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91、周维桢
  周维桢(1880─1911),字干丞,宋埠上周人,16岁入武昌经心书院,专攻经史。后官费留学日本。留学期间,与黄兴、吴禄贞等交往密切。光绪二十六年(1900),参加“自立军”大同起义。失败后,复去日本,参加创办《湖北学生界》,倡导新思想,驳保皇派言论。1911年4月,周维桢应吴禄贞电召,赴滦州共商起义大事,与新军将领策划,拟会师丰台,直逼北京。因机密泄露,未果。辛亥革命爆发后,周维桢推动吴禄桢东联
(18801911)
192、钟毓秀
  钟毓秀(1862~1911)本境马蹄沟镇姜家沟村人,人称钟老三。钟素性直爽,好事爱斗,拦羊务农为生。因其祖上都是勤俭人家,日子过的还富裕,遇灾荒年,经常接济穷苦人家,很受乡里尊重和爱戴。清宣统三年(1911)九月间,他和栾茂升(马蹄沟镇栾渠人)被西川数百名哥老会成员推选为首领,于十一月十三日从三皇峁出发。义军人人身穿白衣,手执长矛大刀,直奔绥德州。绥德知州得知怆惶逃跑,义军一举占领了州城。后因麻痹
(18621911)
193、王荣光
  王荣光,幼名恩,字润中,石鼓乡石鼓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少年时爱好武术,学习拳击,为人任侠好义,县内外青少年争相依附,尊为魁首。值清朝将亡,地方不靖,知州李树敏与协台李英,怕荣光会有-行动,适遇荣光因事与人纠争,遂乘机把他裁入狱。辛亥革命福建光复后,邑人宋渊源奉派安抚闽南,应邑绅郑翘松之请,将荣光释放,,并推荐赴南京军官学校受训。民国3年(1914),荣光东渡日本,留学于东京体育会
(18851911)
194、黄忠浩
  黄忠浩(?-1911)清末将领。湖南黔阳(今湖南省黔阳县,位怀化市东南)人,字泽生,为清末将领。早年以优贡生捐资为内阁中书,主讲沅州(今芷江县,位怀化市西南)教席,因协助地方当局创建官办工矿企业,而深受信赖。1895年(德宗光绪二十一年)招募乡勇五百人,入鄂守田家镇(今鄂东广济县境)炮台,又为张之洞赏识。1902年(德宗光绪二十八年)升任湖南营务处总办,1903年广西柳州(今柳州市)爆发农民起义,
(?~1911)
195、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荷兰语:Jacobus Henricus van t Hoff,1852年8月30日-1911年3月11日),生于荷兰鹿特丹,逝于德国柏林,荷兰化学家,1901年由于“发现了溶液中的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以及对立体化学和化学平衡理论作出的贡献”,成为第一位得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1852年8月30日出生于荷兰鹿特丹。父亲是医学博士,范托夫从小聪明过人。中学时期,对化
诺贝尔化学奖(18521911)
196、崔得聚
  崔得聚(1883~1911.12),字怀仁,河南省巩县人。少读私塾,后因家贫辍学。平时练习拳棒,遇不平事常与之抗争,成为乡亲心目中的侠士。后去省城开封锦华章商号学徒,25岁时成为该商号经理,富有资财。他痛恨朝政腐败,官吏殃民,常说:男儿当报国耳,不革命,毋宁死。先加入反清组织仁义会,将经商赢利钱财尽作会费,众皆心服。后经王天杰介绍参加革命军。河南辛亥革命起义时,任民军总招待,率百余名仁义会成员,负
(18831911)
197、罗联
  罗联籍贯:广东南海出生年月:?年牺牲日期:1911年05月06日广东南海人。营伍出身。1911年初,革命党人图谋大举,物色“选锋”,陈春以其胆力过人,邀他至广州。4月27日,进攻督署时,隶属何克夫部,后转战小北门,被捕。初囚于番禺狱中,旋转解水师提督李准处,严刑审讯,英勇不屈。5月6日,慷慨就义,临刑前高呼:“中国非革命无以救亡,望后起者努力前进,勿中馁云”。
(?~1911)
198、李聪
  李聪(1840~1911)号作谋,四川省新都县人,监生,好书法。清光绪七年(1881),三十一年(1905),宣统二年(1910),三任砖坪厅通判,生性刚直,为官清廉,多与地方势力不和,故有李牦牛浑号。据乡老口碑,第三次任通判是专为与地方势力作对而至。光绪七年李聪备荒,劝捐义谷6000余石,建9仓储之,并于厅城西门外创设养济院1所,置稞20余石,以养孤贫。宣统二年复任通判时,随带轿夫王大班,于东街
(18401911)
199、游寿
  游寿 1894出生,祖籍广东南海,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别号:寿昌,安南华侨,先后参加了镇南关起义、钦廉起义。愤清廷腐败,立志革命,热心于民族思想。遇到反对革命者,则严厉斥责,不惜拔剑相向,一向受孙中山所赏识。1907年参加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次年又参加钦廉上思之役。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发动后,随黄兴奋勇攻打两广督署,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18941911)
200、爱新觉罗·载穆
  载穆(1850-1911) 字敬修,满洲镶蓝族人,爱新觉罗氏,清圣祖玄烨第十四子允禔的五世孙。年轻时由侍卫升至头等侍卫兼办事章京。出为太原城守尉。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升授京口副都统,六月到任。他任副都统后,筹划旗民生计问题,鼓励垦荒、养蚕,整顿八旗学堂,并支持地方“新政”如自治公所、商会等,以图改善满汉关系。九月,驻镇新军林述庆、李竟成等积极筹划响应武昌起义,载穆起初调兵遣将准备镇压,但后
满洲镶蓝族(185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