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2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21、邓铿
  邓铿(1886~1922),名士元,字仲元。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肄业于归善(今惠阳)崇雅学堂,1905 年考入广东将弁学堂第四期,在校期间秘密加入同盟会。翌年春留任学堂步兵科教员,并兼公立法政学堂教习。1907 年任学兵营排长、连长代理队官。宣统元年(1909)任广东黄埔陆军小学堂学长,常以反清革命思想灌输学生和士兵。1910 年2 月,参加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后,他与同
(18861922)
22、爱新觉罗·毓朗
  爱新觉罗·毓朗(1864年8月27日-1922年12月14日),即多罗敏达贝勒,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廿六(8月27日)生。字月华,号余痴,别号余痴生。晚清宗室、大臣。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六世孙,定安亲王爱新觉罗·永璜五世孙,定慎郡王爱新觉罗·溥煦之子。光绪十二年(1886年)封三等镇国将军,三十三年(1907年)袭多罗贝勒。历任宗人府左宗正,军机大臣上行走、巡警部(民政部)侍郎、步军统领、训
(18641922)
23、陈荣衮
  陈荣衮 (1862—1922)陈荣衮,字子褒,号耐庵。外海人。清光绪四年(1878年)庠生。光绪十六年(1890年)于广州六榕寺旁设馆教学。光绪十九年(1893年)以中式第五名举于乡,名列南海康祖贻(有为)前。后读康有为应试文卷,自愧不及。当康设帐授徒于广州府学宫,遂拜为师。与邑人梁启超、梁启勋兄弟及清末启蒙教育家卢湘父、同学“万木草堂”。众学子曾聚会州府学宫“仰高祠”,骤见神龛奉祀张宏范牌位,群
(18621922)
24、周祖颐
  周祖颐字少濂,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福安县城东凤人。父之翰贡生,为名塾师。清光绪十九年,祖颐以童子参加县考,由家人肩负进场。榜发,周被取在榜首。光绪二十年入县学,光绪二十三年考取拔贡。光绪十四年,祖颐北上京师,目睹清廷腐败,著文报端抨击时弊,语甚痛切,曾被捕一次。清宣统二年(1910年),以朝荐一等、钦点法科京官,实授北京地方检察厅厅长,继调山东全省陆军执法官。后以倾向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宗
(18821922)
25、郑翼之
  郑翼之(1861—1922) 名庆麟,又名官富,上家塾时改名应麟,字正阳,号翼之,三乡雍陌人,是郑观应异母五弟,与郑观应年龄相差近20岁。诰授资政大夫,二品顶戴,赏戴花翎。清光绪三年(1877),其16岁随郑观应到上海,在商界谋发展,入职英商太古洋行。光绪七年(1881),上海太古洋行决定在天津设立分行,英方总经理斯维尔指派其随同洋员北上进行筹备。其精明能干,大力发展津沪、津港等航运业务,此时,香
(18611922)
26、李蘅石
  李蘅石(1838~1922),亦名甲侯、滋森。兴国州(今阳新县)人。曾游太学,任县丞。后投左宗棠部金忠介营。历保道员,署吉昌县,赏戴花翎。1879年,左宗棠率部击败回民军,其首领白彦虎投奔俄国。俄借机窃据伊犁城,左宗棠奏请委派甘肃题奏道观察使李蘅石和噶尔萨巴图鲁提督军门殷国卿去俄交涉。李率领侍从、通事10余人,轻骑遄征。经土耳根、阿拉木图,抵达什坎,谒见高佛满(职同中国总督,沙皇母弟)。高佛满陈述
(18381922)
27、爱新觉罗·善耆
  爱新觉罗·善耆(1866年3月15日—1922年3月14日),字艾堂,号偶遂亭主人。满洲镶白旗人,晚清贵族重臣,川岛芳子生父。历任乾清门头等侍卫、副都统、统领、民政部尚书、民政大臣、理藩大臣,是中国现代警察制度的建造者之一。善耆在清末赞成立宪运动,并免除刺杀监国摄政王的汪兆铭死刑。辛亥革命后,为宗社党骨干,拒绝在清帝退位诏书上签字,后逃至日本占领的旅顺,两次发起满-立运动,均以失败告终。民国十一年
铁帽子王,为第十代肃亲王(18661922)
28、山县有朋
  山县有朋(やまがた ありとも,1838年6月14日-1922年2月1日 )日本军事家,政治家。幼名辰之助,后改小助、小辅。明治维新后由山县狂介改名山县有朋,号含雪。长洲藩中间(地位比足轻还低的一个阶层)出身,早年参加“尊王攘夷”活动。历任陆军卿、参军、参谋部长、内务大臣、农商大臣和内阁总理大臣(首相)。1909年伊藤博文死后,成为日本最有权势的元老 ,在日军和日本政府中势力庞大,是日本陆军之父
日本近代陆军的奠基人(18381922)
29、刘祖武
  刘祖武(1886-1922)-云南文山历史名人,188j生于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阿猛,字希周,号继之。刘祖武是滇军将领。1904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190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参与创办云南讲武堂。辛亥革命时参加云南重九起义。后历任云南护国军梯团长、代理云南督军、云南省代省长等职。1922年2月因患白侯症病逝。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加入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光绪三
滇军将领(18861922)
30、夏重民
  夏重民(1885~1922),赤坭西边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其父母将他送广东孤儿院收养。初就读于广州义育小学,后入广州广府中学,因经济所迫,中途辍学,在义育学堂任教。重民鉴于“国人素文弱,民智鄙塞”,于业余参与提倡体育,创设书报社、商业学堂等活动,在社会上逐步树立威信。光绪三十年(1904)十二月,美国胁迫清政府签订的《中美华工条约》期满,旅美华侨十余万人-清政府,要求废约。美国政府拒绝这一正
(1885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