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21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1、郭继胜
  郭继胜,1921年出生在山东省滕县东王庄(今属微山县)一户贫农家庭里。他从小跟着母亲讨饭度日,稍大后便挖野菜、捡煤核,14岁以挑炭为生,18岁开始下煤窑,当了煤矿工人。他自幼饱尝了地主、资本家的压迫剥削之苦,遭受过日伪统治者的压迫和欺凌。阶级仇、民族恨,燃起了他心头的-怒火。他一心向往革命。193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黄河支队,在微山湖畔成立。郭继胜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高兴。1940年初,他
(19211948)
2、阿布都克里木·阿巴索夫
  阿布都克里木·阿巴索夫,维吾尔族,1921年9月出生于苏联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普尔热瓦尔斯克城(祖籍新疆阿图什)。6岁时,随母归国家居,在伊宁县玉赛音小学读书。1936年8月上旬,阿巴索夫到达迪化,在省立二中(俄罗斯中学)就读。四五个月后,转入省立一中民族二班学习。1938年夏,以优异成绩考入新疆学院附属民族高中班。1939年初,他参加了由共产党人参与领导的反帝爱国群众组织“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成
维吾尔族
3、杜宝珠
  杜宝珠,1921年出生于辽宁省义县城一户木匠家庭。幼时仅读过四个月书,因家庭贫穷辍学。10岁时,杜宝珠进入理发店当学徒,因不堪东家欺压,两年后与几个工友跑到哈尔滨。好不容易在电业局找了一份当电灯修理工的活,没想到一次说是让他去修理电灯,却被日本鬼子押进山区当劳工。1945年,抗战胜利后,饱经苦难的杜宝珠脱离了苦海。同年12月,他参加东北民主联军,当了一名掷弹筒射手。1946年4月。我东北民主联军第
(19211948)
4、杨南生
  杨南生——中国火箭事业的开创者。火箭专家、塑性力学专家。主要从事火箭的研究与设计工作。近期从事弹塑性断裂力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擅长于运用力学的基本原理解决火箭研制中的技术难题。杨南生,其父任仰光中学校长。杨南生岁多随父母回国,因父亲求职无着,长期颠沛于北京和福建两地之间,直到1929年上小学后,才在北平(今北京)安定下来。七七事变前夕,父母又南迁福建,为不影响他的学业,留他在北平就读,寄居在舅父家
中国火箭事业的开创者
5、王子度
  王子度,名崇仪,民国10年(1921)出生于遂宁县河沙乡。早年丧母,父克明为河沙乡袍哥舵把子,王姓族长。兄子先系川军刘文辉部团长。子度小学结业后,常住成都其兄子先军中。当时,中共地下党员王叙五在子先部作文书,学识过人,被子先延为子度之师。叙五以马列主义潜育子度,子度亦诚心受教,在其影响下,后走上革命道路。1938年为参加抗日战争,子度参加了国民党军队的装甲兵团。该部虽开赴江西但无抗日行动,子度大失
(19211960)
6、方兰
  方兰(女)(1921-1998)香港人曾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国难当头,日本侵略者践踏中国疆土、残杀中国同胞,海外华侨和国内同胞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海外华侨为了支援祖国抗日,在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援。广大华侨纷纷成立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开展抗日筹款活动,为祖国抗日斗争捐款、捐物、捐药、捐飞机。1939年初,海外华侨寄给宋庆龄转交给曾生部队的捐款,一次就达港币20万元;澳门各抗日团体还
(19211998)
7、董玉亭
  董玉亭,原名王文礼,1921年3月11日出生于北京市延庆县妫水河边魏家营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为了让孩子识文断字、知书达礼,将来好有个出头之日,就给他取名“文礼”,让他在村里读私塾。1940年,延庆来了八路军,在南山北山开辟根据地,打击侵略者。消息传到魏家营村,18岁的董玉亭欣喜若狂,他飞快地跑回家,把这一喜讯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吓得赶紧捂住了他的嘴巴:“不要乱说,让高玉峰他们几个汉奸听到还了
(19211947)
8、吴忠
  广州军区原副司令员。吴忠同志是四川省苍溪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游击大队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北京卫戍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万源保卫战和嘉陵江战役,长征途中三过草地,经受了艰苦斗争的考验。抗日战争时期,他深入敌后开展游击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19211990)
9、刘瑞三
  刘瑞三,祖籍河南修武。1921年5月25日出生于北平。父亲刘克升,煤矿公司科员。姐刘瑞徵、哥刘家栋均系30年代中共地下党党员。中学时期正值抗战前夕,参加了“一二·九”运动,此后又-到四川,受到抗日救亡运动的洗礼,1938年4月在成都成属联中(今石室中学)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组建该校第一个党支部。1939年春曾一度进入朝阳法学院攻读法律,后由于政治环境恶劣而退学,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战时学生旬利社任,1
10、陈金合
  陈金合,原名陈玉合,1921年出生于山东省滕县姜庄一个雇农家庭里。他5岁时,父亲患病无钱医治去世,全家靠乞讨度日。陈金合少年时就自谋生计,给地主放牛、干杂活,当了十多年的雇工,受尽了地主的压迫,实在过不下去了,就以打铁为生。后来,生活依然无着,陈金合便出家当了和尚。在当和尚期间,他不堪方丈的-,逃出庙门,过着流浪生活。陈金合饱尝了旧社会的人间辛酸,于1940年毅然参加了八路军,在鲁南军区第三分区五
(1921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