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8年出生的名人介绍(20)
191、吴玉如
  吴玉如(1898-1982),名家琭,早年号“茂林居士”,晚年自署迂叟。安徽泾县人,十余岁来天津,久居津门。善书,真草隶篆无所不精,自幼博览临习历朝诸名家,形成清秀劲健、端庄豪放的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早年学苏(轼)赵(孟頫),后改学米芾,又改学李北海和二王的《黄庭经》,采诸家之长,融会贯通,自成风格。他的书法平正规矩,于平淡中见光彩,喜用细管长锋羊毫笔,薄纸淡墨,挥毫
泾县三吴(18981982)
192、唐庆诒
  唐庆诒(1898—1986),江苏无锡人。早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1925年任交通大学外文系主任。他是交大老校长唐文治先生的长子,其授课方式与众不同:通常先简单复习上次课内容,再指定一位同学朗读新课,然后由他对课文中的修辞句法等进行分析;有时先进行讨论和提问,最后由他进行总结。他发音准确,学识广博,深受学生欢迎。为交大“五大教授”之一。
(18981986)
193、张光旭
  张光旭(1898~1973年),又名家聪,字位辐,英文名Michael,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罗源县飞竹乡洋头村人。8岁随父至古田,进入培英小学读书,成绩优异,为英籍教师所宠爱,授以英文,故少年时英语即能说得流利。宣统二年(1910年)入八年制福州汉英书院(即三一中学前身)就读。民国6年(1917年)毕业后任福州苍霞州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半年。民国7年赴美国,入俄亥俄州哈尔兰学院和肯扬大学
(18981973)
194、韩炳宸
  韩炳宸(1898—1939),字星坦,金乡镇高庄人。 国民党追赠陆军少将。行伍出身。历任国民党山东即墨县民团大队长、副旅长、保安副司令,国民党山东省第十三区保安副司令。1939年11月9日,奉命率部狙击从平掖等地进犯莱阳的日军,在莱阳西部竞庄与敌展开激战,血战中腹部中弹,壮烈殉国。20岁应募投军。1929年经表兄李友渔介绍到即墨县警备大队,后被提升为高密县警备队大队长。七七事变,他又回到了即墨县城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18981939)
195、牟中珩
  牟中珩(1898—1981)字荆璞。黄县(今龙口市)大牟家村人。曾任国民党五十一军军长、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幼年就读于其父执教的育英学堂,中学毕业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继入第十八混成旅任少尉掌旗官,又应招到四川宜宾任上尉军事教官。1926年,应招张宗昌部任中校团副、团长。不久去职回乡。1927年,投镇威军第二军于学忠部,任军部中校参谋、上校参谋处长。次年,驻防山海关。1930年8月, 任东北
(18981981)
196、熊同寿
  熊同寿(1898~1932),华容县塔市驿镇人。1926年,任芦花乡农民协会执行委员兼自卫队长,率队将潜入东山的华容劣绅罗襄抓捕归案。“马日事变”后,去湖北省石首县一带进行地下工作。1928年返回塔市驿芦花村参加“年关-”。192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调任石首县第八区赤卫队大队长。1930年农历1月奉命攻打塔市驿团防局,率300名赤卫队员协同华容朱祖光游击队一举攻克塔市驿团防局。年底,任华
(18981932)
197、徐其湘
  徐其湘①(1898~1925年),亦名其骧,乳名依细,字可园(房谱字竹漪),自号六几。清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1898年7月18日)出生于连江县蓼沿乡白沙村(今名金沙村),系徐会楚长子。湘自幼颖异,虽开口说话较常人迟,而7岁入私塾读书则已显其聪敏颖悟过人,且勤学善问,志向高远。13岁时所作文章诗词文理皆有可观。师长乡老皆寄予莫大期望。湘果以优异成绩考入福建省立第一中学。民国3年(1914年),湘
(18981925)
198、顾南洲
  顾南洲(1898~1941),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出生于崇明外沙永兴镇。烈士。于民国12年(1923年)通州师范毕业。民国14年去南汇教书,结识了共产党人王捷三、侯绍裘,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6年初,参加设在武昌的江苏省党务训练班学习。这期间,适逢召开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顾南洲应邀参加。同年8月,辗转回到家乡。联络泰兴、如皋、南通、海门一批进步分子,在曹家镇秘密召开江北活动分子会议。会后,
(18981941)
199、霍子乐
  霍子乐(1898~1967)原名霍育丰。陕西绥德人。1921年考入北京法政大学。1924年毕业后,谢绝了友人邀请留京、津工作的机会,回到偏僻的陕北,协助中共早期党员李子洲创办绥德县单级师范(1926年停办),并担任教务主任。他积极向学生传播新文化,鼓励、支持学生的革命活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出走河南,担任河南军务帮办公署军法官。曾利用合法身份,营救、掩护过白寿康、齐谓川等中共地下党员。抗
(18981967)
200、张秋人
  张秋人(1898~1928年) 张秋人,原名友表,又名慕翰,浙江诸暨人。民国12年(1923年),从湖南回到上海,任上海大学教授,兼授上大附中英语课。张与邓中夏、邵力子等创办平民夜校,进行复兴工人运动工作、并和师生一起,开展上大浙江同乡会和非基督教运动的领导工作。民国14年五卅运动期间,张以上大教授、上海学联代表等身份,多次到杭州、宁波、绍兴等地,组织“五卅惨案国民外交后援会”等群众团体,在
(1898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