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9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41、秦广礼
  秦广礼(1891~1919),字立庵,巴彦镇中心街人。幼年读私塾,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制度废除后,各地兴办官学堂,秦广礼又先后到省城齐齐哈尔和北京求学。在求学时期,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决心致力于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家的信念。曾任国民政府众议院议员、法制委员,临时大-护国监军等职。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十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接着各省各地纷纷响应,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的统治。
(18911919)
42、赵念伯
   赵念伯(1887—1919),原名毓驯,又名,字驭六,大港镇人,为赵声大弟。赵光(1890—1929),原名毓光,又名馨,字翊三,为赵声的二弟。两人幼随父读,后念伯考入南京陆师学堂,毕业时部试一等,任排长、队官;光则于南京陆军召募新兵时应征入伍。经赵声引导介绍,均入同盟会,参与赵声领导的反清活动。赵声受端方破孩离开新军三十三标后,念伯负责声与三十三标中革命志士的联络工作,不久随声去香港。光于清
(18871919)
43、何盛林
  何盛林(1867—1919),又名何道栋,字乔门,号翰廷,祖籍北湖区鲁塘镇村头村人,系何孟春后裔。后迁到市郊乡骡仙铺村。清光绪丁酉年(1897)考中拔贡(每府学两名,州、县学各1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试选拔,保送入学,经朝考合格,可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上副榜,被录为八旗教习,即清末八旗学堂的学官(清王朝将八旗分为四处,每处设官学一所,选派满、蒙、汉族学官教育八旗子弟)。但何盛林没被派作学官,
(18671919)
44、葛依克勒·全亮
  葛依克勒·全亮(1840-1919年),出生于三姓。前系赫哲族,祖居乌苏里江口之德新部落。始祖尼亚胡图三世祖索索库于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率部迁来三姓。全亮自三世祖起属新满洲,隶正黄旗,历代承袭世管佐领,排十二世,其家为葛姓之望族。 全亮幼年,家境较贫无力攻读,16岁学瓦工,18岁因边境形势突变而被征入伍。不久即调往新疆伊犁平定叛乱及反击沙俄侵略。参加了伊犁谷地战争,立下了战功。在伊犁与
赫哲族(18401919)
45、朱景武
  朱景武,字少卿,陕县菜园街人。生于1911年,家系地主兼工商业。1933年,毕业于汾阳军校。 1944年夏,洛阳沦陷。驻扎菜园一带的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高树勋,委任朱景武为陕县游击支队长。不久,朱勾结亲信侯俊相(县保安团中队长)和张得胜(地方团队中队长)于9月25日,包围了县政府,打死任世荣等6人,并夺走了县政府财产和县印,迫使县长盛际孝自杀。事后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以杀官劫库罪通缉朱景武。
(19111919)
46、时经训
  时经训(1874~1919),字志畲,河南省通许县时庄(后迁至县城东街)人。著名教育家。时经训自幼读书,天资聪慧敏捷。一生博览群书,但却不受其绳束,奇思伟论,令人悦服。清光绪二十三(1897)拔贡。1906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师范馆,在京任中书科中书、邮传部主事等职。回河南开封后,任开封府中学堂监督、河南省立第二师范学堂监督。1912任河南省高等学堂监督。10月,被河南临时教育学会选为会长。1918年
(18741919)
47、卢汝翼
  卢汝翼(1879—1919),又名云邨、云川、天游。请秀二里罗秀圩边贤塘村人。汝翼13岁入县学,后东渡日本,改读于东京政法大学。在日期间,与马君武、蒙 经、李应元等一道加入同盟会,参加-、-等革命活动,旋为日本当局所禁止,-回国。汝翼回国后,与刘崛同为同盟会广西分会主盟人。1908年与罗佩珩在桂平组织秘密机关,开展革命活动。1910年,卢汝翼到桂林任广西自治讲习所教员,是当时桂林同盟会支部的活动
(18791919)
48、谭学衡
  谭学衡(1871—1919),字奕章,新会县棠下天乡礼村继龙里(今属蓬江区)人。广东黄埔水师学堂第一期毕业,入北洋海军,参与甲午中日海战。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谭奉命与林国祥等人往英国监造“海天”、“海圻”两艘巡洋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率舰回国。其时,清廷设立海军处(后改为海军事务处),先后被任命为副使、参赞、北洋海军运输船队副统领、水师学堂监督、海军处副参领。清宣统二年(1
(18711919)
49、陈宏萼
  陈宏萼(1880一1919),澄海县澄城镇岭亭人。早年毕业于广东武备学校、日本士官学校。清宣统元年(1909)任广东新军混成协工程营管带,参加新军推翻清朝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就任潮郡安抚使。到任后整肃军纪,精选军队,裁撤冗员,编成陆军一混成旅,就任旅长。后升任陆军第一师参谋长、代理师长。袁世凯恢复帝制后,宏萼军权被夺,改任虚职,宏萼托故辞职。生前授少将衔,获三等文虎勋章。
(18801919)
50、张汇滔
  张汇滔(1882—1919),字孟介。1882年出生于安徽寿县西乡涧沟集张大郢孜。幼年读书,喜好兵略。初入安庆军中当兵。1904至1905年间,赴日本留学,结识深受孙中山所器重的同盟会代总干事孙毓筠,以其住所为同盟会安徽分会机关。旋归国,以实行革命为志,四方奔走,集结同志多人。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与寿州绅士王庆云拟谋响应,被推为首领。集合土枪刀矛击败寿春镇总兵,随后率部进入颍州府(今阜阳
(1882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