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8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21、丁守存
  丁守存(1812-1886),近代科技专家。字心斋,号竹溪,晚年更号竹石山人。山东日照人,道光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北督粮道兼按察使。他学识渊博,除精通史籍外,兼通天文、历数、工艺制造,尤精于火器制造。鸦片战争爆发后,研制船炮以御敌。道光二十三年,他据其化学实验及其实验结果,写成《自来火铳迭法》一书,其主要内容是研究-作为火器起爆装置,他用的起爆药是硝酸银,虽比欧洲晚了十余年但属于独立的研究成果,是中
(18121886)
22、爱新觉罗·奕详
  爱新觉罗·奕详(1849年3月15日-1886年2月13日),惠端亲王绵愉第五子,母瓜尔佳氏,其父为瓜尔佳·桂良,惠亲王系第二代。他在道光二十九年二月(1849年)出生,咸丰十年正月(1860年)受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同治三年七月(1864年)进封奉恩镇国公,同年十二月接替父亲成为惠亲王第二代,但因为惠亲王并非世袭罔替的爵位,因此他的封爵只是郡王。光绪十二年正月(1886年),他去世,虚龄三十八岁,
(18491886)
23、梁坤
  梁坤(1813~1886)梁坤,又名铁桥三,广东番禺人。自幼爱好武术,曾拜少林寺觉因和尚为师。觉因是洪拳名家,梁在他悉心指导下,经数载苦练,尽得洪拳精髓,并自创了铁线拳法。他练功时以内功发劲,以气催力,脚下的四方阶砖,会逐渐裂缝,地面随之陷下去。他的臂力过人,双臂能挂起四条大汉,步行数十步而面不改容。人们佩服他的桥马功夫和臂力,且因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因而称为“铁桥三”。他的原名渐为人所忘。他不但
广东十虎(18131886)
24、吴元炳
  吴元炳(?—1886)字子健,河南固始县城关人。咸丰十年进士,从团练大臣毛昶熙回籍办团练。累功超擢侍讲学士。署湖南布政使、擢湖北巡抚,调安徽,再调江苏。署两江总督者三,兼署江苏学政者一。授漕运总督。调安徽巡抚。同治十二年,卒,赐恤。河南巡抚倪文蔚疏陈元炳战功,遗爱在民,请於汝宁建专祠。同治二年擢侍讲学士,十年出任湖南布政使,湖北巡抚。十三年调安徽,再调江苏。光绪中,先后任江苏巡抚,三署两江总督、漕
25、曾国潢
  曾国潢(1820—1886年)。原名国英,字澄侯,族中排行第四。曾麟书第二子,捐监生出身。他比长兄曾国藩小九岁。而比其弟曾国葆大八岁。这样,在兄弟五人中,长兄在外读书做官,他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其他四个兄弟中的长者。所以他比其他几个弟弟懂事得早,帮父亲料理家务所占去的时间当然要就多一些。
(18201886)
26、尤士芬
  尤士芬(1826~1886年) 尤士芬,字楳邻,齐贤镇人。祖上本务农。年轻时拜松江王眉亭为师学画,人物山水宗陈洪绶、王石谷,花卉师承恽南田没骨法,曾与南桥庄南华、奉城廖二仙两位书家齐名。《枯木寒鸦竹石图》、《鹤与琴书共一船》等为其代表作。惜几经兵燹,作品已荡然无存。自记家谱《尤氏卷石山房画史记略》亦于解放前散佚。两子甘庭、怀庭均善画。
(18261886)
27、胡公寿
  胡公寿(1822-1886),初名远,号瘦鹤、小樵,别号山民,以字行,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寓上海。工画山水、兰竹、花卉,萃古今诸家之妙,成一大家。江、浙名士无不倾服。书法出入于平原、北海间,独具体势。诗宗少陵,清健遵练。
萍花九友(18221886)
28、郭篯龄
  郭篯龄(1825-1886),字祖武,又字子寿,号山民,郭尚先之子。莆田人。自幼聪慧,十七岁时(1841年)补邑弟子员。
(18251886)
29、王既甫
  王既甫(1807—1886)名溥长。诸城人。古琴学宗“虞山派”弹奏的曲子,即出于他的《桐荫山馆琴谱》。是诸城古琴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桐荫山馆琴谱》成为研究中国古琴的一份珍贵资料,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18071886)
30、胡远
  胡远:(1823-1886),字公寿,号小樵、瘦鹤、横云山民,以字行,华亭人,居上海。以卖画为生。工山水、兰竹花卉,尤喜画梅。山水秀雅,以湿笔取胜,如故宫博物院藏《夏山欲雨图》轴,风韵近董其昌。所作花卉比较豪放,如故宫博物院藏《松树桃花图》轴,近于陈淳一路。 谿山秋霜图扇图胡远[清](一八二三至一八八六)字公寿,号瘦鹤,画用字行,又号横云山民,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侨上海。能诗,善书画,书法颜真卿
(1823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