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21年出生的名人介绍(15)
141、林希之
  林希之(1921~1969)林希之,原名应熙,广东潮阳人。祖父曾代理英商太古公司船务,在汕头市创建“太古南记行”。民国26年(1937),就读于汕头市英华补习学校。他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势力大举侵华甚为反感,渐萌科学救国之志。同年抗日战争开始后,林随家庭赴香港避难,考进圣士提反书院,继而升入香港大学。日本军侵占香港后,林-辍学返乡。当时汕头亦在日军统治下,林与几位同学不甘附敌,于民国32年春合办私立梅
(19211969)
142、庄鹤生
  庄鹤生(1921—1940),一作岳生,小名其觉,白沙乡象冈村人。家中颇有田产,而父亲没有文化,望子成龙心切。庄鹤生入学后便显露头角,还写得一手苏体字。民国23年(1934)毕业于宜山小学,考入省立温州中学。以优良成绩和开朗性格,受到国文教师器重,不时给以鼓励。第二年(1935),北平(今北京)学生掀起“一二·九”救亡运动,抗日怒潮席卷全国。温中学生立即响应,成立学生救国会,组成抗日宣传队,举行-
(19211940)
143、张企衡
  张企衡(1921-1945),名向阳,又名张禾,化名杨星如。1921年出生于江苏常州。少年时随父迁居南京,先后就读于玄武小学和南京安徽中学,1937年冬日军逼近南京,他毅然离家,随安徽中学迁至皖南屯溪阳湖。1938年离开学校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皖南山区从事抗日活动。1940年11月下旬,受中共皖南特委派遣,化名向阳来宣城孙埠开展革命工作,任中共宣城县委宣传部长。时值“皖南事变”
(19211945)
144、曾鸣飞
  曾鸣飞,原名学道,青羊区苏坡乡百仁店村人。生于民国10年(1921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世代务农,全家以4亩水田维持生活。6岁入黄瓦街小学读书。9岁时母亲病故。次年,与4岁的弟弟一起被家住于西马棚街的祖父收养。11岁考入四川省成都中学初中部,15岁考入协进中学高中部。学习勤奋努力,每学期均名列第一,获免费入学奖励,并以勤工俭学(务工、卖报)所得购置书籍文具。少年时期的曾鸣飞,喜听评书《精忠说岳传》《
(19211949)
145、肖方
  肖方(1921~1990) 原名沈玉林,曾化名郑曙毅、郑召熊、沈小方、陆翳萍、陈志华,1921年1月出生于上海南汇县泥城乡。 肖方父亲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郊县泥城-领导人沈千祥。在父亲言传身教下,肖方从小就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憎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1930年7月,泥城武装-后建立工农红军队伍和苏维埃政府,失败后沈千祥在松江被捕,牺牲在镇
(19211990)
146、马忠庆
  马忠庆,1921年10月21日生于山东省宋城县人和乡千军石村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家中兄弟八人,下有三个妹妹,马忠庆在兄弟中排行老五。由于家境贫寒,马忠庆12岁时就给地主扛活。1943年,家乡战祸天灾不断,生活无法维持,马忠庆领着妻儿背井离乡闯关东,来到吉林省敦化县黄泥河三道泉子村安家落户。1946年8月,中共敦化县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奸清算斗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翻身农民有了自己的宝贵土地。为
(19211951)
147、王志毅
  王志毅,1921年生,山东寿光田柳镇邢姚一村人。1938年入伍,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及山东纵队第一旅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1941年夏到新疆学习机械化,被分到延安军事工业局工作。1942年至1945年在延安军事工业局炮兵学校学习。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后任四野特种兵纵队坦克团、坦克师修理连长、营长、工厂厂长。建国后,1950年起任解放军装
(19212016)
148、卢素贫
  卢素贫(1921.4~1974.3)卢素贫,又名卢树屏,民国10年(1921)4月出生于江苏省阜宁县卢庄村,民国30年6月参加革命,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解放后清流县人民政府首任县长。在艰难的抗日战争年代,面对日本侵略军的大举扫荡,素贫毅然投身革命,在家乡阜宁县、区、乡工作任顾集区委书记期间,积极组织本地群众备战、坚持敌后斗争,不断粉碎敌人的进攻,直至夺取抗战胜利。解放战争中,任平寨区委书记
(19211974)
149、王玉璞
  王玉璞同志生平(1921-2011)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我省优秀的领导干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席,民建省委原主委王玉璞同志,因病于2011午7月19日20时25分在贵阳逝世,享年90岁。王玉璞同志,汉族,天津市人,1921年11月出生,1954年11月参加工作,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1937年上海圣普济中学肄业后,在武昌、衡阳等地任电话生,后入重庆交通技术人员训练
(19212011)
150、杨大伦
  杨大伦,原名杨维科,1921年出生,河北省获鹿县西土门村人。1933年于本村小学毕业后,考入石家庄县立高级小学,1936年考入河北省省立保定中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辍学回家。1938年10月下旬,杨大伦到延安抗大学习。1939年春,随抗大一分校到达晋东南的潞城、屯留一带。同年7月初,日伪军开始对晋东地区围攻扫荡,抗大一分校遂转入太行山的平顺、壶关一带。同年9月毕业后,被分配到冀南军区第一
(192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