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31、吴鲁
  吴鲁(1845~1912年)吴鲁,字肃堂,号且园,晚号老迟,又号白华庵主。晋江二十九都前头(今池店乡钱头村)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七月二十一日生。同治十二年(1873年)登拔萃科,入国子监。第二年授刑部七品京官。任满升刑部主事,充秋审处总办。光绪十二年(1886年)考军机章京;光绪十四年顺天乡试中举;光绪十六年殿试一甲第一名,授翰林编修,为福建科举时代最后一个状元。历任陕西典试(主考),
(18451912)
32、谭希麟
  谭希麟(1851~1912),石原村(今属龙山街道)人,5岁随父母迁居窑上(今属龙泉镇)。9岁入塾学读书,时值清朝末年,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面对现实,谭希麟毅然弃文就武,到汪河水村(今属龙泉镇)拜拳师徐士让为师,学习武术,以期报效国家。经过十载苦练,学得一身武艺。谭希麟性情豪侠,喜朋好友,他经常去崂山各庙宇寺观寻访同道,交流切磋武术,武功日臻娴熟。1876年(清光绪二年
(18511912)
33、赵梦庚
  赵梦庚(1882~1912年),字西白,轵城乡老龙沟人。清末附生。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人开封优级师范学堂读书,萌发反对清朝-统治思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省抚院咨送赴日本留学,人宏文学院普通科学习。其间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加人同盟会,开始了反清的革命活动。宣统元年(1909年)回国。在家小住期间,常向亲友介绍西方文明,鼓动推翻帝制,实现共和;倡导男子剪辫,女子放足;并创办轵南学堂
(18821912)
34、张成勋
  张成勋(1848.9.24~1912) 字麟阁,号云门通,涧池镇洞河人。同治十二年(1873)以优等学业成绩补赠举人。光绪三年(1877)中进士,留京任刑部主事、四川司正主稿职。光绪六年(1880)授员外郎总办秋审、中宪大夫(文职正四品)。他在京任职11年中,结识北洋大臣袁世凯、宦官安德海等权贵。二十二年(1896),调任川北兵备道台,任期3年,因丁忧卸职返里,带回大批钱财和仆役。光绪二十六年(1
(18481912)
35、马金叙
  马金叙(1848~1912)字丽生,世代务农,蒙城县移村乡马圩村人。少年习武,刀马娴熟,誉为“神童”。其父马希曾为捻军将领,被抄家后,马金叙16 岁投刘铭传部镇压捻军,由棚目累迁总兵。光绪二十年(1894 年),中日战争中,为四川提督宋庆先锋,统领毅军4 营,扼守安东(今丹东)县境虎耳山。十月下旬,日本侵略军第一军渡过鸭绿江,进犯九连城、安东。马金叙率亲兵1000 余人坚守山后要隘。25 日,日军
(18481912)
36、柯逢时
  柯逢时(1845-1912) ,亦名益敏,宇摞修,号钦臣、逊庵。 鄂州金牛(今属大冶)人。少时家贫,寄读于舅家,25岁中举,后执教多年。光绪九年 (883) 中进士,点翰林,改庶吉士,历年,授翰林院编修。年后简放陕西学政,致力于加强理学正统,裁减科考例规银巨万,增拨各书院教育费,开设书局,创办书刊。1891年,回京供职。次年充国史馆协修兼会典馆协修,后任会典馆绘图处帮总寨,并充山东乡试副考宫、磨勘
(18451912)
37、孙谏声
  孙谏声(1884—1912)字鼎臣。诸城县人。少年丧父,事母以孝闻。家贫无力就学,以官费入县立高小学校。1900年秋,英、美、德、法等八国联军破北京时,孙谏声正在私塾读书,闻讯大愤,遂弃文就武,入山东武备学堂,先是肄业雷电科,后又改学测绘科, 前后在该校就学总共6年时间。1906年夏,他膺任营口标学堂讲席,遂与其母及妻一同前往营口。1908年冬,与丁开嶂等倡立铁血会于营口。其事被学校——营口标学堂
(18841912)
38、吴树梅
   吴树梅(1845—1912)字燮臣,号毓春子。历城县人。户部左侍郎。参与编纂《山东通志》。1876年(光绪二年) 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9年。后任南书房行走、国子监司业、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司经局洗马、翰林院侍讲侍读、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户部左侍郎等。吴树梅在南书房先后约20年,兢兢业业,谨慎处事,颇受皇帝信赖。光绪末年,政变迭起,社会动荡不安,湖南成了改革思想的会聚地。朝廷
(18451912)
39、黄钟瑛
  黄钟瑛(1869~1912)黄钟瑛,原名良铿,又名鎏,号赞侯,祖籍青山下村。清同治八年(1869)生于福州台江茶亭街。父黄贤清于同治二年因办团练被褒奖五品同知衔。钟瑛早年丧母,由兄嫂照顾长大。光绪八年(1882)考入马尾船政学堂第十一届驾驶班学习,先后在“靖远”、“威远”、“康济”等军舰见习,又到刘公岛-学堂实习。毕业后在“济远”舰任舰员。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济远”舰奉令
(18691912)
40、刘光
  刘光(1881-1912年),原名显凖,在同盟会中改名刘光,生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祖居三甲堡(今三甲镇)曲岗村,后迁居潭水堡龙窝村。少年立志,跑马舞剑,练习-;至青年,马术精良,骑马赛跑时能飞身换马,百余米距离开枪百发百中,曾在曲岗村前当众枪击200米远河中帆船的缆绳,枪响缆断。清光绪末年,刘光在广东陆军小学堂学习,后赴香港参加同盟会。1911年10月参加革命军光复广州。广东军政府曾给他一
(1881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