毕业后回国,负责本地学务。民国初年来黑龙江,历任师范中学、女师各校文学讲席,民国5年(1916年)应巴彦县知事王岱聘请,编修《巴彦县志》,民国6年志稿完成后又应聘参加《黑龙江通志》的编纂工作。李麟兮善书法,晚年又自习小篆,用秃笔一支,泥一盂,练习篆书
(18621922)
78、叶葆元
  叶葆元(1873—1922),乳名宝鑫,又名樟贤,字善甫,松阳古市镇人。12岁入私塾,攻读经书,后致志医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上海结识光复会谢飞麟、王金发等,组织竞业会,为主任,研究新学,创办《旬刊》,以提倡自治,讲求实业为宗旨,一时风靡海内外。次年五月,浙皖两省策划共同起义失败,《旬刊》遭清政府封闭,后回松阳县开办公益社,以振兴实业,提倡教育为本,设崇明报社,启迪民智;奔走演讲,倡导自
(18731922)
79、杨荩诚
  杨荩诚(1880—1922),四川省秀山县人,土家族,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880年5月生于四川秀山县(今重庆市秀山县)客寨村。20岁入蒙馆任教。1902年,他假称松桃籍报考贵州武备学堂。是时,学堂已录取17名,他一到即考中第18名,是故又被传为“十八学士”。后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并加入中国同盟会。1905年回国,经部授武举出身,任贵州新军第一标教练官。1911年春兼任贵州陆军小学总办。10月,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8801922)
80、林传甲
  林传甲(1877~1922年)号奎腾,侯官县人,家住城内。早年就读于西湖书院,博览群书,尤长经史、地理、文学,为张之洞所器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乡试第一。两年后,出任京师大学堂文学教授,主讲中国文学史。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起,在黑龙江、湖南、湖北、北京、广西、内蒙古等地兴办教育。民国6年(1917年),愤于“外人谋我之急”,在中国地理学会发起编纂《大中华地理志》,出任总纂。编纂出版
(1877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