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5年出生的名人介绍(19)
181、吴康
  吴康(1895~1976)吴康,字敬轩,号任书,别署锡园主人,广东平远人。年幼时随父耕读,勤奋好学。小学毕业后,赴上海复旦大学肄业。后返乡就读。民国6年(1917)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民国9年毕业后,任职于北大图书馆。“五四”运动后,曾与同学罗家伦、傅斯年、俞平伯等人创办《新闻》杂志,倡改革之风。他立志献身教育事业,执教于江苏无锡国文专科学校、厦门集美学校。民国11年(1922)回粤,应聘为广东高
(18951976)
182、陈客嬷
  陈客嬷(1895~1937年)陈客嫲,原名邱清玉(女),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生。嫁龙岩白土镇后田村一陈姓贫苦农民妻后,村人称她为“客嫲”(意思是“客家妇女”)。30岁时,丈夫病故,她含辛茹苦将子女养育成人。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毛泽东、朱德率领下解放闽西工农劳苦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打倒土豪,平分田地,客嫲生活好转,她送独子参加红军,为保卫革命果实而牺牲。1934年夏,中央革命军
(18951937)
183、郑泽
  郑泽(1895~1959),字啸庠,号茂堂,今汨罗市城郊乡人。少年毕业于长沙长郡中学,继肄业于直隶省立高等工业学校。民国6年,公费留学日本。11月,美日勾结,订立《兰辛、石井协定》,侵占中国主权,他毅然辍学,回国参加-团,与龚德柏等创办《救国日报》,分寄全国各地。段祺瑞政府在各种压力下,接受-建议,向美、日政府提出抗议,并通电各国政府否认这个非法协定。达此目的后,郑返日继续求学。15年回国,任北伐
(18951959)
184、陆达节
  陆达节(1895~1968) 教授。原名陆建琅,字守庵,重兴镇敦陶村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本科中国哲学系及研究院国学系。毕业后,先后在广西玉林中学、海南文昌中学、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海南琼台师范前身)任教。曾与海南教育界知名人士钟衍林、陆兴焕等创办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前身)。二十年代后期赴新加坡育英学校任教。三十年代初回国,曾在南京训练总监部军学编译处任少将编译官兼图书馆主任。抗日战争后
(18951968)
185、伍家宥
  伍家宥先生,字仲密,石门县雁池乡苏家铺水晶庙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阴历3月13日,1982年2月7日病逝于台北。终年88岁。家宥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伍传绶,晚清举人,任教多年,父亲伍经堂,字宾初,晚清拔贡。先生自幼随父蒙学,仰慕先贤。1912年入县立高等小学堂乙班。1917年,赴长沙就读明德中学。民国九年(1920)3月15日夜,单人乘船往汉口,转京汉铁路,历两夜三日抵北京,于是年初
186、才镜石
  才镜石(1895~1964年),辽宁省铁岭县人。先时读过私塾,后入铁岭师范学校学习。1912年于师范学校毕业,先后在铁岭、滨江从事教育,还在中东铁路印刷所做过校对和事务员。在师范学校就读期间,受辛亥革命影响,赞成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主张。在《国际协报》、《晨光报》上发表过进步文章。在五四运动特别是西方女权运动影响下,才镜石逐渐认识到妇女对于家庭的建设,社会的改良,国家的兴衰,至关重要。主张联合妇女,走
(18951964)
187、尤赐福
  尤赐福,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原籍达埔乡蓬莱村,其祖父在德化赤水经商,遂建家赤水。赐福少无赖,不务正业,17岁当赤水民团团丁,后在民军王锡三部任连长。民国9年(1920)投靠北洋军阀李厚基所部,升任营长。11年,粤军入闽,赐福转投由闽南民军改编的东路讨贼军第八军第四步兵旅林怀瑜部,任团长,并乘胜盘踞永春称霸,强迫各乡成立“联络乡”,籍保护之名,行派款派枪之实,到处骚扰。12年9月,继林怀瑜
188、杜文书
  杜文书(1895~1981) 浑名黑熊,本县中所乡人。民国7年(1918),他到桄桄剧班文化科学唱大净,后因嗓子“倒仓”,从师“戏状元”王庚子改学丑角。从学徒到名演员,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练功,从无懈怠。就是年近花甲之时,他还于每日清晨练说“绕口令”、“口白功”。有人劝他说:“你年事已高,名也有了,还练那干啥?”他却回答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一半没学到,不练咋行?”杜文书演戏时无论唱腔或表演程式
(18951981)
189、方忠宇
  方忠宇(1895—1983),桂东县普乐乡人。湖南省第五届人大代表,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第四届、第五届人大代表。先后50多次评为省、地、县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红旗手和积极分子。1977年出席了全国财贸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被誉为“五岭山下不老松”。1979年被授予湖南省和全国劳动模范。他为群众服务的优秀事迹被《人民日报》、《中国财贸报》、《湖南日报》等媒体刊载,在全省以至全国特别是在财贸战线
(18951983)
190、王作庭
  王作庭(1895—1970) 又名宾、家猷,洛南县城西街人。民主人士。王作庭出身于富裕家庭。民国5年(1916)于西北大学毕业,民国11年(1922)与地方贤达创办洛南县乙种实业学校,并任校长,带领学生在西寺垦复义冢,栽桑养蚕,引进推广良种核桃和刺槐,为洛南培育农桑人才400余名。抗日战争中,王买回纺织机械,办起“上洛实业社”,又积极倡导办起洛南招待所。在任洛南县“天足会”会长时,宣传男女平等的主
(1895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