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刘铭传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汉族,安徽合肥人。淮军将领,洋务派骨干,台湾第一任巡抚,不但打退了法国舰队的进犯,而且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为台湾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道光十六年(1836)丙申生于安徽合肥西乡大潜山下之蟠龙墩,祖上世代以农为业,在兄弟中最小,排行老六。刘铭传幼年曾染天花,脸上留有“陷斑”,同乡人叫他“六麻子”或“幺麻子”。他的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父亲刘惠人称“刘老好”
台湾省首任巡抚(18361896)
2、武训
  武训(1838—1896) 堂邑县武庄(今属冠县柳林镇)人。清末以“行乞兴学”闻名于世。出生贫苦农家,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训”是清廷嘉奖他时的赐名。武训七7岁丧父, 随母沿街乞讨。年十五六岁,母死,到一远房姨父张举人家为佣。当支取工钱时,张举人因武七不识字用假帐相欺,以侵吞其血汗钱。武七稍一争辩,即遭痛打,口吐白沫病倒(别人由此送号“武豆沫”)。渐悟没文化、不识字是穷人遭受苦难的根
千古奇丐(18381896)
3、冯文蔚
  冯文蔚(1814~1896),字联堂,亦有莲堂、莲塘之说,号修庵。浙江乌程(今湖州)人。清光绪二年(1876)丙子科曹鸿勋榜进士第三人。光绪元年,冯文蔚中举。光绪二年,冯文蔚参加礼部会试中式,殿试策对,钦赐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五年,冯文蔚任国史馆协修。同年,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光绪八年,授任功臣馆纂修。出任河南学政。光绪十一年,冯文蔚任文渊阁校理。光绪十三年,升任左春坊左赞善。光
(18141896)
4、黎庶昌
  黎庶昌(1837—1896),男,字莼斋,自署黔男子,贵州省遵义县东乡禹门人。黎皑第四子。早期从郑珍学习,讲求经世之学。清咸丰十一年(1861),贵州因地方战乱停止乡试,黎庶昌北上赴顺天府乡试。时值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太平天国占据南京,清廷内外交困。是我国晚清时著名的外交家和散文家。同治元年(1862),慈禧太后下诏求言。黎庶昌以廪贡生上《-》,痛陈时弊,尽言改良主张。朝廷降旨以知县补用,交曾国藩的
近代散文家、外交家(18371896)
5、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1833.10.21-1896.12.10),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0的发明者。诺贝尔生前的确拥有Bofors (卜福斯)公司。此公司拥有350年历史,此前主要生产钢铁。诺贝尔拥有Bofors后把公司主要产品方向改为生产军工产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公司多项产品曾授权多国生产,并受军队广泛好评。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
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18331896)
6、郑金
  郑金(1834年~1896年),原名金星,字参泉,绰号大口金,降清后改名绍忠,乐平大桥头村人。自幼刁钻横蛮,年长经同乡介绍到佛山一米铺做舂米工人。他孔武有力,精于技击,某次比武将对手打死,畏罪逃避回乡。适其表兄陈金釭组织全胜堂策划反清,遂投奔入伙。清咸丰四年(1854年)。陈揭竿起义,他从此跟随义-战粤北、广西、湖南等地。郑参加起义后,颇有战功,为陈倚重,先后任粮官、先锋、元帅、右都元帅、大元帅等
(18341896)
7、李得仓
  李得仓(1827-1896),回族,张家川县刘堡乡李山村人,衙役出身。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十月,张家川回民响应陕西回民反清斗争,公推李得仓为帅,人称“李大帅”,组成中、前、左、右、后五个营起事反清。同治三年(1864)七月,李得仓集结张家川及固关反清回民固守张家川城,清廷调集雷正绾、曹克忠、陶茂林军进攻张家川。八月初一日,清军分拨劲旅猛攻不克,次日黎明前,清军由总兵谭玉龙、胡大贵、张在山、陈
(18271896)
8、虚谷
  虚谷(1823-1896年),安徽新安(今歙县)人,俗姓朱,名怀仁。曾任清廷将官,因不愿奉命攻打太平天国而出家为僧,“意有感触,遂披辎人山”,但他不茹素,不礼佛,惟以书画自娱。后来在上海他还曾暗地帮助太平天国。虚谷出家后携笔带砚,云游四方,足迹遍涉大江南北的江、浙、皖三省,尤多往来于上海、苏州、扬州一带,以卖画为生,正如其诗云:“闲中写出三千幅,行乞人间作饭钱。”虚谷性情孤僻,非相处情深者不能得其
晚清画苑第一家(18231896)
9、郑绍忠
  郑绍忠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三水大旗头村古建筑群的始建者,且为广东水师提督,组成近代化的广东海军。道光十四年(1834年)郑绍忠出生于三水大桥头村,原名郑金星,字心泉,又名郑金。因其口大能容二拳,故绰号大口金。咸丰二年(1852年)秋,郑金在佛山镇与人比武,失手杀人,逃回乡里。咸丰四年(1856年)六月,郑金参加陈金釭等在三水县范湖发动的农民起义,随后转战多处,成为陈的得力干将。咸丰七年(1
(18341896)
10、王仁堪
  王仁堪(1850~1896),字可庄。福建闽县人。晚清廉臣。光绪三年(1877年)中状元。他在朝廷上,与张佩纶、宝廷、陈宝琛等为友,以直言敢谏相尚,称“清流派”。光绪二十年外放为镇江知府。刚到任,就遇着丹阳教案,外国人在丹阳建的天主堂,后改建为育婴堂,名为收容社会弃婴,实是残害中国儿童。光绪二十年,丹阳人民火烧教堂。外国人要求处死烧教堂的群众。王仁堪亲自到丹阳勘验,教堂内确有小孩尸骨70多具。于是
(1850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