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9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1、江标
  江标(1860-1899)清末维新派。字建霞,号师邧,又自署誃笘。江苏元和(今吴县)人。光绪进士。 1890年由庶吉士改授翰林院编修。青年时期即关心时事。1894年,任湖南学政。当时湖南封建顽固守旧势力强大,极力诋毁西学。他毅然以“变风气,开辟新治为已任”,坚决整顿校经书院;以舆地、掌故、算学、方言试士,选拔真正有科学知识、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还十分重视时务教育。1897年后,积极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
(18601899)
12、叶澄衷
  叶澄衷(1840—1899),原名成忠,镇海庄市叶家人。世务农。6岁丧父,少读私塾,未及半年辍学。17岁驾舢板于黄浦江上,贩卖外轮所需杂具,粗懂英语。某日拾得西人所遗皮包,内藏贵重物件,伺还原主,又拒酬金,失主感动,邀他协营五金业。越数年,渐有积蓄。清同治元年(1862),于上海虹口开设顺记五金洋杂货店,并承办外轮所需船舶五金,进口英国配件,营业大盛。旋移设百老汇路,扩大营业。时美孚石油公司以优惠
(18401899)
13、王棻
  王棻(1826—1899),字子庄,号轩,黄岩县(今黄岩区)城东柔桥村人。清同治六年(1867)举人。后不复试,一意执教、著述。光绪二十四年(1898),以学行受赏内阁中书衔。深于经学,于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治之尤力。为文不事雕琢,而持论明通,援证详确。究心于乡邦文献,晚年成《台学统》100卷,集录乡先哲自晋迄于近代凡330余人事迹,分为6类,而重于气节、躬行。咸丰二年(1852)始,先后在处州
(18261899)
14、丁丙
  丁丙(1832—1899),字嘉鱼,号松生,晚年号松存,清钱塘(今杭州)人。自幼好学,一生淡于名利,终身不仕,热心公益事业,爱好收集地方文献。太平天国时期,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乱中散失,他与兄丁申不避艰险,四方搜寻和收购,得书近万册。光绪六年(1880),浙江巡抚钟麟重建文澜阁,次年落成。丁丙将所得书送入重建的文澜阁珍藏。后丁氏又多方搜集和补钞,至光绪十四年,文澜阁《四库全书》基本恢复原貌。
(18321899)
15、李璲
   李璲(1830~1899),号庸庵。梧州人。家居古较场(今工厂路)。李百龄第三子。官至广州知府。幼聪敏,应童子试,县府道均获第一,中行辛亥乙卯两科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中翁曾源榜进士。李璲中进士后任刑部主事,后晋升郎中。奉派秋审,用法平缓。光绪七年(1881年),任陕西道监察御史,代福建道监察御史,京畿道御史,掌江南道监察御史,稽查户部、工部事务。九年,考评政绩,获得京察一等,简放任高
(18301899)
16、叶衍兰
  叶衍兰(1823~1899)叶衍兰,字南雪,号兰台,又号秋梦主人,广东番禺人。父亲叶英华,喜欢诗词,有《斜月杏花屋诗钞》、《花影吹竹词钞》等。叶衍兰自幼受家训,爱诗词,曾向张维屏学诗。少年时代就读于越华讲舍。期间作有《鸳鸯十二首》诗,因而名噪一时,广州各诗社纷纷传诵。咸丰二年(1852),叶衍兰中举,4年后成为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授户部主事,供职20余年。期间,绘有《清代学者像传》。《清代
清代官员、书画家、词人(18231899)
17、武朝聘
  武朝聘 (1831年~1899年) 字殿臣,寿张县(今台前县后方乡武口村)人。幼年家贫,少负奇气,性情刚毅,勇力过人。青年时期当过长工,贩过私盐。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武朝聘与大寺郭村人郭兴等在裴城寺聚众起义,对抗清兵。武朝聘曾率义军于祝口村斩杀兖州镇前来进剿的官兵将领蔡大人。后,清军四方合围,义军战败,武朝聘突围外逃。 武朝聘在外奔波,迫于生计,投靠清军,跟随清兵将领张勤
(18311899)
18、许振祎
  许振祎(?—-1899),江西奉新(今奉新县位高安市北)赤田镇高冈村人,字仙屏。拔贡生,清同治二年(1863年)进士。他与曾国藩为师生关系,早在1853年便用辟置方式,以内阁中书的身份,进入曾国藩幕府,专为曾氏“襄军事、治宦书、起信稿、任书启”,深得曾国藩信赖,直到1869年朝廷有重用,才离开曾幕府(见《曾国藩幕府全体成员总表》)。许振祎登第后,1865年(同治四年)授编修,充国史馆协修。1871
(?~1899)
19、林佐三
  林佐三(1846~1899年),生于阳江县县城(今江城区南恩街道)北门街。少年学医,搜罗医书,夙夜攻读,久而有得。成年,在家悬壶,诊室名“意也山房”,以治鼠疫著名。清光绪时,阳江常发生鼠疫,医者用吴、喻两氏法,收效不大。独他得其法外意,再参以别家治法,功效卓著,十愈八九。与此同时,阳江亦间有霍乱发生,病者大都按习惯戒食米粮,常有患者吐泻停止,然因谷气不续而死。人多不解原因,认为此症怪异难治。他说:
(18461899)
20、潘衍桐
  潘衍桐(1841~1899 年),又名汝桐, 字菶廷,号峄琴,佛山人。翰林潘光岳之孙,潘衍鋆之弟。清同治七年(1868 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同治十二年(1873 年)简放陕西副考官。光绪元年(1875 年)充国史馆纂修。四年(1878 年), 母丧归籍, 主讲于广州越华书院。光绪七年(1881年)入京,八年(1882 年)充贵州乡试主考官。十年(1884 年),补国子
(1841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