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21、萧穆
  萧穆(1835——1904),字敬甫,一字敬孚,今横埠镇人。家世务农,少时父督耕甚严,无暇求学,可萧穆常常潜入私塾听课,询章问句。稍长,遇名流学者必求教。太平军占领安庆及桐城时,大家藏书多散出,萧穆因之搜集一些图籍。他常借乡先辈遗书浏览,曾借得刘大櫆评选之《唐宋八大家文选》,即手录副本以归,读之愈久,愈见刘评点的能开人神思。萧穆初受业于朱道文(字鲁岑)。青年时除读经史,致力于古文外,即留心朝章国故
(18351904)
22、宫仲木因
  宫仲木因(1831~1904年)字伊真,今城阳区夏庄街道办事处南屋石社区人。宫仲木因少时好学苦读,及长不求功名,应聘于仙家寨、女姑、源头等地塾馆。为人刚直不阿,对齐国人鲁仲连为国排忧解难的义举倍加崇尚,对汉室宦官中行说投降匈奴的劣迹则嗤之以鼻,其品德和学识甚受乡里敬佩。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德国侵占青岛后,委任李村区区长,颁布殖民法令,强化殖民统治。德国人的侵略,宫仲木因引为奇耻大辱,对乡
(18311904)
23、张焕纶
  张焕纶(1846-1904),字经甫,号经堂。上海市区梅溪弄(今蓬莱路)人。近代小学教育创始人。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生。出身书香门第。幼时随父亲识字读书,青年时入龙门书院,师从知名学者刘熙载。与胡适之父胡传为同窗,并结下深厚友谊。读书期间,关心国计民生经世之学,对地理学、军事学都有深入研究,并到求志书院主讲舆地学,开始从教生涯。光绪四年(1878),邀集同窗好友沈成浩、徐葵德等人,筹资兴办书
(18461904)
24、徐宗亮
  徐宗亮(1828-1904),字晦甫,晚号菽岑。清桐城派作家。徐宗亮父徐镛,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官太仆寺卿。宗亮少袭骑都尉世职,守志不仕,历参胡林翼、李续宜、李鸿章诸人幕府,以文章交游公卿间。其文章雄健有法度,得桐城派宗传,武昌张裕钊、桐城吴挚甫都极为推重。光绪十三年(1887)徐宗亮作为边将恭镗的幕僚赴黑龙江,考察边境,了解该省与沙俄帝国接壤的部分疆土时被沙俄入侵等情况,并分析了中国与沙
(18281904)
25、金芝堂
  金芝堂 (1860—约1904) 男,原名永知,字和林,浙江嵊县马塘村人。家境贫困,幼时弃学从业补鞋。生性喜爱文娱,山歌小调、宣卷佛曲均能歌唱。拜本村金其炳为师学“落地唱书”,挑着鞋担,边补鞋边唱书,人称“唱书鞋匠”。金为人聪颖,改四句八对的彩头话书目为有一两个人物和故事情节简单的小书目,如《懒惰嫂》、《卖婆记》等,致使“落地唱书”前阶段的“沿门唱书”起了质的变化。清光绪年间,他开创了向杭嘉湖地
(18601904)
26、洪全福
  洪全福(1834~1904),字其元,号春魁,一字梅生,广东花县(今属广州市)人。幼年在乡塾读书,曾赴县试,不中。道光二十八年(1848)参加“拜上帝会”。后往广西紫荆,随洪门族兄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咸丰元年(1851)正月参加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率部转战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等省,被封为左天将、瑛王、三千岁。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失败后,隐匿于东莞县塘沥黄洞洪屋卫村。后到香港义和堂航业会及外
(18341904)
27、郭布罗·长顺
  郭布罗·长顺(1839年—1904年),字鹤汀,达斡尔族,隶满洲正白旗,清朝军事人物。长顺是三朝重臣,历仕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曾是咸丰皇帝的蓝翎侍卫,因战功赫赫而青云直上,20多岁便领兵驻守西北,勇号“恩特赫恩巴图鲁”。同治年间又擢升为乌里雅苏台将军,成为封疆大吏。光绪十四年他出任吉林将军,镇守东北边疆。在他主政吉林期间,吏治清明,百姓安乐。长顺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去世,清政府为了表彰他的
清朝军事人物(18391904)
28、王鹏运
   王鹏运(1849~1904) 字右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晚年号鹜翁、半塘僧鹜,桂林市人。清同治九年(1870)举人,后应进士不第。曾任内阁中书、内阁侍读学士、江西道和江南道监察御史、礼科给事中等职。从政期间,极力支持维新运动并参加康有为组织的“保国会”。戊戌变法失败后,清廷大肆捕杀维新派,鹏运频频上 书进谏,陈述救国之策,险遭杀身之祸。后弃官南下,讲学于上海南洋公学,晚年游历开封、南京、
清末四大家(18491904)
29、闭运培
  闭运培(1875~1904)。壮族。古潭乡育英村百龙屯人。清末隆安县农民起义军首领。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秋,闭运培与广西会党首领王和顺(邕宁县人)、黄五肥(横县人)一起开展反清武装斗争。他们到处设坛,聚众拜台,组织农民起义军,攻打南圩、杨圩、那湾、那重等村团练。光绪二十七年,起义军势众,闭运培和陆以曜(发立村人)率队攻打乔建主于团练,毙练长雷绪基及团丁10余人,缴获团丁枪10余支。清当局对农
(18751904)
30、吴东槐
  吴东槐,号植庭,南平县(今南平市)王台乡人,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幼颖悟,家境贫寒,应童子试未第,绝意仕途,立志绘画,成为清末闽北一带有影响的画家。吴东槐擅画山水、人物,尤工虫鱼。他画山水,林壑天然;画仙老,萧疏数笔,须眉飞扬,神气逼真。他创作的《江湖垂钓一渔翁》,那渔翁钓竿上挂着鲑鱼一尾,栩栩如生。东愧作画重实景写生,画“雾龙”时,要选择阴天,在天井中铺设桌椅画具,先磨好墨,等阴云密布,提
(1853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