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85年出生的名人介绍(6)
51、张民达
  张民达(1885~1925)张民达,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父因家贫赴南洋谋生。张出生不久,母亲梁氏病死。9岁时随叔父张福赴马来亚庇能(即今“槟榔屿”)父亲处,初进英文学校,继入方言传习所,毕业后通晓多种语言,先后在吉隆坡、芙蓉、怡保、华都爷牙、丹戎马林各埠审判厅当传译员。辛亥革命前,张通过邓泽如介绍认识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民国3年(1914)11月受命负责南洋英荷属筹款事项。翌年赴东京谒见孙中
(18851925)
52、安少亮
  安少亮(1885~1929),又名安全,崇安县岚谷乡际下村人。其父安媚老是前清贡生,当地有名的塾师。安少亮童年时期在家乡一面读书,一面参加劳动,对家乡农民具有深厚的感情。青年时代,他到江西南昌读书,毕业于高等警官学校,之后,回到福建长汀县警署任警务长。在南昌求学时亲历了-,任警务长时又目睹国民党警局的黑暗内幕,对-污吏深恶痛绝,思想深处埋下革命的火种。民国15年(1926)11月,在北伐军的影响下
(18851929)
53、张东荪
  张东荪(1885-1973),原名张万田,字圣心,晚年自号“独宜老人”,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中国近代哲学家、政治活动家、政论家、报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12月9日生,出身官宦世家。其曾祖张裴曾任嘉定知县、泰州知州;祖父张之杲曾任嘉定、吴江、阳湖、长洲等县知县,及泰州知州;父张上和,曾任直隶昌黎、博野、宁县、万全、内邱、静海、元城知县。其兄张尔田,为近代著名学者、词人,曾官刑部主事、知县、
中国近代哲学家(18851973)
54、板垣征四郎
  板垣征四郎(Seishirō Itagaki),日本陆军大将,在日军中和以石原之智并称的板垣之胆。是日本昭和时代重要将领,第二次世界大战甲级战犯之一。1931年与石原莞尔共同策划“九一八”事变。因东北军实行不抵抗政策,未放一枪一弹便撤离东北,故而以1万人挑战20万东北军。1937年以半个师团击溃中国军30几个师,攻占山西。1938年6月任陆军大臣。主张三国同盟。1939年9月任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甲级战犯(18851948)
55、邱丕振
  邱丕振(1885——1914),名天作,以字行,大珍珠村人,同盟会员,辛亥革命烈士。家世巨富,财雄一方。少时在家聘师就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考入济南武备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被选派入日本振武学校学习。在日本与五兄邱砥之联合部分学友共创“利群社”,宣传民主革命思想,鼓动推翻清王朝。光绪二十八年(1904),让五兄砥之回国在珍珠村创办“掖西公学”,招收学生200名,以培养革命人才;在
(18851914)
56、李西轩
  李西轩(1885~1952) 李友庚字西轩,以字行,本县城关人,清光绪十一年生。幼嗜学,惟以家境贫寒,几遭中辍,后得岳母段慧君帮助,带至成都入中学学习。民国元年,转入北京京兆中学,5年毕业,复考取官费留日学生,入日本东洋大学读教育伦理学。10年毕业归国,先后任陕西师范学校、西乡高等小学、汉中联合中学学监、校长、教务主任等职,14年,首任西乡县教育局长。 西轩在日本留学期间,潜心钻研教育
(18851952)
57、刘霞举
  刘霞举(1885~1976) 刘凤翔,字霞举,以字行。清光绪十一年六月生于本县城关。自幼聪颖,好学不倦。21岁为府学生员(秀才),初露头角,名重当时。由县儒学送入高等学堂学习,宣统二年毕业,以优等成绩奏奖拔贡生。民国2年(1913),陕西省招收公费留洋学生,霞举应试被录取,分配留学日本,选读东京浅草工业学校电器机械科,8年冬毕业,继在东京发电厂及机器厂实习。9年秋,学成归国。应聘为北京电器工
(18851976)
58、赵循阳
  赵循阳(1885-1959),原名启太,号明亮,瑶族,生于郴县永康乡(今资兴市碑记乡)茶坪村一户贫苦瑶民家庭。其父赵贵杰,以耕作为业,生子三人,循阳居长。循阳在童年时代就失去了父母,全靠祖母抚养长大。赵循阳九岁启蒙于本地一家私塾,四年后,在公馆经读两年,这期间按照农村风俗,拜半都石拱台谢葆珍为干爹。后在东山学社经读五年,还兼学武术。清朝光绪甲辰(1905)年间,赵循阳为求任宦到郴县应试科举。当时瑶
(18851959)
59、杨树达
   杨树达(1885-1956)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汉语言文字学家。湖南省长沙县人,1885年6月1日生于长沙县一个教师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898年人长沙时务学堂,1900年入长沙求实书院,学习数学、地理、英语等新知识,并比较扎实地掌握了中国古文基础,受到梁启超、谭嗣同“革政救亡”思想的影响。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就读于京都第三高等学校,研究外国语言学。1911年回国,在湖南
汉语言文字学家(18851956)
60、彭素民
  彭素民(1885-1924.8.3),字自珍,化名彭俭,江西省樟树市店下乡韶塘村人。自幼聪慧好学,14岁即中生员(秀才),稍后就读于江西省立经训书院,1904年19岁时考入南京两江师范,率先剪辫参加黄兴的华兴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在此后的20年的革命生涯中,一直追随孙中山,反清倒袁,征讨军阀,改组国民党,推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中国国民党的著名左派、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民主
(18851924)