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88年出生的名人介绍(20)
191、陈肇英
  陈肇英(1888—1977),字雄夫,浦江治平乡古塘村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入杭州四府公学,次年进陆军弁目学堂。三十二年加入光复会,进炮兵将校专科学校,毕业后派到浙江混成旅。辛亥革命时,参加浙联军光复南京战役。1916年,发动浙江独立,反对袁世凯和浙江都督朱瑞,并赴上海见孙中山。1918年,通电拥护西南护法政府,任援闽浙军第一师中将师长兼前敌总指挥。次年,与蒋介石结为把兄弟。1922年,
(18881977)
192、胡文臣
  胡文臣(1888~1938),字相卿。清直隶静海县(今属天津市)人。抗日烈士。历任国民政府财政部两淮盐务管理局盐警大队排长、连长。民国18年(1929年)任税警第三区中校区长。民国27年任由税警团改编的陆军第八军三十三师游击第三团团长,驻防东陬山。当时日军已逼近其防地,为勉励部属抗战士气,胡题诗“倭寇犯我边疆,飞机到处逞强,为免轰炸殃及,依山筑室壁将”,刻于防空洞石壁。9月,率部镇守云台山。24日
(18881938)
193、孙恕忠
  孙恕忠(1888~1950)字贯一。定县(今定州)大王耨村人。保定育德中学堂毕业。清宣统三年(1911)赴广州学习飞行。1912年8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骑兵科,1914年11月毕业,分配在河南开封吴佩孚部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21年为父奔丧,在家丁忧一年。1922年在北京国民军冯玉祥部任团长。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时,带一个团驻守在故宫午门城楼和天安门城楼,担负警备
(18881950)
194、黎鼎鑑
   黎鼎鑑(1888—1939年),融水镇下廓村黎伍屯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毕业于桂林优级师范, 曾受聘为县书院教员1年,后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期间,对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很钦佩,不时在华人主办的报刊上发表文章赞颂,由此得到孙中山的器重,并在孙中山的资助下,进入日本明治大学进修,后考入日本法政大学。民国2年(1913年) 毕业回国,在孙中山-任参谋。数年后授广西陆军第三旅旅长,国民革命军西路第三
(18881939)
195、金汤侯
  金汤侯(1888—1967),名城,字汤侯,以字行,绍兴皋埠镇人。幼受私塾教育,19岁肄业于上海复旦公学,旋去江西饶州府学幕。后历任县、府、道公署幕僚。清宣统三年(1911),任烟台地方审判厅主簿。1913年起,先后任浙江省天台、新昌县知事,山东省署机要秘书及黄县、即墨县知事,颇有政绩。在新昌时,尤重视发展农村经济,作蚕、桑、菸、茶农事调查,载入县志,极富远见。1926年,开始从事交通事业,创建绍
(18881967)
196、高君曼
  高君曼,本名小众,又名君梅,1888年出生,1931年去世,陈独秀第二任夫人。高君曼是陈独秀原配夫人高晓岚(高大众)的同父异母妹妹,是高登科后妻亓氏的女儿。1909年岁暮,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高君曼到安庆,住到了姐姐家。此时,陈独秀与高晓岚感情已破裂,天生丽质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学女青年的高君曼与姐夫陈独秀接触的过程中,感情由亲情而爱情不断升温。高君曼与陈独秀于1910年公开同居,不久宣布要正式结
陈独秀第二任夫人(18881931)
197、张天然
  张天然 (1888—1947)原名光璧,字奎生,道号天然。济宁城南大流店村(今属济宁市任城区唐口镇) 人。反动会道门“-”大道首。出身富裕农民之家。幼年丧父,读书无成。27岁入江防营当兵,后被选拔到张勋卫队。1919年开小差回家,变卖家中田产,在济宁西南关永丰街开“光明德”杂货店。因经营无方,破产倒闭。1921年在济宁县警备队当便衣稽查,后自动去职,投奔“-”道首路中一,被提拔为布道传师,赐道号“
(18881947)
198、王寒烬
   王寒烬(1888~1944 年),广东东莞人。幼年随父到佛山居住, 同盟会会员。宣统三年(1911年)11月参加民军光复佛山。民国8 年(1919 年),原同盟会会员郑苍生在广州创立共和工党, 其宗旨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由工人阶级掌握政权,但主张走议会道路。王寒烬在广州加入共和工党。同年冬,他在佛山畸毗街成立共和工党佛山分部, 任佛山分部主任, 梁铁志任组织委员,梁复燃任宣传委员,有党员30 多
(18881944)
199、陈国伦
  陈国伦(1888—1965),号维豪,曾用名卓雄、若虹,新会县棠下石头慈湾村(今属蓬江区)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毕业于两广陆军中学堂(后改为速成学堂)步兵科,留堂任见习官、副区队长。清宣统二年(1910年)调任广东陆军小学学长、学生队长。辛亥革命爆发后,先后任中国同盟模范军教练官、广东琼崖镇守使署军务科长、北京政府陆军部总务厅、参事厅科员。后回广东,历任援闽粤军总司令部参谋、副官长,援挂
(18881965)
200、卢根
  卢根(1888—1968) 香山县人,入英国籍。从小在香港读书接受教育,曾在律师楼工作,后转为经营制冰而致富。民国8年(1919)投身电影事业,与一犹太人合资在香港开设新比照电影院,是中国开设电影院第一人。1922年,创办香港第一间代理影片的明达公司,不仅代理中国内地和外国的电影在香港排期上映,还代理影片在中国内地发行。出版过电影杂志《幔影》。香港和内地多个大城市的知名电影院,几乎都属于其个人名下
(1888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