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1、张文光
  张文光(1882-1914),字少三、绍山,云南腾越(今腾冲)县城五保街人。辛亥志士,云南提督。清光绪八年(1882)5月生,出身富商家庭。父张大纲,字纪三,经商边地,学精称准,家昔丰隆。张文光少有大志,师王开国先生,以忠义自勉。后随父经商,往来于腾越和缅甸之间。生性刚强,不畏权势,仗义疏财,仿孟尝君行事,结交英雄志士,义名日增,引起当地官府猜忌。光绪三十年(1904),被清迤西道石鸿韶逮捕,后借
革命烈士(18821914)
12、丁振铎
  丁振铎(1842(壬寅年)~1914),字声伯,号巡卿,罗山县周党镇黄湖人。1859年中举,1871年中进士,授庶吉士。先后任翰林院编修、武英殿功臣馆纂修官、国史馆总纂官、监察御史、京畿道台、布政使、云南和广西巡抚、云贵总督、协理资政院事兼弼德院顾问大臣。1877年任会试考官时,北京富商冯恩照之父贿赂六部官员,赐冯恩照为举人。丁获悉后,奏呈光绪帝,核对冯考卷笔迹,光绪帝下令查处。1883年任监察御
清末云贵总督(18421914)
13、邱丕振
  邱丕振(1885——1914),名天作,以字行,大珍珠村人,同盟会员,辛亥革命烈士。家世巨富,财雄一方。少时在家聘师就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考入济南武备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被选派入日本振武学校学习。在日本与五兄邱砥之联合部分学友共创“利群社”,宣传民主革命思想,鼓动推翻清王朝。光绪二十八年(1904),让五兄砥之回国在珍珠村创办“掖西公学”,招收学生200名,以培养革命人才;在
(18851914)
14、宋世杰
  宋世杰,字俊臣,大同市人。1873年生于城内贫民家中。世杰之父宋安,是清军绿营军中的厨师。宋世杰自幼家境贫寒,只读过几年私塾,12岁时跟随父亲宋安学习武术。后来又拜师傅侯全亮学习刀、枪、剑、戟等兵器和摔、打、擒、拿等拳路。因其天资聪明,成绩优秀,很受师傅器重。学业期满之后,便收徒弟,专门以教授武术为生。宋世杰平日为人性情豪爽,专爱结交英雄豪杰,打抱人间不平。目睹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民不聊生,心中无比
(18731914)
15、俞菊笙
  俞菊笙,男,京剧武生。原名光耀,学名玉生,号润仙,祖籍江苏苏州,生于北京。诞辰:1838年,道光十八年(戊戌);逝世:1914年,农历甲寅年。清同治末年,与名旦胡喜禄接祖春台班,经常以武打戏演大轴,与三庆、四喜两班媲美。俞菊笙不善唱功,而是着重运用精湛的武功技巧刻画人物。曾从武花脸戏中吸收雄浑的表演风格,融合于武生的表演艺术之中,并首创了勾脸武生戏。他对京剧的武打戏,特别是长靠武生戏的表演 ,有重
(18381914)
16、郑赞丞
  郑赞丞(1877~1914),名培育,字芳荪,霍邱城关人。他自幼好学,在霍邱书院读书时常独到东门外王家祠堂攻读,孜孜不倦。一次,在月考作文中诘难挟击清廷,有“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之句,因此而获罪。县衙欲拿办,幸友人报信,才逃到安庆,就读于安徽大学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安徽留日学生-、潘赞化在安庆藏书楼召开演说会,抨击清政府与帝俄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郑赞丞在会上悲愤陈词。后
(18771914)
17、石磊
  石磊,字巨符,原名石恒岱,1880年生于辽宁省辽阳县东新堡。辛亥革命后,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运动中英勇就义。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袁世凯伪装赞成共和,骗取了大总统宝座。1913年4月国会成立后,袁世凯进一步投靠帝国主义,出-家主权,在中华民国这块招牌掩护下,积极扩充他的-势力,暗中策动帝制,阴谋重温皇帝的美梦。袁世凯的丑恶嘴脸一经揭穿,全
革命烈士(18801914)
18、李培田
  李培田(1868—1914),字惠卿,号心农。约15岁时,随父至酒行学做生意,与店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其父严加管教,甚于学徒。28岁掌管铭记酒行店务,除经商外,还阅读了大量的革命书报,接受、宣传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策动并在经济上支持驻宝堰的清军葛蒙反正,葛遂率所部一夜间全部剪去辫子,反戈倒向新军。为减除葛蒙后顾之忧,李慨允照顾其妻室及二子的生计,不久葛升任新军旅长,后任两湖警备司令。民国2年(19
(18681914)
19、骈锦芳
  骈锦芳(1887~1914),字乡章,凤阳县府城人。青年时期,他为唤起民众觉醒,约会有志之士集资购买书报组织淮西学校。经常同友人纵论国事,指斥当朝,提出革命设想。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实行征兵制,他应征入伍。光绪三十四年九月,骈锦芳与范传甲、熊成基等在安庆起义。起义失败后,为摆脱清军的搜捕,骈锦芳与杨宪真等7 人潜居怀远县萃华学校任教,继续与散居各地的革命者暗中联系。清宣统三年(1911 年
(18871914)
20、李秉铨
  李秉铨,字监平,祖籍寿宁县修竹村,清道光九年(1829年)三月初五生。道光二十四年,随父到霞浦城关打工,后到三沙一家布店当学徒、伙计。常替老板到宁波、上海等地办货,因办事勤快,账目清楚,受老板器重。至老板年迈,布店由他经营,改为李恒昌布店。他利用三沙海运便利的条件,发展批发业务,很快成为福宁五邑布商的重要批发点。接着兼营酒铺、南北京杂店,业务不断扩展,在赛岐设棉布批发部、福州办钱庄、上海设李恒昌布
(1829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